《我眼里的冬天》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教学设计

一年级综合实践课《我眼里的冬天》

课题名称:《我眼里的冬天》教学设计

工作单位:迁西县白庙子乡廖庄子小学 作者姓名: 罗莹 联系电话:13831547563 时 间:2012年10月15日

《我眼里的冬天》教学设计

迁西县白庙子乡廖庄子小学 罗莹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初步了解冬天的气候特征。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初步学会冬天里的自我保护。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冬天的气候特征和一些冬天里的自我保护常识。 三、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在冬天里进行自我保护。 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投影仪等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交流感悟,找变化(重点)

1、天气的变化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春夏秋的美丽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疑问,引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抓住刚刚下过雪的时机,感受冬天下 雪时孩子们的快乐心情。

设计意图:通过气温的对比,感受气温越来越低。

1、课件呈现春天、夏 天、秋天的图片 小组讨论

一起来探讨我眼里的 冬天。 齐读课题

2、板书课题:我眼里 的冬天

学生叙述冬天 的变化 (1)师:同学们, 冬 天到了,天气发生了很大变学生感受 化,你感受到了吗?

下了几场雪? 播放学生玩雪仗的录同学们展示这像,让学生体会 两天的天气记录情

况 (2)冬天天气还有什 么变化呀?

2、植物的变化

出示夏天的天气记 录和秋天的气温记录和冬 天的气温记录作对比。

(1)说植物的变化。 (树叶掉光了,小草黄了。)

设计意图: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交流植物的变化,感受冬天对植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及交流

3、动物的变化(难点)

学生说 (2)师:植物是靠什么度过寒冬呢? 3)课件:植物过冬(难点) (4)植物的本领真大啊!它们靠自身积聚的养分就可以度过寒冷的冬天。我们人类也非常聪明,为了人们能在严冬吃上新鲜的蔬菜,欣赏鲜艳的花朵,发明了温室大棚,使这些植物能安全的度过冬天。我们一起来欣赏 (5)课件:温室风光欣赏 (1)动物有什么变化呢?他们又是怎么度过冬天的呢? (2)师介绍课下调查情况:出示课件 蛇(课件)青蛙(课件) 熊(课件) (3)蛇,青蛙,熊是靠冬眠过冬的,你知道鸟类是如何过冬的? 课件:大雁 燕子南飞 4)有的动物可以冬眠,有的动物可以迁徙,不冬眠、不迁徙的动物又如何过冬呢? 课件,师介绍狗,猫,麻雀,喜鹊。

学生回答

学生欣赏

学生说

学读儿歌: 北风吹,冬天

到,小动物过冬方法妙。 能力。

设计意图:渗透人类通过努力,可以改变自然条件,以适应自然环境,为人类自身服务。

设计意图: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交流冬天动物的变化,感受冬天对动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及交流能力。

教学意图: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展示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感受冬天对动物的影响。

教学意图:通过有趣的歌谣,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记忆动物的过冬方式。

三、总结延伸

(5)师:小动物真聪明,它们也有自己的办法度过寒冬,我们学习一首小儿歌。

1、师:同学们,冬天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2、让我们一起来朗读冬天的歌谣。

3、组织学生欣赏各地的冬天美景。

课件:冬天的美景 4、小结,拓展

燕子飞到南方去,青蛙、小蛇睡大觉。 小兔、小狗和小猫,悄悄换上新皮袄。 聪明可爱的小动物,保护自己本领高。

学生自由回答

生齐读

《冬天到了》

学生欣赏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返回到开始的疑问,解决疑问,总结课程。

设计意图:用歌谣将冬天对植物,动物,人们生活的影响进行了总结,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设计意图:感受冬天的美好。

我眼里的冬天

体验冬天 冬季保健 冬天的美景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一)评价方式

在设计及教学中强调对学习过程及效果的评价。 1、对课上积极发言的进行评价;

2、对收集信息优异的学生进行评价;

3、评价形式包括口头鼓励评价,奖励小贴画,为小组量化打分评价。 (二)评价量规

本课主要让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冬天里自然界的变化,感受和体验冬天的到来,知道动植物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让学生亲近自然,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引导学生参与课前收集资料,课上交流等学习过程。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在再一次尝试了课前收集资料,课上交流等学习方法。通过实施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反思

反思:本课主要让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冬天里自然界的变化,感受和体验冬天的到来,知道动植物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让学生亲近自然,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引导学生参与课前收集资料,课上交流等学习过程。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在再一次尝试了课前收集资料,课上交流等学习方法。通过实施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