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员技能问题的限制,与之配套的镇(街道)、村(社区)基层共享服务点都没真正地建立起来,与之相对应,吴中区的文化资源也基本没能得到真正的开发和利用。
农家书屋工程指为满足农民文化需求,建在行政村且具有一定数量的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和相应阅读、播放条件,由农民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公益性文化场所。是用来满足农民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素质的又一基础性工程。我们吴中区于2006年就开始此项工程的建设,并制定了分期、分批稳步推进的实施方案,同样受到资金、场地与人员条件的限制,到2007年年底,全区95个行政村只有12个行政村建立了达标的农家书屋。今年,按市文广新闻出版局的年初要求,要完成90%以上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任务。今年,我们在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加大了建设力度,预计能完成这项任务,但在这过程中存有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如图书数量配备的资金来源、运作模式的规范、管理人员的辅导等等。
那么如何突破资金、人员条件等限制来抓好这两项工程的创建呢?我认为我们可以借助部门之间资源的互通互用和一室多功能结合的方式。文化信息资源工程我们可借鉴常熟、太仓等县(市)经验,借助组织部门抓的党员远程教育工程的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一起抓;农家书屋工程可结合基层文体中心(村文化室)的图书分馆(阅览室)一起抓。概括地说,我们可以通过资源整合、健全网络、加强指导的方式来推进这两项工程,以不断地提升我
- 5 -
区文化发展的创新能力;我们可以用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标准来推进我们的文化阵地和基础设施与软环境建设,以不断优化全区文化发展的环境。
梁保华书记的“三强”中提到了“文化人才强”,在这里,我在讲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先简要地说明一下文化人才培养问题。在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文化人才的发现与培养。大家知道,事在人为,如文化人才的培养跟不上硬件设施建设的进度,那再大再强的文化设施、阵地也只是一个空架子、空壳子,如有的乡镇图书分馆就存在平常关门、应付检查时开门的现象。文化事业要发展,必须要有更多的、合适的文化人才去推进。我这里说的文化人才应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文化阵地的管理人才、文化活动的策划人才、文艺作品创作人才、文化节目的表演人才等等。因此,我们要善于创造条件,发现人才;点(重点培养)面(全面培训)结合,培养人才;尽人所长,留住人才。
2、要正确对待重大节庆活动和日常性群众文化活动。 近年来,我们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四大工程”建设,组织举办的重大节庆文化活动很多,有碧螺春茶文化节、太湖开捕节、羊肉美食节、各种类的文化旅游节等。应该说,在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努力下,举办的这些重大节庆活动,主题新颖,也取得了一定经济的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因为每次重大活动大都是靠引进外地艺术团队和名人出演为主,我们政府都要投入一笔
- 6 -
相当大的的资金,宣传、文化等相关部门都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各类文艺演出尽管有所创意,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缺乏创新,还是以唱歌、跳舞等传统活动方式,许多富有时代气息和吴中文化特色的活动内容、形式都未能被充分挖掘、利用,吴中区专业的、业余文艺团队都没能尽其所长、发挥作用。我们不能忽视对群众文化发展的引领与指导。我认为,通过组织广场文艺月月演、送文化下乡等群众喜闻乐见文化活动,我们可以多创作并表演一些反映了我们江南水乡的人情风貌和时代气息浓厚的文艺作品;我们可以多运用我们苏州特有的评弹艺术来说唱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来发生的新变化、新气象。通过引导和组织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来推进群众文化活动的普遍开展,多发现、培养、锻炼我们吴中区自己的演出人才和艺术团队,同时可吸引更多的有业余爱好的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这样既营造全社会良好的文化氛围,把群众文化活动搞活,又增强、夯实了文化活动的群众基础。这样有朝一日,重大节庆活动,就可由我们吴中区自己的文艺人才和文艺团队来承演,这才是真正保障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现实需求,这才是我们所要发展文化事业的根本。
另外,我们还可以用法律宣传、廉政教育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相结合的方式来推进法治文化、廉政文化建设,以不断丰富文化建设的内涵;我们可以通过挖掘和传承吴中文化艺术等形式,以不断打造出新的吴中文化品牌。在2002江苏省第四
- 7 -
届曲艺节上,由我会会员万金声创作的中篇弹词《香山侍郎》一举夺得优秀节目、创作、演出等多项大奖。它的成功就在于充分利用具吴中文艺特色的评弹来宣传吴中历史上的一代建筑宗师、工匠团体香山帮鼻祖蒯祥,即把吴中文化形式和内容进行了有机的融合。
3、正确处理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我们区是文化资源大区,各类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截至目前,我区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91处(其中国家级7处,省级16处),历史文化名镇5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3家),苏州市公布保护的古村落11处(其中全国历史文化名村2处)、古建筑58处,旅游开放的文物景点30余处;库房文物藏品5128.5件(套),其中一级品52件(套)、国宝级2件。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光福核雕)、省级2项、市级4项;区图书馆有古籍图书9419册,08年有6 部古籍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可以说,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遗产利用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一种在利益上的此消彼长的关系。所以,要使文化遗产得到充分保护,而又要使利用利益最大化,在博弈论理论上看是不可能的,在实践中更是不现实的。那如何来寻找两者间的平衡点,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呢?我认为,当前我们要做到:
一要加强法律宣传,依法进行管理。近年来,我国出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还相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