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 语文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二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 下载本文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以明月为主题吟诗作赋,大量的咏月诗词不断涌现,请回顾我们曾接触过的有关月亮的诗词。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在中秋佳节,遥望明月,词人苏轼感慨良多,遂写下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词,体会作者是如何借月抒怀的。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开创了豪放派词的先河,并精通棋琴书画,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字子由)被世人称为“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水调歌头》作于丙辰(1076)年中秋节,当时苏轼为密州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遭受贬谪,经历十分坎坷,与此同时与他弟弟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 三、朗读词。

1.教师范读,纠正字音。 2.教师领读,落实读音。 3.学生自读,感悟文义。 4.学生齐读,加强理解。 5.指名朗读,强化记忆。 四、理解词。

1.请在本首词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为众人知晓,并流传甚广。根据写作背景我们知道,当时苏轼与弟弟已六七年未见,他们饱受离别之苦,这句应饱含作者一种美好的祝愿,希望兄弟二人的情谊天长地久,借此抒发自己对弟弟的思念之情。 2.此句除传达一种美好的祝愿之外,你还读出哪些内涵?让我们结合前文词句详加赏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诗人问月问天,表达了对天上宫阙的向往。之所以向往是由于作者在现实生活中政治失意,故寄希望于天宫,并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诗人要乘风归去是想离开现实直奔天宫而去,幻想借此忘掉一切。但“又恐”,说明他又有所顾虑,未能忘情于现实。月下起舞令词人陶醉,这里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生活的美好。此时,天上和人间,理想和现实,使他产生一种矛盾的心理,欲登琼楼玉宇,却又留恋美好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此句写景表现出作者因为思念而心绪不宁、辗转难眠的情景。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表现作者对月亮的埋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对与弟弟天各一方的遗憾和无奈。所

40

以作者用人的悲欢离合、月的阴晴圆缺这一自然的普遍规律来自我安慰,自我释怀。在安慰的同时也传达了自己的真挚感情:既然人世间有许多离别、不圆满的事情,就希望天下所有与他境遇相同的人都能平安,虽远隔千里,亦能感受到彼此的真情,享有美好的月色。 3.小结。

此时作者的情感并未拘泥于兄弟之情,而是延展开来,以此祝愿天下人,更加突显其博大、豁达的胸襟。 五、拓展延伸。

积累以下苏轼的两首诗词,可选取感兴趣的一首加以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六、布置作业。

背诵《水调歌头》。 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 苏 轼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 沈娜) (二) 教学目标

1.在预习的基础上,借助注释,通过质疑,小组互动学习,了解本词的内容。 2.体会边塞诗的慷慨悲凉的风格和作者的爱国情感;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教学重点

理解并背诵这两首词。 教学难点

赏析写景语句;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请大家回顾曾经学过的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分组比赛)

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1

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二、《渔家傲》背景简介。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宝元元年(1038),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担任起组织西北战线、力挽狂澜的重任。他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渐收失地而威震西夏。他在任四年,西夏不但不敢侵犯,而且称他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三、作者简介。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在诗文方面都有名篇传诵于世。曾守卫西北边疆多年,主张革新。他的词风格明健,对苏轼、辛弃疾豪放诗派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著有《范文正公集》。 四、品读赏析。

1.自读欣赏,体会词中韵味及词人的思想感情。 2.小组赏析讨论,理解词中意境。 3.讨论:词的上阕下阕各写什么?

词的上片重在写景,描写塞下秋景。下阕借景抒情,传达爱国情感。

4.开头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首先点明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天。哪个字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词人特地用了一个“异”字,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下面分别描写塞下秋景之“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在秋天,边塞的大雁过早地向衡阳飞去,而且毫无稍事逗留之意。这实际上是写塞下天气极寒冷,与他的家乡吴地(今江苏苏州)大不相同。“四面边声连角起”,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这种“边声”当然也是中原所没有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这里当然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这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词人是在与中原地带自己家乡风景的对比中观察身边景物的特点的,所以很自然地发现了塞下风景的“异”处,并能有重点地把它们描绘出来。

首句“塞下”点明环境,“秋来”点明时令,秋天到了,北方边塞的风光与江南风光迥然不同,别具特色。突出“异”,是总写。并从三处来分写。

5.“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句给你怎样的阅读感受?

(1)大雁南飞:边塞已自荒凉,秋来更加萧瑟,大雁向衡阳飞去,没有丝毫的留恋之意。极言边地荒凉,连鸟也不愿久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将士们生活条件艰苦。

(2)边声四起:塞上四周响起了特有的边声,西风呼啸,驼马嘶鸣,兵士吟唱,草木萧萧,衬上悲凉的军中号角声,使得边塞的秋天更显肃杀。反映了将士们单调孤苦的生活。

(3)孤城落日:在斜阳西沉,烟雾缭绕中的千山万壑,犹如屏障,重重叠叠,描绘出一幅雄浑壮阔的画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2

但是“孤城闭”三字顿然情势突变,显示出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门紧闭的景象。“闭”字写出戒备森严,透出紧张气氛,可见战事紧张,战士们在傍晚就提高警惕,守卫孤城,防止敌人来犯。又一次写出战士身处荒凉边塞,责任重大,不容懈怠,那壮阔的景象恐怕无心欣赏。

从视觉上把整个塞上偏僻的情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使人如临其境,同时感受边塞将士的慷慨悲壮的情怀。

6.下阕中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下阕抒写征人思乡之情(抒情)。

“浊酒一杯家万里”,此句为诗人自抒情怀的句子,他身负重任,戍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萌发乡关之思,然而浊酒一杯,又怎能消去浓重的万里之愁?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们如今怎样啊?难以知道。也许家中的妻儿老小也正思念着他,可是,回去一趟,何等不易呀!(由生活细节进入人的内心刻画。)

“燕然未勒归无计”,边疆未清,燕然未勒(功业未就),还家之计无从谈起。诗人运用东汉大将窦宪在燕然刻石记功而还的典故,表明自己戍边报国的一腔热情。但是在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情况下,要想保家卫国,抗击侵略,谈何容易?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使他充满苦闷与悲愤。

“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在浓霜满地的夜晚(由白天黄昏夜晚),一片萧寒景象,而幽怨的羌笛哀婉悲越,使人倍感凄凉。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这样的夜晚,勾起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愁。白发苍苍的将军,远离家乡的士卒泪水盈眶,久久难以入眠,都流下了忧国思家的泪水。

整首词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拳拳爱国之心,浓浓思乡之愁,表现了守边将士的悲壮情怀,慷慨而又惆怅的情绪,不失为一首抵御外辱、报国立功的爱国诗篇。 板书设计 渔家傲 范仲淹

上阕:塞下秋景“异” [描写]大雁南飞 边声四起 孤城落日

下阕:征人思乡之情 [抒情]苍凉悲壮 慷慨惆怅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幅静谧的中秋月夜图,画中诗人站在窗前久久地凝望着皎洁的圆月教师有感情地吟诵起《水调歌头》。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共同领略词人旷达的胸襟。

二、朗读词。

请一位平时朗读较好的同学范读,学生齐读,自由读。 三、理解词。

查字典解决生字,理解词的大意。学生讨论,提出疑问在小组中交流,并且在讨论过程中,要求学生找到并品味最喜欢的词句。 1.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

(提示:中国古代的诗词,大都先写景,后抒情,我们来看看这首词是否也具有此特点。)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