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人们为了传播而进行的传播行为,包括对所传播符号的定义及其诠释规则的约定。他认为,任何一种传播活动,同时都在传递着由三个元素构成的信息组合:①感官刺激的符号 ②该符号的指代和区别性指代 ③传受双方围绕该符号产生互动行为的规则。 2.简述框架的定义。 答:对新闻框架研究产生直接影响的是社会学家戈夫曼1974年出版的《框架分析》一书,他对框架作出的定义:框架指的是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于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理解、归纳众多具体信息。框架有双重含义:第一,框架作为一定的知识体系或认知定势预存在我们的大脑中,它来自于我们过去实际生活的经验;第二,我们根据既有的框架来“建构”我们对新事物的认识。 3.如何理解新闻框架?
答:媒介框架是指媒介机构信息处理的组织框架,它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媒介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的研究。而新闻框架就是指媒介框架应用于新闻的选择、加工、新闻文本和意义的建构过程的研究。
第一,新闻框架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这些原则来自于新闻媒体的立场、编辑方针以及与新闻事件的利益关系,同时又受到新闻活动的特殊规律的制约,规定着一家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基本态度和本质判断。
第二,在一定的新闻文本中,新闻框架通过一定的符号体系表现出来,这些符号形成对新闻事件意义的建构。
第三,在新闻报道中,框架的存在是一种必然。新闻事件的复杂性,时效性和新闻文本特性的要求民心网记者只能抓住事件的若干重要 属性并纳入一定的框架之中。
第四,新闻框架作为媒体为新闻事件定性的主导型框架,对受众认识、理解新闻事件以及对新闻事件做出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也沉稳框架效果。 4.新闻框架建构的两种主要机制是什么?
答:恩特曼认为有两种机制对新闻框架的建构和实现有重要意义。①报道规模控制,这是框架建构的“基本”,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报道量和报道顺序的控制,来放大或淡化某个新闻事件的重要性或影响。②具体信息的呈现。
5.在一篇新闻中,新闻框架会主要通过哪些要素呈现出来?
答:①行为主体:新闻事件的实施人、责任人或机构 ②身份认定:对新闻事件中有关人员的身份属性的提示和定性。③归类打包:将新闻事件归类于不同性质的范畴,贴附标签的过程。④引申泛化:对新闻事件的实质做一般意义上的阐释。 6.什么是框架效果?
答:框架是我们处理信息的认知结构,运用什么样的框架处理信息,会影响到我们对信息的处理结果,对事物的价值判断、态度及行为反应,这种影响被称为框架效果。 7.什么是受众框架?
答:受众框架即受众个人接触和处理大众传播信息的认知结构和诠释规则,这种结构和规则来自于受众过去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既有的价值观和态度、行为取向,并导引着受众个人处理新的信息。作为不定量的个人的集合体,受众框架也是具有多样性的,应用不同的框架来解读的结果便会出现对新闻信息的“同向解读”、“对抗式解读”、“妥协式解读”等各种情况。围绕不同新闻事件所发生的各种各样的舆论反应,实际上是大众传播的新闻框架与受众的解读框架相互作用的结果。 8.新闻框架的四种具体功能是什么?
答:恩特曼认为,占统治地位的新闻框架并不能完全消除所有对立的和挑战性的信息,尽管它能通过信息呈现的形式来摧毁这些信息的有效性和降低其显著性。他认为新闻框架具有四种功能:提供问题定义,阐释时间原因,提供道德评价,示意解决方案。所有这些功能只能在与受众框架的互动过程中,透过受众框架的过滤才能发挥其效果。
第五节 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从“知沟”到“数字鸿沟”
33
1.简述“知沟”假说的主要观点。
答: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要求实现教育机会平等的社会呼声不断高涨,美国政府推出了一个补充教育计划,制作一部题为《塞萨米大街1970年,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一种理论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这就是“知沟”理论的诞生。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2.“上限效果”指的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个假说? 答:“上限效果”假说是艾蒂玛和克莱因与1977年提出的,这个假说的观点是: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得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这个假说意味着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知沟”的扩大, 而是它的缩小。三条依据:信息源的性质决定的“上限”、受众本身的“上限”和现有知识已经达到“上限”。
评价:应该承认这一理论中所指出的“上限”在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过程中是存在的,但是在人的一生追求知识的总过程中们这个“上限”是否存在则是个疑问。因为尽管个人对特定知识追求在一定阶段会出现饱和或知识量增加的停顿,然而与此同时他们也就会开始对新知识的追求过程,这一过程的结果必然带来知识总量的增加。此外,考虑到知识的老化和更新的因素,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即使后来在某个“上限”赶上了社会经济地位高者们这种知识的实际价值也早已大大打了折扣。因此,认为通过大众传播的“知识平均化”效果可以消除社会“知沟”,实现普遍社会平等的观点是很幼稚的。 3.简述卡茨曼“信息沟”理论的要点,并予以分析。
答:1974年卡茨曼着眼于新传播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信息沟”理论,主要观点包括:(1)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这对每个社会成员来说都是如此。(2)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均等的。(3)与人的能力相比,电脑等机器的信息处理和积蓄能力要强大得多;既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熟练使用这些先进机器,能够比其他人更拥有信息优势;(4)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其趋势更可能是“老沟”未能填平,而“新沟”又不断出现。 4.什么是“数字鸿沟”?它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数字鸿沟”的概念源于1999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发布的一篇题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这一鸿沟更多地体现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数字媒体接触和使用状况的四种差异,用ABCD来概括:
A(Access):指的是人们在互联网接触和使用方面的基础设施、软硬件设备条件上的差异,经济地位优越者在这个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
B(Basic skills):指使用互联网处理信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差异,而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C(Content):指互联网内容的特点、信息的服务对象、话语体系的取向等更适合于哪些群体使用和收益。 D(Desire):指上网的意愿、动机、目的和信息寻求模式的差异。 5.媒介素养指的是什么?它包括哪些方面?
答:媒介素养关注的是信息时代不同群体和个人的信息处理和传播“能力”的问题。这种能力包括以下六个方面:①媒介技术的基础技能,即接触和使用媒介手段或设备的能力。②媒介信息的识读能力 ③媒介信息查询收集能力 ④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 ⑤对信息内容的质疑批判能力 ⑥信息的加工制作和发布能力。 6.媒介素养的研究和实践经历了哪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答:布金汉姆等人的分期:
①保护主义阶段:20世纪初至60年代,对大众报刊、电影、电视中的暴力、低俗内容持势不两立的批判态度,处于保护青少年成长的目的,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在实践环节上,通常采用说教、灌输的教育方式;在价值上,有鄙视大众文化、推崇精英文化的色彩。
②注重辨识能力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李普曼的“拟态环境”思想在这期间产生影响,关心的焦点在于人们如何形成区分媒介建构的“现实”与真实世界的能力。在这个时期,媒介素养研究开始承认大众文化
34
的部分合理性,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文本分析和出于“鉴别”目的的媒介体验教学成为主要方法和形式。 ③能动赋权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更加成熟,这一阶段,培养信息社会的合格“公众”成为媒介素养教育追求的目标。这个阶段的媒介素养理念,包括了分辨、选择、评价媒体及信息内容的自主能力,通过理性对话监督影响媒体的能力,以及通过参加传播创造,积极推动传播过程民主参与能力。这个时期保护主义教育依然是一个重要课题,同时,媒介技术教育、媒介艺术教育以及传播理念的民主教育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六节 “第三人效果”——对大众传播影响力的一种认知倾向
1.如何理解“第三人效果”的概念?
答: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戴维森在《公共舆论季刊》上发表了《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一文,提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时存在着一种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特别是说服性信息或宣传及负面信息)对“我”或“你”未必有多大影响,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的。这就是“第三人效果”。可以从三个方面的来理解:①它指的是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作为这种定势的“第三人效果”,意味着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时存在着双重标准:倾向于“高估”媒介传播对他人的影响而“低估”对自己的影响。②它也是一种说服或宣传技巧。以影响“表面受众”的形式,来实现操控“第三人”行为的意图。③它指的也是大众传播的现实影响的一种发生机制。 2.“第三人效果”产生的心理学依据是什么? 答:“自我强化”理论:①对自己盲目乐观,觉得与他人相比,自己遭遇不幸事件的概率较低,或者觉得自己不太容易接受负面事件的影响;②虚幻的优越感,每个人都容易认为自己很优秀,习惯于用正面方式评价自己;③自我服务式归因,即在好事面前容易夸大自己的作用,在坏事面前容易推诿责任的倾向。根据这一理论,得知“第三人效果”的产生原因:人都有高估自己的倾向,在大众传播面前认为自己更有主见,对媒体影响更有抵抗力,更不容易接受负面信息影响。
3.信息的性质(正面/负面)和信源的可信性对“第三人效果”有什么影响?
答:信息的性质:人们在评估负面信息的影响之际倾向于认为对别人的影响大,容易产生“第三人效果”;而在评估正面信息的影响时,则会出现相反的倾向,即认为信息对自己的影响大:称为“第一人效果”或“反转的第三人效果”。
信源的性质:①信源的可信性:围绕低可信度信源提供的信息,更容易产生“第三人效果”;②信源的说服动机强弱程度,越是说服或宣传色彩强烈的信息,越容易引发“第三人效果”。因为在这两种情况下,人们更会倾向于张扬自己的判断力和独立性,而同时认为其他人会受到信息影响。 4.什么是社会距离?社会距离与“第三人效果”有什么关联?
答:社会距离即人们感觉与他人的远近亲疏的社会关系或联系的密切程度(圈内或圈外)。“第三人效果”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认为媒介信息对与自己社会距离大的人的影响较大, 而对自己比较熟悉的人或群体影响相对较小。
5.影响和制约“第三人效果”的个人因素有哪些?
答:①年龄因素:年龄越大越容易出现“第三人效果”认知:年龄增长,人们学会运用多元渠道吸纳信息,年长者会自认为更加懂得如何判断大众媒介的影响,而且对媒介的说服意图更有免疫力。
②学历因素: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倾向于认为媒介信息对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高学历者有较强的优越感和自信。
③预存立场因素:媒介信息的观点越是与自己的既有立场和态度不一致,越会高估对他人的影响力,而观点一致时,则会觉得对自己影响大。
④自我关联程度:与媒介信息所涉及的问题关系越密切,就越倾向于认为他人会受到影响。 ⑤对相关信息的专业感:一个人越觉得自己是内行或专家,就越容易出现这种认知倾向。 6.如何理解“第三人效果”可能引发的后续社会行为?
答:有两种社会显性行为可能与“第三人效果”有关:①对限制媒体的舆论支持:由于大多数人认为暴力、色情及低俗内容对社会有害,作为社会意见的表达行为会形成限制媒体的强大舆论,进而可能作为政府制约媒体
35
的民意支撑导致媒介内容管制的强化。②与抢购、挤兑等群体现象有关的集合行为。 7.谈谈“第三人效果”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答:现实意义:①我们目前处在高风险时代,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等越来越日常化,“第三人效果”提醒我们,大众传媒既要及时传达危机信息,履行“环境守望”的社会功能,又要以慎重、负责的态度处理危机信息,防止由不实报道、炒作式报道引发社会混乱。
②我们处在新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上的暴力、色情及其他有害内容等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对互联网传播的立法管理也在提上日程。“第三人效果”启示:立法和传播政策的制定是一项科学的活动,它应以民意为基础,但又不能为一时的表层舆论所左右,而是应该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这些信息和传播方式的实际危害程度,建立适当有效的法律规制和政策约束机制。
学术价值:作为一种强效果理论,它不仅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大众传播的影响力,而且揭示了受众的媒介认知的多面性,效果产生的间接性和复杂性,以及认知、态度层面上的效果向行为层面的转化机制等。有利于我们加深对人类的传播行为及其规律的理解。
第十三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第一节 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
1.什么是国际传播?主体有哪些?
答:国际传播是指不同国家社会系统间的传播,是与国际政治密切相关的传播。基本主体是国家,此外还有国际机构、超国家机构、同盟或地区集团、跨国组织或运动、国内各种集团或组织、个人。 2.什么是全球传播?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理解?
答:全球传播是指将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融为一体,以整个世界为范围的传播。是国际传播的扩大和发展,既包括传统的国际传播的各个领域,又拥有自己的全新课题。
①全球传播的出现与跨国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的进程密切相关。②在全球传播中,传播主体出现多样化的趋势。③主要媒介依然是广播、 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与此同时,具备多种媒体功能的互联网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④许多全世界、全人类范围的问题受到人们的重视。⑤全球传播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依然占据着核心地位。 3.谈谈全球信息化的冲击和影响。
答:全球传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全球性信息传播系统的形成。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随着经济信息的全球性实时传播的实现,体现在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中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越来越密切,牵一发而动全身。②政治全球化的加速:表现在一是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二是地理政治向全球政治变化。③文化的交流、融合、摩擦和冲突的全球化。
4.随着跨国卫星电视的发展,传统的国际广播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新的跨国卫星广播电视以影像传输为主,其运营和节目提供者除少数政府或公共机构外,主要是商业媒介。国际传播媒介过去主要执行对外宣传功能,而在今天,则担负起了全面的文化输出的任务。
第二节 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争论
1.世界信息生产和流通的失衡状态反映了什么性质的问题?
答:①尽管全球信息化过程在不断加速。但由于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当今世界存在着严重的“信息负有国”和“信息贫困国”两极分化现象;②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着自己的强大的经济、技术和资本实力,控制着当今世界的信息生产和传播,造成了世界信息单向流通的不平等结构。 2.简述“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过程及其实质。 答:“新世界信息秩序”:从1973年《阿尔及尔宣言》开始后的长达十余年时间里,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主要舞台,在各种国际机构和国际场所,展开了一场一美英等发达国家为一方,以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另一方的两大阵营的激烈论战。
过程:①1973年《阿尔及尔宣言》—1978《大众传媒宣言》:发展中国家力量的集结时期,不结盟运动发挥重要作用。发布《关于信息非殖民化的新德里宣言》。
②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发布《大众传媒宣言》—1980年“麦克布莱德委员会”报告书《多种声
36
音 一个世界》:争论走向激化时期。 (1981年《塔罗瓦尔宣言》:西方国家的抵制与反对)
③美英推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4年12月 美国退出;1985年 英国退出)—现在 3.《关于信息非殖民化的新德里宣言》有哪些要点? 答:五点:①地球世界上的
这个宣言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反响,成为团结广大大战中国家的重要指针。 4.解释下列 名词概念: 答:《大众传媒宣言》:1978年教科文组织第二十次大会全票通过,但这个宣言是妥协的产物,它只规定了大众传媒活动的一般准则和规范,如维护信息自由和人权。反对种族差别和殖民组织等,并没有解决任何实质性问题,因此没有引起各国的重视。 《麦克布莱德报告》:1980年“麦克布莱德委员会”发表的报告书《多种声音 一个世界》,在许多方面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立场、观点、要求,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 《塔罗瓦尔宣言》:1981年,代表西方国家垄断大媒介利益的国际性院外活动集团——“世界自由出版委员会”在法国塔罗瓦尔召集了“自由之声”集会发表的宣言,认为教科文组织决议将会导致各国政府对新闻出版自由的控制,西方国家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必须予以抵制和反对。
第三节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课题
1.试析国际新闻选择中的价值标准。
答:新闻的选择和加工是依据移动的标准和尺度的,这些称为新闻价值,其构成因素是复杂的,既包括某些客观因素,也包括记者或编辑的社会背景和个人心理因素,也是还包括传媒组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目标和利益。新闻价值体系决定着传播媒介选择和加工新闻的立场、态度和方针,不同的价值体系形成报道活动不同的倾向性。国际新闻通常体现着传播媒介的政治立场和态度,其选择和加工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标准,而在国际报道中存在着垄断和 控制结构状况下,流通于世界的国际新闻的绝大部分,都是根据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的新闻价值标准而选择和加工出来的,它们服务于少数发达国家的利益和目标,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产生着严重的危害。
2.什么是信息主权?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是什么?
答:信息主权,是诺顿斯登和席勒在《国家主权和国家传播》1979年 中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一个国家对本国的信息传播系统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这是信息时代的国家主权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①对本国信息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权利;②不受外部干涉,自主确立本国的信息生产、加工、储存、流通和传播机制的权利;③对本国信息的 输出和外国信息的输入进行管理和监控的权利。 信息主权是在全球信息化的背景下,国家主权面临着新的威胁因素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发展中国家的学者主张,与拥有领土、资源及社会制度等的主权意义,一个国家对自己的信息传播资源和传播制度同样应该拥有主权,这是在信息时代保障国家主权完整的重要条件,对信息主权的重视和保护,已经成了世界各国规划和建设本国信息系统的重要指导思想。
3.试析冷战结束后个别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的主要策略。
答:①直接使用军事手段实行高压政策 ②使用经济制裁、经济掣肘或制造金融动荡来左右别过经济局势 ③使用信息手段干预别国内政。
4.什么是文化帝国主义或媒介帝国主义?它有哪些特点?
答:美国学者席勒是文化帝国主义研究的代表学者,在1976年出版的《传播与文化支配》中提出,文化帝国主义,就是在某个社会步入现代世界系统过程中,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被迫接受该世界系统中的核心势力的价值,并使社会制度与这个世界系统相适应的过程。这里的外部压力,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信息和文化产品单向汹涌而入的状况。
特点:①它是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而进行的扩张过程;②它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而实现的全球性文化支配;③这种文化扩张主要是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而实现的。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