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科《梅花魂》教案
教学课题 《梅花魂》 2 总课时数 主备人 上课日期 樊晓芳 课型 讲读课 课时安排 二次备课审批人签字 二次备课审批时间 1.认读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概括课文的几个事例。 学习目标 3.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借“梅” 抒发思乡情怀的表达方式。 学习重点 目标2、3 学习难点 目标3 教学准备 课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2-3分钟)
1、回顾导入。这一单元的学习主题是什么?第5课中几位诗人分别借什么表达思乡的情怀?
2、板书课题(指导“魂”的书写),析题。这篇文章中又是借什么抒发情怀的呢?(梅花,课题就是梅花魂)课文中也能找到依据。
3、同桌读课文,相互检查有没有把每个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设计理由】:1、通过回顾导入新课,引起学生质疑,直击单元训练重点。2、同桌检查读文,让学生对自己的预学起到回顾作用,也是抓实朗读的重要环节。
【使用说明】:1、回顾单元主题和第5课的学习,引出课题并质疑。 2、让学生初读课文。
二、预习检测(自主完成,二人互查)(5-10分钟)
1、从你们专注的神情,老师已经感受到每个同学在刚才读书时特别的认真,课前我们已经布置了预习,给你2分钟,先在自己的脑海中整理自己的易错字词,然后小声地和你的同桌交流,同时准备发言的内容,听明白了吗? 组织交流
(1)结合预习反馈哪些字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 结合预习反馈哪些字形以及识字方法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3)重点指导:幽 葬 甚 衰 (4)检查这些字词的认读(出示课件)
漂泊 稀罕 大抵 磨难 欺凌 境遇 衰老 华侨 灵魂 丝绸 梳理 手绢 腮边 玷污 秉性 白杭绸 眷恋 颇负盛名 能书善画 葬身异国 缕缕幽芳 风欺雪压 顶天立地 低头折节 泪眼蒙眬
【设计理由】:1.通过整理学生关注的是易错的字音、字形以及识字方法,交流使学生学会了合作、分工、不重复,汇报能充分的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2.识字、写字是阅读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要在日常学习中增强识字的意识,讲究识字的效果。
【使用说明】:个人整理--二人交流--以组汇报--教师点拔(重点强调易错字音、字形以及识字方法 ) 2、达标检测:
(1)给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在被选答案的序号处画“√”。
能书善画 ①善良,慈善;②善行,善事;③友好,和好;④擅长,长.于;⑤容易,易于。
颇负盛名 ①背;②担负;③依仗;④遭受;⑤享有;⑥失败。 .愈是寒冷 ①(病)好;②较好;③叠用,跟“越??越”相同 .
(2)看拼音写词语
hún lǚ lǚ yōu zàng shèn shuāi 梅花 ( ) ( )芳 ( )身异国 ( )至 ( )老 【设计理由】:通过自学后进一步检测学生掌握生字词情况,通过互批让学生互相纠错、互相鼓励,让生字再现。同时还能起到共同进步的作用。此外,学语文重在积累,在阅读中积累知识,拓宽视野。
【使用说明】:个人独立完成--二人互批、改错--了解结果、重点强调 三、学习探究(阅读课文,完成问题)(18-20分钟) (一)整体感知:
问题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设计理由】本题旨在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使用说明】这个问题的出示时机,要建立在学生已经读通课文, 并找出关键语句的基础上进行。学生带着这个问题,经历“自学—互学—展学-点拨”的学习过程,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 【思路导航】
1、 自由读课文, 并填空:
课文是通过 件小事来向我们展现了一位有着浓浓爱 情结的老人。请用简短的话试着概括这几件小事:
(1) ;(2) ; (3) ;(4) ; (5) 。
2、本文按( )结构,主要写一位( )老华侨对( )的喜爱,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梅花魂》,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学习探究。 (二)精读感悟:
问题2: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得出文章是借梅花表达思乡之情的? 【设计理由】本题旨在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借“梅”抒发思乡情怀的表达方式。
【使用说明】这个问题出示的时机,要建立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同时结合课文内容的朗读、理解、感悟,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抒发思乡情怀的表达方法。 【思路导航】
1、默读课文,用“──”划出表现外祖父非常喜欢梅花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你的体会。
2、文中三次描写了外祖父的眼泪,都是哪三次?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作者小时候懂外祖父的心吗?长大呢?在文中找到理由来说明。 4、 本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文章的题目是“梅花魂”,你怎样理解这个“魂”字? 三、巩固练习(语段阅读,重点突破)(5-8分钟)
语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