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农户收益的农产品流通方式研究
——基于农产品交易成本视角下的思考
格。
2.2.2 国内农产品利润控制主体和农民收益现状
(1)国内农产品利润控制主体
利润是产品售价与成本的差额。农民是农产品的生产主体, 中间商是农产品流通和销售的主体, 农产品的利润在这两者之间分配。
表4 国内两产地各环节成本、利润表(元/公斤,%)
流通环节 生产环节 批发环节 零售环节 菜源 成本 绝对利润 利润率 成本 绝对利润 利润率 成本 绝对利润 利润率 大连蔬菜 0.82 0.48 19.7% 1.724 0.276 192.9% 2.335 0.365 147.5 寿光蔬菜 0.88 0.66 25% 2.228 0.272 156.4% 2.835 0.365 138.2
数据来源:《农业经济问题》
通过比较成本利润率, 可以明显看出目前在我国蔬菜流通中利润在各流通主体间分配不均衡的现象。与农民相比, 批发市场的成本利润率要高出6-10倍, 零售商的成本利润率高出5-7倍, 且农民的利润要受到季节、气候、供求、生产资料、生产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又最不稳定。批发环节和零售环节的价格波动很有限, 利润空间相对稳定。只是由于二者的产业性质不同, 虽然零售商销售单位产品的绝对利润要高于批发市场, 但批发市场是薄利多销、以量取胜, 因而从总体上看, 零售商的成本利润率比批发市场要低。 (2)农民收益现状
农户实际收益降低。2011年年初,我国蔬菜的零售价格虽然居高不下,但是农户的实际收益率却降低了,真正到农户手中的收益是减少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蔬菜生产成本提高;二是蔬菜收购价格降低。农资产品的物价上涨是造成蔬菜种植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蔬菜从农户到消费者的整个产业链上,农户的蔬菜收购价格
2012年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13
面向农户收益的农产品流通方式研究
——基于农产品交易成本视角下的思考
降低,而消费者一端的市场价格却居高不下,农户认为菜价太低而消费者又埋怨菜价太高。
农户收益增幅小于蔬菜价格增幅。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每亩地的净利润,2008年3 253元,2009年7 547元,2010年1 402元。在广大农村地区,种植蔬菜的农户一般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除去日常生活、医疗、教育等支出后,一年的收支基本平衡,没有很多的盈余。在农资价格不断上涨,蔬菜收购价格不高的情况下,农户的生活比较艰辛,如何切实提高农户收入让农民得到实惠是研究面向农户收益的流通方式的重要目标之一。
上述内容主要为农产品价格构成及利润分配的理论阐述,为下一阶段的深入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取得第一手资料,本文选取武汉市和宜昌市展开实地调研,获得农产品价格和流通方式的相关数据和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实证案例,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科学性。
2.3 国内农产品典型流通方式分析
目前,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比较复杂,在从农产品生产者到农产品最终消费者的流通过程中,流通渠道多种多样,流通节点比较多,为了更好的探讨这些流通模式,可以用流通节点渠道模式来加以分析。流通渠道结构是指农产品在由供应商向零售商实体转移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运输路线和停留节点。农产品流通节点渠道结构由农产品供应链决定的。
农产品供应链是指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实现农产品价值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经济活动,是由农产品生产者、加工企业、物流配送企业以及零售商等上下游企业构成的网链状式体系。具体地说,其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包装、配送、销售、信息活动等环节,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农产品价值增值的目标。
如图2所示,我们可以把整个农产品供应链分为六个节点。一般农产品的供应商为农产品生产者——农户,大量的分布于各个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的经销商为产地批发市场,制造商为农产品流通加工企
2012年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14
面向农户收益的农产品流通方式研究
——基于农产品交易成本视角下的思考
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分散于周边区域从事市内批发业务的经销商或物流配送中心,零售商则是指农产品零售终端,包括超市、大卖场、菜市场、农贸市场等,最终消费者为个体消费者和宾馆、饭店、学校等团体消费者。
图2 当前农产品主要流通模式
农户 农户 农户 产地批发市场 加工生产商 农产品 批发市场 超市 菜市场 农贸市场 个体消费者 餐饮 等团体消费
现有农产品流通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流通渠道链条冗长,农户所得利益偏少。虽说目前已经有“农超对接”这种极大减少中间环节的流通模式,但是在当前中国,农户+批发市场的方式仍是占主导地位的,这种和农户+中间商在运行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而且这两种模式的流通链条也比较的长。“农超对接”这种模式虽说是最能够给农户带来利益的,但是目前在农产品流通所占比例很小,正在发展中。而且由于超市为保证农产品质量的标准以及让利给消费者,往往也会对农户形成欺压。在最广泛采用的第一种模式中,超长的链条且参与者众多,而每个环节都要分得一杯羹,当市场价格确定的情况下,农户的利益被严重挤压,所得利益很少。 买卖双方力量不对等,农户缺少话语权。在每一种流通模式中,买卖双方并不是处于平等的交易地位的。首先,由于农产品是缺乏弹性的商品,所以丰收后农户急于进行产品的销售;其次,在交易中,是由一个个体农户面对一个组织,由于每个农户所售农产品数量在组
2012年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15
面向农户收益的农产品流通方式研究
——基于农产品交易成本视角下的思考
织采购中占的比重偏低,所以在交易中没有话语权,基本上是由卖方一方来制定交易规则,其中包括价格、产品的质量标准等方面,农户处于被动的局面。
农户经营分散,组织性差。在交易中,双方的力量对比往往是由买卖双方交易的数量对比来决定的,大的买方或者卖方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垄断市场。所以,农民如果能够联合起来,会有助于交易力量的提高。但是目前的一个情况是农户都是分散经营,缺乏组织意识,结果就使得农户仍然是独立行动,无法在交易谈判中获得优势。 农户和合作组织之间签约执行力差。为了联合农户,增强农户的谈判地位,目前在农村成立了农户合作组织,农民和农户合作组织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联系,农户合作组织与批发市场也是通过契约进行交易。但是,在现实中,契约的执行情况很差,尤其是批发市场,他们作为买方,往往更容易违约,当市场上的农产品丰收时,他们往往不会按照事先签订的合同价格去执行,而会变相压价,而当市场供不应求时又会强硬性的要求农户执行合同价格;农户合作组织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种情况给农户带来了更大的风险,而农户虽说加入了农户合作社,但是合作社并没有真正的维护农户的利益,农户和合作组织之间关系松散。没有达到理论上应该有的效果。 2.4 调研所基于的四大假设
(1)农产品的流通成本较大加上中间商普遍具有的“定价权”导致武汉市农产品最终销售价偏高。我国农产品销售流程较长:农民到产地采购商到销区一、二级批发市场到零售商。其间存在时间长、环节多、费用高、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部分农产品价格虽然大幅度上涨,但由于农产品生产分散,农民与销售企业的议价能力较弱,因此价格上涨带来的超额收入被少数中间商所赚取。
(2)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小,不会大幅波动而对价格造成影响。农产品大部分为生活必需品(尤其粮油类),很难因为价格波动而致需求大幅减少(用于投机囤积的除外),而其互补性质也因为个人喜好的固定难以体现。 (3)生产反季节蔬菜技术水平的不够以及极端天气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疫病频发导致生产成本的高度不确定性进而影响价格。供给对价
2012年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