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各章节例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说在解释玻璃结构上的共同点和分歧。

【解】无规则网络学说:1932年,德国人查哈里阿生提出。其要点:

认为按照原子在玻璃和晶体中的作用,形成连续的三维空间的网络结构,其结构单 元(四面体或三面体)是相同的,但玻璃网络不如晶体网络,晶体网络是有规则、周期性重 复排列;而玻璃网络是不规则、非周期性的,因而它的内能大于晶体,同时带来了玻璃的各 向同性和连续性。

认为AmBn形成玻璃须满足五个条件:

(1) 每个O2-最多与两个An+相结合;

(2) 围绕An+的O2-数目不应过多,一般为3~4个;

(3) 网络中这些氧多面体以共顶相连,不能以共棱共面相连;

(4) 每个氧多面体中至少有三个O2-与相邻的氧多面体相连形成三度空间发展的 无规则连续网络;

(5) 网络外体离子均匀的全统计性的分布在网络孔隙中;

晶子学说:1921年,俄国人列别捷夫提出;其要点:

(1) 玻璃是由两部分组成:晶子和无定形体,即晶子分布在无定形介质中;

(2) 晶子中心部位的有序程度最高,离中心越远,有序程度越低; (3)晶子与晶

子之间由无定形中间层隔离,其无定形中间层离晶子部分越远,不

规则程度越大;

(4) 晶子与无定形部分,没有明显的界限,过渡是逐步的 ;

(5) 晶子是极其微小、极度变形的晶体;

(6) 晶子的化学性质取决于玻璃的组成,可以是化合物也可以是固溶体;

无规则网络学说与晶子学说的共同点与分歧:

共同点:

(1) 最小的结构单元是[SiO4]四面体;

(2) 玻璃具有近程有序、远程无序的结构特点;

分歧:两种学说强调的内容不同。

(1) 无规则连续网络学说强调的是玻璃结构的连续性、无序性(无规则性)、均 匀性和统计性;

(2) 晶子学说强调的是玻璃结构的间断性、有序性(有规则性)微观不均匀性;

学说的发展:

(1) 无规则网络学说将离子的配位方式和相应的晶体比较,指出了近程范围内离 子堆积的有序性;

(2) 晶子学说指出了晶子之间的中间无序过渡层在玻璃中的作用。

第五章 固体表面与界面

【例5-1】什么叫吸附、粘附?当用焊锡来焊接铜丝时,用锉刀除去表面层,可使焊接更加 牢固,试解释这种现象。

【解】吸附:以一种物质的分子或原子负者在另一种物质表面上的现象,通常发生在固-气 介面上,是固体表面力场与被吸附分子发出的力场相互作用的结果,吸附作用能使固体表面 上的不平衡力达到某种程度的饱和,从而降低表面能。所以一切固体具有不同程度的吸附周 围介质(分子、原子或离子)到自己表面上的能力,是一个自发过程。

粘附:是发生在固-液或固-固界面上的行为,指两个发生接触的表面之间的吸引, 通常以粘附功表示,粘附功是指分开单位面积粘附表面所需要的功或能。良好的粘附要求粘 附的地方完全致密并有高的粘附强度。

焊锡焊接铜丝其实质是焊锡对铜丝的粘附。焊接前先用锉刀除去铜丝表面层,其目 的为:

(1) 锉去铜丝表面吸附层,露出新鲜铜表面,增加表面能。

(2) 增加铜表面粗糙度。由于锡对铜是润湿的,则增加润湿性和粘附面,故能同 时产生机械啮合,增加粘附牢固性。

【例5-2】新的塑料薄膜粘结在一起,用旧的为什么就不能?

【解】新鲜表面具有较高的表面能,有自发吸附其他物质以降低表面能的趋势,所以新的塑 料薄膜容易相互粘结在一起。但用旧了的塑料薄膜上面已吸附了很多物质,如油污、气体、尘土等,表面能降低,则彼此就不会粘结在一起了。

【例5-3】测定了含有一个固态氧化物、一个固态硫化物和一个液态硅酸盐的显微结构,有 以下的两面角:(a)两个硫化物颗粒之间的氧化物是112°;(b)两个硫化物颗粒之间的 液体是60°;(c)两个氧化物颗粒之间的硫化物是100°;(d)一个氧化物和一个硫化物 之间的液体是70°。假如氧化物和氧化物之间的界面能是0.9J/m2,求其它界面能是多少?

【解】 按题意作图示于图5-1,其中张力;

是氧化物与液体间界面张力;

是硫化物之间界面张力;为氧化物之间界面

是硫化物与

是硫化物与液体间界面张力;

氧化物与液体间界面张力。

图5-1

由题意(a),(c)

则: ,而J/m2

即: J/m2, J/m2

由题意(d),(b)

则: J/m2, J/m2

【例5-2】 在石英玻璃熔体下 20cm处形成半径为5×10- 8m的气泡,熔体密度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