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第六单元第24课《诗经两首》(教学设计2课时) 下载本文

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4 《诗经》两首 【课标分析】

1.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2.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

3.诵读文言诗文,能借助工具书疏通文义;通过语气、节奏等朗读方法的训练,达到熟读成诵;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教学重点、难点】 1.教材分析

《关雎》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文中第四课《〈诗经〉两首》中的第一首。这首诗是我国古老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首篇。诗中写一个男子思慕着一位美丽贤淑的少女,由于爱恋的深切,这位少女的形象反复在他脑中出现,使他不安,使他难以忘却。他幻想着终有一天,能与这位少女结为永好,成为夫妇,过上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诗中所表达的感情直朴直率,清新动人。

《诗经?蒹葭》是一首情景相生的爱情诗,诗歌通过对实际情景的描写和对想象、幻想的描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恋人的强烈爱悦之情。它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深挚缠绵,意境飘逸,神韵悠长,在艺术手法上,“兴”的特点更突出,从而体现出《诗经》“含蓄美”的风格特点。

2.教学重点

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节奏、重音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熟读成诵,准确默写。反复涵咏,把握诗歌的写作脉络,品味诗歌,感知诗意,感悟诗情。 3.教学难点

运用口语交际的方式,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诗境,发表即席讲话描绘画面,学习叙事与心理揭示相结合的写法,揣摩人物心理进行写作练笔。

1

【学情分析】

学生能够阅读简单的古诗,为学生走进文本奠定了基础;有的学生能诵读两首诗,能通过自己阅读体会出作者的情感;对于诗歌的画面描绘也有一定的写作经验。

1.学生基本能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节奏、重音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熟读成诵,把握诗歌的写作脉络,感知诗意,初步感悟诗情。 2.在运用口语交际的方式,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诗境,发表即席讲话描绘画面,学习叙事与心理揭示相结合的写法上存在问题,教学中注意使用学生自学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策略。 【教学目标】

1. 自觉运用工具书,积累掌握重点字词(关雎、窈窕、寤寐、蒹葭、坻、涘、沚等)的音、形、义。

2. 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节奏、重音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熟练背诵,准确默写。理清诗歌脉络,感知诗意。反复涵咏,感悟诗情。

3. 运用口语交际的方式,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诗境,发表即席讲话描绘画面。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关雎》

一、构建动场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未读《诗经》,先闻其名,《诗经》究竟是怎样一部书,哪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介绍?

《诗经》是诗歌的源头,读着《诗经》,你会仿佛觉得步入浪漫的殿堂。那么,大家知道冠于《诗经》三百篇之首的是哪一首诗吗?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关雎》。 二、自主学习

【活动一】诵读入境,感知文意

1、学生字正腔圆诵读全诗,要求: 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节奏、重音; 查字典识记生字词的音、形、义;教师检查强调以下字的音、形:

2

关雎、窈窕、寤寐 2、读准字音,读通读顺

回顾以往学习诗歌的经验,明确朗读诗歌先要读准字音和节奏。先学生自读,再指名读,师生共同辨析需要注意的生字读音及本诗节奏,最后齐读。 【设计意图】活动一为达成教学目标1和2中的“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节奏、重音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写作脉络”。 主要运用的活动策略有:活动教学必须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相统一;学生主体性策略等。活动评价注意:朗读要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节奏、突出重音。字音要读准、字形要熟记,字义要熟悉。汉字、拼音书(拼)写正确、工整、规范。语言表述通顺流畅、中心突出。 三、交流探究

【活动二】一唱三叹吟诵《关雎》 1、走进文本,读懂诗意

(1)学生边读边思考,这首诗的内容中什么?

明确:这首诗写一个青年男子对一个女子的爱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过程。 (2)这首诗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以小声吟诵,还可以闭目沉思,用你的语言描绘一幅幅故事画面。

(生自读,想像、描绘画面。) 2、反复吟诵,读出诗情

(1)选择其中一幅画面,同桌互读,读出情感和韵味。 (2)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这首诗。

【设计意图】活动二为达成教学目标3中的“运用口语交际的方式,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诗境,发表即席讲话描绘画面”。 主要运用的活动策略有:活动教学必须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学生主体性策略;相互活动性策略等。活动评价注意: 语言表述通顺流畅、条理清晰;要立足于诗句。 【活动三】沉潜品味,感悟诗情 美不胜收品味《关雎》

3

古人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关雎》被冠于《诗经》三百篇之首,肯定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请同学们深入研读这首诗,以“我从 这一句、这几句或这首诗中,品出了《关雎》的 美”的句式,说一说你的发现和思考。(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了解学习进展,引导分析,然后全班交流。)

师总结:《关雎》美,美在人物,美在语言,美在意境,美在情感(主题)??这首诗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限于难于自拔的低沉哀吟,难怪孔子说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看来,被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的确名不虚传。

【设计意图】活动三为达成教学目标2中的“理清诗歌脉络,感知诗意。反复涵咏,感悟诗情。”和3中的“运用口语交际的方式,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诗境,发表即席讲话描绘画面。”主要运用的活动策略有:活动教学必须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学生主体性策略;相互活动性策略等。活动评价注意:要结合词句进行品读,动情诵读;写作练笔语言通顺流畅,符合人物身份,突出诗人的感情。 四、综合建模

背诵《关雎》

【设计意图】活动四为达成教学目标2中的“熟练背诵”。 主要运用的活动策略有:活动教学必须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学生主体性策略等。活动评价注意: 背诵力求准确、熟练。

五、教师小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课后,让我们进一步聆听华夏先民吟唱,吟诵优美文字,传唱古老歌谣,进一步感受我国古代文明之辉煌!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关 雎

人物 语言 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