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 下载本文

课题研究教学设计八上:

他在家里炖肉,把锅坐在火炉上就趴在桌子上备起课来,肉糊了他都闻不见,还是我从外边跑进来告诉他的。是不是爸爸的鼻孔小呢?我再仔细看了看他的鼻孔,发现爸爸鼻孔并不小,那究竟是为什么呢?

爸爸的嘴角向上翘着,像是带着微笑。嘴唇薄薄的,有人说嘴唇薄会说话,那是不错的,我爸爸就很会说话,他还会编相声,能把同学们做的好事,以及马虎啦,不专心听讲啦等等缺点,都编成相声,让同学们在笑声中受到教育。 二、下面是《林海雪原》里写座山雕的一段话,座山雕是土匪头子,试分析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这样写对反映座山雕的狰狞面目有什么意义? 座山雕坐在正中的一把粗糙的大椅子上,上面垫着一张虎皮。他那光秃秃的大脑袋像个大球胆一样,反射着像啤酒瓶子一样的亮光。一个尖尖的鹰嘴鼻子,鼻尖快要触到上嘴唇。下嘴巴蓄着一撮四寸多长的山羊胡子,穿一身宽宽大大的貂皮袄。他身后的墙上,挂着一副大条山,条山上画着一只老鹰,振翘着双翅,单腿独立,爪下抓着那块峰顶的巨石,野凶凶地俯视着山下。

三、记一次小实验,注意以同学们的神态、表情、语言、动作等烘托气氛,反映这个小实验稀奇有趣、能给人以启迪。

(三)写作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9.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10.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0万字,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5

课题研究教学设计八上:

描写】写作的基本表达方式之一。指将客观事物的形状、情态具体地描绘、再现出来。

【正面描写】描写的一种方法。也叫直接描写,指对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行动以及对事件、环境、气氛的直接描绘。

【侧面描写】描写的一种方法。也叫间接描写,指对人物、事件不作正面的描述,而是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从其他人物的印象、感受来表现描写对象的情态、特征。

【正侧结合】是指对所描写的对象既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也着力描写它周围的事物,使形象的特征更加鲜明。如汉乐府《陌上桑》就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描写罗敷。诗中正面写罗敷的装束,显示了她的外貌美;通过描写行人、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各自的行为,从侧面把罗敷的美写到了极至,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余地。 【肖像描写】描写人物的一种方法,也叫外貌描写。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服饰、姿态等方面的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总与他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性格、爱好等有密切关系。通过肖像描写,往往能反映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动作描写】描写人物的一种方法。指对人物的行为、动作所做的具体描写。描写人物的行动,尤其是人物个性化的动作,能够突出表现人物的性格,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

6

课题研究教学设计八上:

【景物描写】环境描写的一种。指文学作品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性格、感情,有时还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抒情性作品,如诗歌、散文中,描绘的具体景物构成的生活图景,往往浸透着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艺术境界叫意境。 【细节描写】描写的一种方法。指文学作品中描绘的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或景物的细微之处。它可以具体生动地反映形象的特征、增强艺术感染力。例如“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一诗中,作者写了家信将要发出时觉得还有话要说,故“又开封”的细节,生动形象地表达出诗人思乡的感情。

【白描】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在文学创作中,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勾勒出事物形象。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例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中,“楼船”“铁马”写作战的方式,“夜雪”“秋风”写作战的时间和环境,“瓜洲渡”“大散关”交代作战的地点,14个字勾勒出25年前宋朝军队两次抗击金兵的壮阔场面。

【渲染】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分出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在文学创作中,指对景物、环境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7

课题研究教学设计八上:

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通过描述寒蝉、长亭、骤雨等景物,来渲染悲凉的气氛,传达出抒情主人公离别时凄苦的心绪。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廓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在文学创作中,多指描写周围的环境、景物,使所要表现的形象或内容鲜明突出的表现方法。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描写听众沉浸在乐曲境界中“悄无言”的情形和“江心秋月白”的萧瑟景象,渲染了一种静的气氛,突出了乐声的美妙动听和琵琶女弹奏技艺的精湛。

渲染与烘托的区别:渲染,指对景物、环境作多方面的直接描写、形容,以突出景物或环境的特点,多就描写景物而言;烘托,指对环境、景物进行描写,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或内容,多就表现人物形象而言。 【衬托】也叫映衬,指用相似或对立的事物作陪衬,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征或内容的表现方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用跟主体事物相似或相关的事物作陪衬,叫正衬。如“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五岳”“赤城”“天台”等名山,都是为了突出天姥山的高峻。

用对立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叫反衬。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诗》)用“噪”“鸣”写蝉和鸟的叫声,更加突出了山中环境的幽静。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