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知X中含有C和O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1和2,故X的化学式为CO2 故选C
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正常雨水偏弱酸性原因:SO2+H2O═H2SO4 B.生活中用天然气作燃料:C2H3OH+3O2
2CO2+3H2O
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NaHCO3+HCl═NaCl+CO2↑+H2O D.工业上用熟石灰制取烧碱:Ca(OH)2+2NaNO3═Ca(NO3)2+2NaOH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应该为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的;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C选项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烧碱的成分为氢氧化钠,应该用熟石灰与碳酸钠反应来制备;故答案选择C。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4.手机、笔记本电脑及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需要用到大量的锂电池,其电源的正极材料为钴酸锂(LiCoO2)(Li元素的化合价为+1)下列有关钴酸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属于氧化物 B.钴元素化合价为+2 C.含有两种金属单质
D.Li、Co、O三种元素质量比是7∶59∶ 32 解析:D
【解析】A. 钴酸锂(LiCoO2)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 锂(LiCoO2)中Li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为-2价,钴元素化合价为:0-(+1)-(-2)×2=+3价,故错误;
C. 锂(LiCoO2)中含有两种金属元素,故错误;
D. 锂(LiCoO2)中Li、Co、O三种元素质量比是7:59:(16×2)=7:59:32,正确。 故选D。
5.锡(Sn)是“五金”之一,它的金属活动顺序位于铁和铜之间,则下列反应一定不会发生的是( ) A.Mg+Sn(NO3)2═Mg(NO3)2+Sn B.Sn+H2SO4═SnSO4+H2↑ C.Sn+Hg(NO3)2═Sn(NO3)2+Hg D.Sn+ZnSO4═SnSO4+Zn 解析:D 【解析】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的金属才可以和稀酸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根据锡位于铁和铜之间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A.因为镁位于铁的前面,锡(Sn)位于铁的后面,所以锡(Sn)位于镁的后面,能发生反应,故A错误;
B.因为锡(Sn)位于铁和铜之间,如果锡位于氢的前面,就能与酸反应,可能发生反应,故B错误; C.因为锡(Sn)位于铁和铜之间,汞位于铜的后面,所以锡位于汞的前面,能发生反应,故C错误; D.由于锌位于铁的前面,锡(Sn)位于铁的后面,所以锡不能置换硫酸锌中的锌,不能发生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D。
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纯碱属于碱 解析:C 【解析】
本题考查碱、纯净物、氧化物、化合物的判别,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抓住各概念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 B、不锈钢是铁的合金,主要成分是铁,含有碳、镍、铬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D、C60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 7.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因果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因为某种物质的溶液呈碱性,所以该物质属于碱 B.因为阳离子中质子数多于电子数,所以阳离子带正电 C.因为氯酸钾加热分解可得到氧气,所以氯酸钾中含有氧元素 D.因为稀硫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稀硫酸可用于金属除锈 解析:A 【解析】 【详解】
A、某种物质的水溶液呈碱性,该物质不一定属于碱,也可能是盐,如碳酸钠溶液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B、阳离子中质子数多于电子数,所以阳离子带正电,故选项说法正确;
C、因为氯酸钾加热分解得到氧气,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氯酸钾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酸的化学性质,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稀硫酸可用于金属除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B.不锈钢属于纯净物 C.干冰属于氧化物 D.C60属于化合物
8.下列关于维生素C(C6H8O6)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B.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
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3 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5% 解析:C 【解析】
A.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正确;B.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6×6=176,正确;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4﹕3,故说法错误;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4.5%。故选C。
9.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解析:C 【解析】 【详解】
A、氢氧化钙与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故与中和反应原理有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铝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熟石灰与硫酸铜的反应为碱和盐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2:5 B.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液仍饱和 C.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因为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故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2:5,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因为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仍为饱和溶液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虽然溶解度的数值相等,但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等;D选项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是正确的叙述,在该温度下溶解度相等且降温的过程中均析出晶体,得到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答案选择C
考点:溶解度曲线
11.乙醇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CO2和H2O。依据下表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乙醇 6.6 2 氧气 8.8 0 二氧化碳 0 6.6 水 0 5.4 一氧化碳 0 a A.表中的a值为1.4 B.在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一定相等
C.参加反应的乙醇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4 D.生成的CO和CO2分子个数比为1:3 解析:C 【解析】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6.6+8.8-2-6.6-5.4=1.4,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一定相等,选项说法正确; C、参加反应的乙醇和氧气的质量比为(6.6-2)g:8.8g=4.6:8.8≠3:4,选项说法错误; D、生成的CO和CO2分子个数比为【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12.下列图示的 “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的是
1.4g6.6g:=1:3,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2844A.标签受损 B.不会产生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