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实务模拟实训(手工操作) 下载本文

4.(业务二十一)12月17日,向兴胜铝业购入铝圆,签发商业承兑汇票500000元,信汇64270元,材料入库。

5.(业务五十三)12月31日,付(支票)享通运输公司包装运输费26850元

二、生产与成本核算业务

一、工作由谁做及怎么做

1.现代大中型的生产企业一般都采用自动化管理,运用ERP(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进行成本核算,如库房的领料、人力部门的考勤、车间的产量及废品率等;运用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输入记账凭证、审核、记账、结账及出报表。

在车间专设成本核算员,负责输入、收集及整理与生产产品有关的数据;在财务上专设成本会计,根据ERP系统调出打印的单据、成本核算员及人力部门提供的各种成本汇总表,输入记账凭证,进行账务处理。

2.小型的生产企业目前一般还是采用手工处理,岗位设置不是非常明确、细致,可能会在车间的生产工人中指定一个人,负责收集领料单、工时产量记录单等与产品成本有关的单据,待月中或月底送给会计,再由会计编制汇总表→编制记账凭证进行账务处理。

二、了解企业的产品

只有了解了行业及自己企业的工序(如做服装,裁剪→缝制→熨烫)、生产工艺,及每一个产品的BOM(物料清单),才能真正做好产品的成本核算。

三、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1.区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即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费用进行严格地审核和控制,并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来确定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产品成本的构成项目)。

(1)直接材料,是指为生产产品而耗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其中燃料、动力等占用比重大时,也可单独设置项目。另外如有自制半成品,一般也要单独设置项目。

(2)直接人工,是指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费用。 (3)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各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如车间主任等)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机物料消耗、办公费、水电费、保险费等。

2.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成本,区分为应当计入本月的产品成本与应当由其他月份产品负担的成本。

主要注意类似预付保险费等费用,要按权责发生制摊销。

3.将应计入本月产品的各项生产成本,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每种产品的成本。

如果同一车间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时,能按产品区分的材料及人工费则分别核算;不能区分的,实际工作中一般可按各产品的定额消耗量等对材料进行分配,按定额工时等对人工费进行分配。

4.对于月末未全部完工的产品,要将该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该种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企业应当根据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各项成本比重的大小,以及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等具体条件,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将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常用的分配方法有以下6种: (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2)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3)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 (4)约当产量比例法; 其基本做法是:

第一步,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率(完工程度)

第二步,计算费用分配率(即每件完工产品应分配的费用)

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完工产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量 )

第三步,求出完工产品的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数量×费用分配率 第四步,求出在产品的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完工产品成本

(5)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6)定额比例法。

四、举例说明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及账务处理 (一)现代大中型的生产企业

1.电子产品生产——完全自动化,一条生产线上开始并完工大批量、单品种的产品 (1)料

生产产品领用各种材料的数量、金额,及完工产品的数量、金额从ERP上都能调出。另外,由于每条生产线只生产1种产品,故不存在产品间的分配;而且出成品的时间很短,故也不存在在产品的问题,所有与生产相关的花费均计入完工产品总成本,再除以数量即得单位成本。 (2)工

财务根据人事部门提供的出勤记录(打卡记录整理)、成本核算员整理的奖金统计表(合格品数量及废品率整理)编制工资表。此表包括费用总额和费用去向两大块儿内容,各自又分以下情况:

①费用总额,包括

ⅰ)应付给员工的工资(税前工资),含个人负担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个人所得税等;

ⅱ)企业负担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②费用去向,包括

ⅰ)计入产品成本的工资:直接工人的工资,直接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分管几个产品的生产经理、主管等管理人员的工资,按产量、工时等一定标准分摊计入各个产品成本。 ⅱ)计入期间费用的工资:按部门计入,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计入管理费用;专设销售人员的工资计入销售费用。 (3)费

由于每个车间的几条生产线生产的都是一种产品,所以本车间的水电费、折旧费等费用也不用分摊,可直接计入本产品成本。

2.服装生产——半自动化,车间分工序设置,每个车间生产多种产品 (二)小型的生产企业

工人根据车间主任指示填制领料单领料,一般一式三份:车间留存一份,仓库一份,财务一份。对于多个产品或部门领用材料时,负责成本核算的会计应根据稽核后的领料单,编制本月“领料凭证汇总表”或“耗用材料明细表”,并据此编制记账凭证;对于单独的某种产品或部门,只领用一两种材料时,也可直接根据领料单编制记账凭证,而不编制“领料凭证汇总表”。 1.领料

(六十)12月31日,根据从仓库稽核带回的领料单,编制“一分厂领料凭证汇总表”,并结转一分厂本月领用原材料的成本(以下材料均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单价)。 (1)根据领料单编制“领料凭证汇总表”; [账表2-1-2]

一分厂 领料凭证汇总表

2009年12月 单位:元 原材料 项目 角钢 钢板 铝圆 三棉圆钢 铸件 铝板 机油 角合计 纱 带 301766.1 生产成本 23597.25 86157.2 144592.95 8903.7 28515 10000 ——一分厂——A产品 生产成本——一分 厂——B产品 管理费用——修理费 28515 10000 38515 3000 900 440 4340 合 计 23597.25 86157.2 144592.95 8903.7 57030 20000 3000 900 440 344621.1 经理 李培花 稽核 制单

(2)根据领料单及“领料凭证汇总表”编制记账凭证(通用或转账); (3)审核凭证;

(4)根据记账凭证、领料单及“领料凭证汇总表”登记明细账(注意记账凭证的记账符号“√”);

作为此题,为了衔接先把12月月初余额、本月增加额填列在相应的账簿中。 (5)所有凭证登记完毕后,对账; (6)发现错误更正;

(7)无错或更正完毕,结账(年结)。

(六十一)12月31日,根据从仓库稽核带回的领料单,结转二分厂本月领用的油漆成本。

(六十二)12月31日,根据从仓库稽核带回的领料单,编制“三分厂领料凭证汇总表”,并结转三分厂本月领用的原材料成本。

(六十三)12月31日,根据从仓库稽核带回的领料单,结转管理部门本月领用的原材料成本。

(六十四)12月31日,根据从仓库稽核带回的领料单,结转本月销售配件领用的包装箱成本。

(六十五)12月31日,结转本月各分厂领用低值易耗品成本。

(六十六)12月31日,根据从仓库稽核带回的领料单,结转本月管理部门领用的虎钳成本。

2.人工(工资)

(十八)12月15日,根据经审批的“工资发放汇总表”发放工资(发放的是11月份的)。转存银行职工储蓄户232760.94元,代扣个人所得税合计555元,社会保险费合计29912.30元,住房公积金合计35894.76元。假设,社会保险费个人负担部分按本人当月工资的10%(综合)计算,住房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按本人当月工资的12%计算。(下发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