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年奉贤区调研测试
高三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2015.01.09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u-64 Ba-137
第I卷(6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埃里克·贝齐格、威廉·莫纳和德国科学家斯特凡·黑尔,以表彰他们为发展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所作的贡献,他们开创性的成就使光学显微镜能够窥探纳米世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黑尔寻找突破―绕射极限‖的方法,构建了―受激发射损耗‖(STED)显微技术 B.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10-6m)的材料 C.得奖者的研究允许人类观察病毒以至细胞内的蛋白质 D.纳米级分辨率的显微镜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运用
2、下列有关氮元素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氮分子的结构式:
C.NH3 的比例模型:
D.氮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B.氮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云图:
3、铟产业被称为―信息时代的朝阳产业‖。元素周期表中铟的数据见下图,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A.铟元素的质量数是114.8
B.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5,中子数为66
C.铟元素是一种主族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ⅢA族 D.铟原子最外层有3个能量相同的电子
4、100℃时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此时水的离子积KW=1.0×10-12 B、水电离出的[H+]=1.0×10-10mol/L C、水的电离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D、[H3O+]<[SO42-]
5、砷是氮族元素,黄砷(As4)是其一种单质,其分子结构与白磷(P4)相似,以下关于黄砷与白磷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共价键键角均为60°
B.黄砷中共价键键能大于白磷
C.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的数目都是4 D.黄砷的熔点低于白磷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6、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常温下,抽去右图所示装置中的玻璃片,使两种气体充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气体的总体积为0. 448L B.生成物中含有0.01NA个分子 C.装置中氢元素的总质量为0.04g
D.生成物完全溶于水后所得溶液含有0.01 NA个F-
催化剂
7、一种新催化剂,能在室温下催化空气氧化甲醛:HCHO+O2 →CO2+H2O,该反应
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只含极性分子 B.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分子晶体
C.反应时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它们的生成 D.产物中CO2的键能大于H2O,所以沸点高于H2O
8、右图是制取和收集某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用于
A.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Cl2 B.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反应制取NH3 C.用浓硝酸与铜反应制取NO2 D.用过氧化钠固体和水反应制取O2
9、为防止有机物挥发,可加一层水保存,即水封。下列有机物中,既能用水封法保存,又能发生水解和消去反应的是
10、为了确定某物质是否变质,所选试剂(括号内物质)错误的是 A.Na2SO3是否被氧化(BaCl2) B.FeCl2是否被氧化(KSCN) C.KI是否被氧化(淀粉溶液) D.氯水是否失效(pH试纸)
11、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河湖水消毒是城市饮水处理的新技术。已知反应 Fe2O3+3Na2O2 熔融 2Na2FeO4+Na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3 mol Na2O2发生反应,有12mol 电子转移
A.乙醇 B.一溴乙烷 C.乙酸乙酯 D.四氯化碳
水 B.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在Na2FeO4中Fe为+4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
12、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下图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36号元素),对比
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思考扇形元素周期表的填充规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⑥、⑧、⑨对应原子的半径依次减小
B.②、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C.元素⑩为Fe元素,处于常见周期表第四周期第VIIIB族
D.①可分别与③、④、⑤均可形成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
2
13、右图是某有机物分子中C、H、O、N四种原子的成键方式示意图(短线表示单键或者双键)。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B.分子式为C3H6NO2
C.
能和NaOH溶液反应,但不能和盐酸溶液反应
D.不能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14、相同温度下,容积相同的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均发生如下反应:
2SO2(g) + O2(g) 2SO3(g) + 197 kJ 实验测得有关数据如下:
容器编号 甲 乙 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 / mol SO2 O2 SO3 2 1 0 1.8 0.9 0.2 达到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KJ 放出热量:Q1 放出热量:Q2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两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不相等 B.达到平衡时SO2的体积分数:甲<乙
C.197 > Q1 > Q2 D.生成1molSO3(l)时放出的热量等于98.5kJ
15、甲、乙、丙3个烧杯中分别装有稀H2SO4、CuCl2溶液、饱和食盐水,甲中电极为锌片
和铜片,乙中电极为石墨棒C1、C2,丙中电极为石墨棒C3、铁片,电极之间用导线相连。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16、某废水含有下列离子中的5种(忽略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K+、Cu2+、Al3+、Fe2+、Cl、CO32、NO3、SO42,测得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为探究废水的组
-
-
-
-
A.甲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乙、丙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B.C1、C2分别是阳极、阴极,锌片、C3上都发生氧化反应 C.C1和C3放出的气体相同,铜片和铁片放出的气体也相同 D.甲中溶液的pH逐渐升高,乙、丙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
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无紫色火焰。
②另取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
③另取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溶液中无法确定Al3+的存在与否 B.原溶液中不含的离子为:K+、Al3+、CO32
-
C.步骤②中只可以确定Fe2+、NO3的存在 D.步骤③中共有2种钡盐沉淀
-
3
17、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x%可采取不同的方法,取a克样品与一定量稀盐酸(过量)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逸出气体若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则x偏小
B.把所得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至恒重,得c克固体,若灼烧时有固体飞溅出去,x偏大 C.某NaOH标准溶液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上述反应后的溶液,则x偏小
D.产生的气体冷却至室温后,若测定其体积时未调平量气管和水准管内液面,则x偏小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18、为探究Na2SO3溶液的性质,在白色点滴板的a、b、c、d四个凹槽中滴入Na2SO3 溶液,再分别滴加下图所示的试剂 先加Na2S溶液,
碘水(淀粉) a b 再加稀H2SO4
c d 先放置一会儿,先加酚酞试液, 再加盐酸
再加BaCl2溶液 酸化的Ba(NO3)2溶液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
19、常温下在20 mL 0.l mol·L-1 Na2A溶液(pH=11)中逐滴加入0.1 mol/L的盐酸,溶液的
pH逐渐降低,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A.当盐酸加入10mL时,溶液中c(Na+)=2 c(HA–) +2c(A2–) + 2 c(H2A) B.当盐酸加入20mL时,溶液中c(Na+)> c(Cl–) >c(HA–) > c(H+)> c(OH–) C.当盐酸加入20mL时,溶液中HA–的物质的量小于0.002NA
D.当盐酸加入40mL时,溶液中c(Na+)+ c(H+)=c(OH–)+ c(HA–) +c(A2–) +c(Cl–)
实验现象 a中溶液褪色 b中加硫酸后产生淡黄色沉淀 c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BaCl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且红色褪去 d中产生白色沉淀 解释或结论 还原性:SO32— < I— SO32—和S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 SO32—+H2OHSO3—+OH—,所以滴入酚酞变红; Ba2++SO32—→BaSO3↓(白),使水解平衡左移,红色褪去 Na2SO3溶液已被氧化变质 20、已知某高聚物的结构式是,其单体的名称为
A.氯乙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 B. 2-氯-1,3-丁二烯和丁烯酸甲酯 C.3-氯-1,3-丁二烯和丙烯酸甲酯 D.2-甲基丙烯酸甲酯和2-氯-1,3-丁二烯
21、将0.2mol/L的FeBr2与0.1mol/L FeI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慢慢通入一定体积的氯气,可能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A. Cl2+2Fe2+→2Cl-+2Fe3+ B.2Cl2+2Fe2++2I-→2Fe3++4Cl-+I2
C. 3Cl2+2Fe2++4Br-→2Fe3++6Cl-+2Br2 D. 6Cl2+6Fe2++4I-+2Br-→6Fe3++12Cl-+2I2+Br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