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试卷 2016.12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和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卷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答题时间150分钟,试题满分150分。
一 积累应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韩愈《师说》)(1分) (2)万里归船弄长笛, 。(黄庭坚《登快阁》)(1分)
(3)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1分) (4)老子和荀子均以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而荀子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劝学》)(2分)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不适合在毕业季作同学临别赠言的一项是( )(1分)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C.正值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下列不适合挂在中学教室里的励志条幅是( ) (1分)
A.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B.如切如蹉,如琢如磨 D.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3)下列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校报希望发表小明的文章,编辑写信说:“敬祈惠允。” B.小明送小强一幅画,小强说:“我定当惠存。” C.某综合医院开业广告:“本院开业,诚邀惠顾。”
D.小明收到赠书,扉页上题写:“惠赠样书,请君雅正。”
二 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16分)
“简单问题”与“困难问题”:对意识形成的认识与理解
①《西部世界》这部美剧一开播就火了,不过主题并不新鲜,人类对未来的想象似乎很难摆脱机器人引起的迫害妄想症。机器人反抗人类的一个前提是具备自我意识,但其实....
1
在哲学界和科学界,关于机器人是否具备产生意识的条件以及如何使机器人具备意识的问题还在争论不休。
②有人认为“在整个宇宙中,近乎于奇迹,只有大脑才能产生意识”,所以机器人不可能具有意识。也有人相信意识可以从存储在大脑神经元的化学状态中,或计算机芯片的电压状态中的信息之间的无数联结模式中出现,所以“机器人意识”从理论上讲是有可能存在的。如果坚信这样的观点,那么一旦完全清楚大脑产生意识的机制,再将其用信息技术加以复制,机器人意识在这些“简单”的步骤中就诞生了。
③这让我们再次关注意识的重要性,并将我们带回了哲学家大卫·查默斯所谓的意识的“困难问题”和“简单问题”之中。所谓的“困难问题”是要搞清楚被我们称为神经元或者神经细胞的大脑基本单位,是如何产生主观感受的。相应地,“简单问题”则是电子通过神经的化学性传导,如何导致意识的“呈现”的。从根本上说,关于意识的困难问题和简单问题都归结为两个问题:大脑是如何产生思想的,特别是那些无法度量的意识?另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身体的其他部分没有具备大脑这种让意识显现的功能?而□□这些所谓的“困难问题”和“简单问题”都可以用分子层面上运行的脑电波来解释,当我们想要进一步理解机器人是否可能产生意识的问题时,我们□需要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与集成电路运行软件代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④至少,从牛顿和莱布尼茨时代以来,人们一直有这样的感受,与思维有关的事情都应该是可以度量的,而其他事物则不然。可度量的想法,比如一座建筑的大小或者一个朋友的名字,被认为是通过一些精密的微机械过程在大脑中发生的。现在,我们可以画出计算机芯片、处理器和外围设备的模拟结构,并且能够描述这些结构运行的基本原理。尽管这是有关意识的 a ,我们仍然要准确地解释一个或者更多神经元如何保存、剪切、粘贴或者回忆任何词语、数字、气味或图片的。换言之,就是神经元细胞是如何捕捉和处理信息的。
⑤而那些处理无法被度量的事物的问题则是 b 。在查默斯看来,如果一个存在只拥有“机械”的反应,那么它只是具有信息反馈的功能,但仍然不是人类。这样一个存在,也被称为“僵尸”,也就是没有情感、不懂移情的“机器人”。这不属于我们所研究的意识范畴。由于非僵尸、非机器人特征同样被认为是不可度量的,所以查默斯无法从理论上看清它们如何被某些实体的东西(比如说神经细胞)所处理。
⑥正因为如此,查默斯认为,意识是一种无法用目前我们所拥有的科学观念来解释的神秘现象。如果事实的确如此,那么就可以说,意识既可能是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与变化,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也可能完全不是这样,它可能遍布于我们呼吸的空气中以及大地星辰之间。如果意识真的如此神秘,那么或许一切都将是可能的。从通俗的角度来看,如果经验性的解释足以解答关于意识的简单问题和困难问题,那么这些解释对神经元和对软件一样适用。
2
⑦概括起来说,关于意识,我们有三种不同的观点。本质主义者相信意识是有着人类特殊的生物学来源的。这基本上是一种认为“在整个宇宙中,近乎于奇迹,只有大脑才能产生意识”。唯物主义者相信意识的经验性来源,即意识可以从存储在大脑神经元的化学状态,或计算机芯片的电压状态中的信息之间的无数联结模式中出现。丹尼尔·丹尼特是这种观点的坚定支持者,早在1991年,甚至更早以前,他就在自己提出的意识的多重草稿模型中提到,机器人意识从理论上讲是有可能存在的。
⑧埃德尔曼则坚持认为,只有大脑才能产生意识,但是,这是因为大脑是通过特殊的物质结构产生意识的,而这种特殊的物质结构是产生意识的基础。其他本质主义者则认为,意识并不等同于某些可复制的、能够让大脑变得有意识的复杂物质,因而不可能在人类大脑之外产生。
⑨第三种观点是,意识作为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是能够神秘地附加到任何东西之上的。“上帝将意识赋予亚当和夏娃”或“先民”的观点属于第三种观点,是唯心论者的观点。神秘论的解释无法被证实,也是不必要去证实的,因为存在能够提供关于简单问题和困难问题的完美、合理、不神秘的解释。
3.第①段中作者所说的“迫害妄想”具体指的是 。(2分) 4.在第③段的方框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2分)
A.即使……还
B.由于……仍
C.虽然……却 D.不仅……也
5.在第④第⑤段画线处填入适当的内容(2分)
a. ; b. 。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查默斯认为只要能够回答困难问题和简单问题就可以产生人工智能。 B.丹尼尔·丹尼特与埃德尔曼的分歧仅仅在于意识的呈现方式是否唯一。 C.埃德尔曼认为一旦把握大脑特殊的物质基础人工智能是可能产生的。 D.其他本质主义者认为只解决简单问题并不意味着就解决了困难问题。
7.如果将本质主义、唯物主义对意识的看法看作是两个“集合”,这两个集合之间存在着交集,交集(阴影)部分的具体内容是 。(3分)
3
本质主义 唯物主义 意识产生于人脑特殊的物质结构 只要具备意识产生的物质条件,就可能产生意识 8.根据文章的意思,如果人类意识要在软件中产生,我们必须做到哪三件事?(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9—13题。(16分)
冷雨热茶 熊德启
①夏夜,一场暴雨扑灭了北京的燥热。我从单位加班出来,末班车早已离去,微博和朋友圈上飞满了路面积水和车辆抛锚的照片,整座城市都像受惊的刺猬一样蜷缩起来。
②谁知,还没等我的指尖碰到手机屏幕,耳里却传来了汽车喇叭的声音。抬头一看,一辆出租车打着双闪缓缓靠近。运气真好!我暗自想着。冲出公交站,副驾驶的车门已经被司机推开了,虽然我以最快的速度坐上车关了门,却还是没躲过暴雨,身上淋透了。
③“嘿!小伙子!咱去哪儿啊?”抬头一看,灰白色寸头,眼睛眯成一弯月牙看着我,满脸热情,就连皱纹也红润饱满。
④“师傅,咱们往东,去姚家园路。”
⑤“哟嗬!巧了!我也准备奔东去,西边儿地势太低,哪儿哪儿都淹着!” ⑥我擦了擦身上的雨水,浑身发冷,正准备找个舒服的姿势蜷一会,等待到站。 ⑦忽然,一个暖水壶递到我眼前,“冷吧?喝口热茶!”
⑧司机师傅左手把着方向盘,眼睛看着前方,右手也不知从哪里掏出个暖水壶在我面前晃悠着,示意我喝一口。此刻,我最需要的,便是一口热茶。连声道谢,赶紧打开喝了一口,一股暖流直达丹田,浑身舒坦,来得恰到好处。
⑨“嘿!怎么样?我这茶可是好茶!”他得意地笑了起来。
⑩我算是爱喝茶的人,逢茶便要品一品,就算品不出好坏也要强行说个一二三四出来,才不至于堕了威风。然而眼前的这一壶茶,我实在是难以做出判断。能喝出来,这是绿茶,但闷泡时间太长,管你什么明前雀舌,还是雨前甘露,早已喝不出来。按平时喝茶的标准,这茶已经泡坏了,香气全无,晦涩难忍。水也未必是好水,透着一股水碱的味道,或许还混着暖水壶主人的口水,我不愿多想。
11但另一方面,我在这一刻喝下的这一口,又犹如天堂的甘露,令我感到极大的幸福。○
我家里也存着不少价格不菲的茶叶,却没有任何一款能带给我这样的感觉。
12“嗯!好茶!舒服!”我把暖水壶还给他,竖起大拇指,一半真心,一半礼貌。 ○
13“哟!看来我泡得还算对路子!实话跟您说,其实这茶是别人给我的,好在哪我也不○
知道,要不您跟我说说?”一听我的评价,司机师傅来了兴致。我没敢接话,赶紧试着岔开话题:“这么大的雨您还出车?”
14话一出口,他脸上的热情好像在一瞬间消退了,右手拍了拍怀里的暖水壶。“明天○
啊,我这辆车,连同我这个人,都要一起退休啦。”眼里闪过一丝暗淡的神色。“所以我今儿就琢磨啊,都最后一天了!这车明儿就报废了,泡水也没什么好怕的,嘿嘿!”
15我问他,“那您干了多少年出租了?”他伸出右手,比了个一,又比了个五。“这○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