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及各类题型 下载本文

知识点7:动态平衡 图解法;解析法

练习7-1:如图所示,绳OA、OB悬挂重物于O点,开始时OA水平.现缓慢 提起A端而O点的位置保持不变,则( ) A.绳OA的张力逐渐减小 B.绳OA的张力逐渐增大

C.绳OA的张力先变大,后变小 D.绳OA的张力先变小,后变大

练习7-2:如图所示,在长直木板上表面右端放有一铁块,现使木板右端由

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α变大),保持左端不动,则木板在转动过程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将( ) A.先减小后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一直增大 D.一直减小 知识点8:力学单位制 (1).基本单位就是根据物理量运算中的实际需要而选定的少数几个物理量单位;根据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确立的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2).在物理力学中,选定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与其它的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力学单位制。其中最常用的基本单位是长度为米(m),质量为千克(kg),时间为秒(s)。知识点1: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练习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火车静止时惯性大

B.战斗机投入战斗时,必须抛掉副油箱,是要减少惯性,保证其运动的灵活性 C.在绕地球运转的宇宙飞船内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因而不存在惯性 D.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大的缘故 知识点2: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练习2:如图所示,物块P与木板Q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木板Q对物块P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 )

A.物块P受到的重力 B.地面对木板Q的弹力 C.物块P对木板Q的压力 D.地球对木板Q的吸引力

知识点3: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

练习3:如图所示,质量为4 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现

用一个F=20 N、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恒力斜向上拉物体。经过3 s,该物体的位移为多少?(g取10 m/s2) 答案:2.61 m

知识点4:超重和失重

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的现象;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就失重。完全失重:具有向下的加速度,且a=g,如: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竖直上抛的物体、做平抛运动的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连接体间弹力为0.

练习4:在升降机内,一人站在磅秤上,发现自己的体重减轻了20%,则他自己的下列判断可能正确的是(g取10 m/s2)( )

A.升降机以8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B.升降机以2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C.升降机以2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D.升降机以8 m/s2的加速度减速下降

- 5 -

F 30°

知识点6:瞬时问题

弹簧、橡皮筋——弹力不能发生突变 绳、细线、杆子——弹力可以发生突变 知识点8:连接体模型——整体法与隔离法

练习8: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的A、B两个物体,A、B间的最大静摩擦

力为μmg,现用水平拉力F拉B,使A、B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拉力F的最大值为( ) A.μm g B.2μmg C.3μmg D.4μmg

知识点9:临界问题

练习9:如图所示,质量m=10 kg的小球挂在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的固定铁杆上,求:

g

(1)斜面和小球以a1=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小球对绳的拉力和对斜面的压力分别为多大?

2

(2)当斜面和小球都以a2=3g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小球对绳的拉力和对斜面的压力分别为多大?

知识点11:传送带问题:

练习11:倾斜的传送带以v=10 m/s的速度顺时针稳定运行,如图3-2-20所示,在传送带的上端

A点轻轻的放上一个小物体,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传送带A点到下端B点的距离为L=16 m,传送带倾角为θ=37°,求物体由A点运动到B点所需的时间是多少?(g=10 m/s2,sin 37°=0.6,cos 37°=0.8) 【解析】 物体放在传送带上后,开始阶段,由于传送带速度大于物体的速度,传送带给物体沿传送带向下的滑动摩擦力Ff,受力如图甲所示.物体由静止开始加速,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 θ+μmgcos θ=ma1 解得a1=10 m/s2

v10

物体加速至与传送带速度相等需要的时间为t1== s=1 s,

a110

1

t1时间内位移 x=a1t2=5 m

21

由于μ<tan θ,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将继续做加速运动,当物体速度大于传送带速度时,传送带给物体沿传送带向上的滑动摩擦力Ff′,此时受力如图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θ-μmgcos θ=ma2

解得a2=2 m/s2

12

设最后一个阶段物体滑至底端所用时间为t2,则L-x=vt2+a2t2

2

解得t2=1 s,t2=-11 s(舍去) 所以物体由A到B的时间t=t1+t2=2 s.

-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