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发电锅炉调试《1》 下载本文

8

ASH过热器控制安全阀 2.4 1.04p=2.496MPa (三)安全阀定压的整定顺序

1、锅炉上的安全阀,应先整定工作安全阀,再整定控制安全阀;先整定汽包安全阀,再整定过热器安全阀的顺序进行。

2、ASH过热器上的安全阀整定,应在AQC锅筒安全阀整定后进行。 3、锅炉省煤器上的安全阀用水压试验的方法进行整定。 (四)安全阀定压方法

1、弹簧式安全阀定压时,应先拆卸提升手把和顶盖。

2、锅炉升压至规定压力,观察安全阀是否动作,如不动作,通知DCS操作人员降压后稍松顶端的螺栓,此时,操作人员远离工作现场;如提前动作,稍紧阀杆,如此反复调整至达到要求压力。安全阀回座压力与启座压力之差为起座压力的4%-7%,一般不超过10%。 3、当弹簧调整到规定的起座和回座压力时,将顶端的螺栓定位并标定。

(五)安全阀定压的注意事项

1、安全阀上应有完好的金属铭牌,没有铭牌的安全阀不得安装使用。铭牌上至少应标明下列各项内容:

(1)全阀型号;(2)造厂名称;(3)产品编号;(4)出厂年月;(5)公称压力(MPa);(6)公称直径和流道直径(mm);(7)开启高度(mm);(8)排放系统。 2、调整安全阀的压力以各就地压力表为准,压力表必须符合定压所需的量程,精度等级不低于0.5级。

3、在安全阀调整之前,电(气)动控制部分必须先通电(气)检查;压缩空气系统必须吹扫干净;电(气)源部分必须可靠。

4、调整完毕的安全阀应作出标志,及时铅封或加锁。在各阶段试运过程中,禁止将安全阀隔绝或楔死。

5、锅炉水位应维持在稍低于正常的水位线,以便必要时向锅内注水,使锅内压力降低。 6、安全阀定压期间,必须设专人监视压力表和水位表,压力数值以靠近定压地点的压力表为准,并应有业主代表现场监督和签认。

7、在工作压力下应进行给水调节阀的特性试验,以便整套试运时投入给水自动调节装置。 8、安全阀定压时,其排汽(水)管必须安装完成并接至安全地点,且截面足够,保证畅通。 9、所有安全阀开启后,若锅内压力上升幅度超过设计压力1.1倍时,必须采取紧急措施降压(此时表明安全阀的排汽<水>面积过小)。

10、操作现场,统一指挥, 保证通道畅通,高压、高温管必须保温结束,严防烫伤事故发生,无关人员要撤离

17

第三部分 锅炉机组的启动

一、启动前的检查与试验

1、检查蒸汽系统、疏水系统、汽包水位计、排污系统、给水系统、减温水系统、炉水取样、加药系统、所有压力表计等。 启动前的准备

?联系电气值班人员,电气设备送电。 ?联系汽机打开蒸汽管道疏水门。

?联系热工人员将仪表及操作装置处于工作状态。 ?联系化水启动除盐水泵,除氧器至高水位。

?化验炉水水质,如水质不合格,按化验意见处理,必要时排掉。如锅内无水或缺水,须向锅炉上水至汽包水位计1/4位置。

?上水过成中,应检查汽包,联箱的孔门及系统管路,阀门,法兰,堵头等是否有漏水现象。当发现漏水时,应停止上水,处理后方可继续上水。

?锅炉上水停止后,水位应不变。若水位有明显变化,应查明原因予以消除。

?如锅炉内有水,经化验水质合格后,将水位调整到汽包水位计1/4位置。如水位不须调整,应验证水位的真实性。

二、启炉

1、接到值长通知后,联系大窑。

2、联系调度,调整风门挡板,保持锅炉负压。

三、升压

1、冷炉启炉至额定压力的时间为2小时,热态起炉可根据情况,时间缩短至1-1.5小时。

18

2、升压中温度压力应平稳上升。开启过热器出口联箱疏水门,对空排气门,使过热器得到足够冷却,严禁关小过热出口器联箱疏水门和对空排汽门赶火升压,以免过热器管壁温度急骤升高。

3、升压过程中应注意监视汽包水位,蒸汽温度,压力等及时调整,保持正常。

4、当汽包压力升至0.1-0.2MPa表压力时,冲洗汽包水位计,并较对水位计指示的正确性。 5、当汽包压力升到0.2-.0.3MPa表压力时,通知热工人员冲洗仪表导管。

6、当汽包压力0.3MPa表压力时应通知检修人员热紧法兰,人孔及手孔等处的螺丝,此时应保持气压稳定。

7、当汽包压力升至0.5MPa时,通知汽机人员进行暖管。

8、当汽包压力升至1.2MPa以上时,应对锅炉机组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停止升压,待处理正常后继续升压。

9、当汽包压力升至0.5MPa--1.0MPa时,可依次关闭所有疏水门,根据压力调整排汽门。 10、根据气温上升情况,适时使用减温器。

11、对锅炉机组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将整个起炉过程中的主要操作,时间及发现的问题记录在交接班记录薄内。

四、锅炉并列

1、在锅炉与蒸汽母管并列或直接向汽机供汽前应对蒸汽管道进行暖管。冷态蒸汽管道的暖管时间一般为不少于2小时,热态蒸汽管道时间一般为0.5-1小时。

2、锅炉蒸汽管道的暖管,一般应随锅炉升压同时进行。在启炉时开启主汽和隔离门门前的疏水,用锅炉的蒸汽加热蒸汽管道,当具备并列条件时,开隔离门与蒸汽母管并列。

3、并列前,应与有关的司炉取得联系,适当调整气温,注意保持汽压,通知汽机注意监视汽温,汽压的变化。

4、锅炉并列应具备下列条件:

19

①、锅炉设备情况正常。

②、蒸汽间压力相差不大于0.05~0.1MPa。

③、蒸汽间温度相差不大于20℃(有混汽器时除外)。 ④、汽包水位为负50mm左右。 ⑤、蒸汽品质合格。

⑥、单元式机组的气压、气温可按汽机要求保持。

⑦、利用锅炉的蒸汽加热管道时,当汽包压力与蒸汽母管压力趋于平衡时,开启隔离门。并列时,应注意保持汽压,汽温及水位,并缓慢增加锅炉蒸发量。在并列过程中,如引起汽机的汽温急骤下降或发生蒸汽管道水冲击时,应立即停止并列,加强疏水,恢复后重并列。并列后,应再次检查对照汽包水位计和各汽压表的指示,注意观察其变化并开始抄表。

⑧在蒸汽温度达到200℃以上。且能保持汽机的正常汽温时,可依次关闭所有疏水门及对空排汽门。根据汽温的上升情况,投入减温器。

⑨锅炉并列后为确保水循环正常,应尽快将蒸发量增加到额定值的50%以上。

并列后,应对锅炉机组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把整个过程中的主要操作及所发现的问题,记录在有关记录薄内。

五、锅炉机组72小时负荷试运

锅炉机组72小时负荷试运要根据生产情况,决定负荷试运的时间,72小时负荷试运的操作,按锅炉操作规程进行。

第四部分 锅炉机组的停运

一、停炉前的准备

1、 应将停炉时间通知汽机、化验及电气值班人员。

20

2、 停炉前对锅炉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将所发现的缺陷记录下来,以便检修时处理。 3、 停炉前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灰。

二、停炉程序

1、与大窑和汽机值班员联系好,让汽机根据锅炉压力降负荷。 2、注意汽包水位,给水泵电流接近空负荷时,调整给水泵再循环门。

3、接到汽机运行人员打闸通知后,适当调整对空排汽门,但注意不能使锅炉急剧冷却,应注意保持汽包水位。

4、给水流量至零,水位不再降低,将汽包水位调整较正常水位稍高一点后停止给水泵。

三、停炉后的冷却

1、停炉后4-6小时内,应紧闭所有孔门和烟道,以免锅炉急剧冷却。 2、4-6小时后,可大开烟道挡板通风冷却,并进行必要的放水和上水。

3、经8-10小时后,锅炉可再放水,上水一次,如需加速冷却时,适当增加放水次数。 4、当压力降至3-5kg/c㎡,或停炉18-24小时后,炉水温度不超过20℃时,可将炉水放净。 5、当压力降至零时,应打开汽包空气门,以使放水工作顺利进行。

6、锅炉需要急剧冷却时,允许在关闭主汽门4-6小时后,增加放水和上水的次数。

7、在锅炉汽压尚未降至零时或电动机电源没切断时,不允许放弃对锅炉机组及辅助设备的监视。 8、停炉后,应将停机冷却过程中的主要操作及所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

四、停炉后的保养

锅炉停炉一个月以下可以用湿法保养,停炉后放出炉水,将内部污垢彻底清除,冲洗干净,重新注入处理好的水全满为止,然后加热到100℃,使水内气体排出炉外,关闭所有阀门,气候寒冷时温度要保持在零度以上,做好防冻措施。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