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奥秘之9 下载本文

教研通讯 总第20期

知识是情感产生的基础,一般地说,知识越丰富,情感也就越深厚。因此在写作中要加强基础,循序渐进,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夯实基础,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向上提升。设置的写作训练要有可以经过努力逾越的难度,使学生在克服困难,逾越障碍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写作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只有训练得当才能产生比简单劳动更多的快乐之情。但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坚决杜绝培养作家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写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 以身作则,以情动情,熏陶学生写作的情感

日常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不可忽视的感染熏陶作用。正因为作文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所以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一种是厌而远之,有畏惧心理;另一种是爱而近之,产生需要心理。此时此刻,教师自身的情感因素就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信心百倍地教学生,学生会满腔热情地学。教师写下水文章,体会其中的甘苦,然后再去指导学生,其说服力和感染力不言而喻。教师的作文写得妙趣横生,情感真挚。学生就会情动而相随,逐步激发写好作文的愿望。教师表现出期待学生逾越障碍的炽热情感,就会激起学生的向上力和驱动力。

作为指导学生写作的老师要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生活,共享快乐。这样才能提高写作情感的感染效能。

四、 鼓励表扬,肯定成绩,激发学生写作情感

布鲁姆实验表明:绝大多数学生是完全有可能学好的。学习是这样,写作当然也是如此!在写作指导中,千万别伤害了学生的积极性。要多鼓励,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要反对一味求高的文学化倾向,千万不要把学生的习作与发表在刊物上的优秀文章等同起来,片面追求立意要深刻、新颖,结构要独特、新奇,文笔要清俊、飘逸,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我们要提倡写随感,让孩子们关注日常生活当中平凡的事,多写应时文章。例如在执教《石榴》时,我让孩子们自己去观察石榴,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只要孩子们的作文符合训练要求,就及时给予表扬。另外,要注意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组织创办文学社,注意交流好作文,奖励好作文,让学生在写作的同时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这样他们的写作激情就会自然而然地被激发,他们也就会越来越喜爱写作。

所以,让学生体验到写作不是一件痛苦的事并不是很难,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写作时的情感培养,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Jiao yan tong xun

27 教研通讯 总第20期

关注教学起点,以“探”导“引”

□墟沟小学 孟 霞

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必须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研究。根据当前的课堂教学情况,笔者认为应该格外关注课堂教学中的起点问题,何谓教学起点?有人认为,我们一节课的教学从哪儿进入,在什么问题上生发,便是教学起点。笔者认为,关注教学起点,还应该关注课堂教学每一阶段的起点,达到以“探”导“引”的目的。

这里的“探”为探底,“引”为引导。教师根据探底的情况来确定创设情境的方式、提出问题的角度和引导学生探索的方向。这既符合“迁移”原理,也符合顺着学生学路导的“自如化”教学要求。

一、关注准备阶段的教学起点。

依据数学知识的脉络,运用准备题、了解性提问等方法创设一定的情境,了解学生与新知相关的知识基础、探究同类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技能状况等,检验教师前期对学生就上述问题的预测准确度,以提供下一步引导的方式、提出问题的角度及措词作出较为合理的决策,利于教师创设既适合于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又新颖独特的问题情境。

3例如,教学“分数与整数相乘”时,在导入部分,为了设疑激趣,我首先板书×

103,问:“这道算式你们以前学过吗?”本以为学生都会回答:“没学过!”(因为学生确实没学过!)没想到大部分学生都不假思索的回答:“学过!”只有少数七、八个孩子说没学过,我只好改变原来的预设这样问:没学过的请猜猜他的得数!

生1:

9。 30

Jiao yan tong xun

28 教研通讯 总第20期

生2:

9。 10师:那么到底哪一个得数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明明是没学过的新内容,为什么学生说学过了?我猜测(因为没有调查学生)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1)思维定势造成。受过将近六年小学教育的六年级的孩子,已经习惯于用肯定的语气回答教师提出的类似问题。(2)问题简单使然。虽然学生没学过

39×3,但大部分学生能猜出它的得数是,所以学生就认为学过。 1010因为有了第一节课的教训,把握了学生的认识起点,在另一个班上这一节课时,我改为这样问:“这是一道我们没有学过的算式,你能猜出它的得数吗?”让学生的回答走到我预设的轨道上来。

二、关注自主探索阶段的教学起点

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对所探究问题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观察操作方法上的障碍,出现阻塞或偏离探究方向的现象。教师通过信息反馈方式进行探底,了解学生的探究进程,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引导,为学生的继续探索提供可靠的方案,利于教师的“有的放矢”。

如“认识周长”,教材安排了测量树叶的周长,考虑到这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难度太大,改为测量学生熟悉的胶带纸的一圈的长度,学生顺利达到了教学目标,还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极大的空间:可以用直尺直接测量,可以借助细线间接量,可以直接撕下一圈胶带纸测量??学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演绎了过程的精彩。

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出示一组数“21、42、33、54、45、36、27、48、39、60”,试探性让学生计算、观察,自主探索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从反馈中发现,由于受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思维惯性的影响,学生往往从个位上去寻找规律。教师及时调控探索方案,引导学生运用小棒直观操作,探索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

三、关注内化巩固阶段的教学起点

Jiao yan tong xun

29 教研通讯 总第20期

课堂练习具有反馈功能、内化功能和形成技能功能。反馈功能为教师在该阶段的探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尝试或模仿练习后,教师利用反馈的情况,了解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后对新知识的理解的程度、思维动态和技能的状况,为教师设计后一层训练,引导学生扫除障碍实现知识建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教学“商中间有零的除法时”,从基本训练反馈的情况中发现,学生对商中的“0”的两种含义比较模糊,让学生计算“8012÷4”后提问:“商中百位上写0的依据是什么?商中十位上写0的依据又是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商0的不同含义。

学完长方体的表面积和容积后,发现学生对表面积和容积的概念掌握得不够扎实,不够清晰。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这两个概念,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一个长方体油箱,长5分米,宽3分米,高4分米。(1)做这个油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2)如果每升汽油重0.78千克,这个油箱可以装多少千克汽油?由于部分学生对表面积和容积的概念混淆不清,解决第(2)个问题时常常出现用第(1)题的结果直接乘0.78的错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表面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

四、关注发展延伸阶段的教学起点

在学生取得探索成功,并初步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后,此时将会产生新的思维冲突,通过教师的进一步试探,了解学生在新的起点上可能会引发何种新的思维趋向,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矛盾的冲突,提出尚待进一步去发现、探索的新问题。

二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课,有这样一题:把下面每个图形都分成三角形,最少能分成几个?(这三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在引导学生顺利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图形的边数及分成的三角形个数,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在学生初步获得结论后,再上学生动手操作验证七边形、八边形甚至更多边形的边数与分成的三角形个数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对此类问题的理性认识。◆

Jiao yan tong xun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