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管理期末试卷1及答案 下载本文

试卷一答案: 一、单选题: 1. B 2. B 3. A 4. C 5. C

二、多选题: 1. ABC 2. BD 3. AD 4. BC 5. ABCD

三、填空题:

1.对立关系,合作关系(或伙伴关系) 2.招标文件 投标文件 3.通讯设施 4.小,低

5.公开招标 邀请招标 议标

四、判断题: 1. 错 2. 对 3. 错 4. 对 5. 对 6. 对 7. 对 8. 错 9. 对 10.

五、论述题

4. 为什么说采购过程是商流过程和物流过程的统一?

采购的基本作用,就是将资源从资源市场的供应者手中转移到用户手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是要实现将资源的所有权从供应者手中转移到用户手中,二是要实现将资源的物质实体从供应者手中转移到用户手中。

5

前者是个商流过程,它主要通过商品交易、等价交换来实现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后者是个物流过程,它主要通过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手段来实现商品空间位置和时间位置的转移来使商品实实在在地到达用户手中。

采购过程实际上是这两个方面的完整结合,缺一不可。只有这两个方面都完全实现了,采购过程才算完成了。因此,采购过程实际是商流过程与物流过程的统一。 5. 你认为降低企业采购成本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一是优化整体供应商结构及供应配套体系,这包括通过供应商场调研等寻找更好的新供应商、通过市场竞争招标采购、与其它单位合作实行集中采购、减少现有原材料及零部件的规格品种进行大量采购、与供应商建立伙伴型合作关系取得优惠价格等。

二是通过对现有供应商的改进提高来降低采购成本,如改进供应商的交货实施即时供应、改进供应商的质量降低供应商的不合格质量成本、组织供应商参与本企业的产品开发及工艺开发降低产品与工艺成本、与供应商实行专项共同改进项目以节省费用,如采用周转包装材料降低包装费用、采用专用运输工器具缩短装卸运输时间和成本、采用电子邮件传递文件信息减少行政费用并提高工作效率等等。

三是通过运用采购技巧和战术,其中最常用的是灵活运用采购谈判技巧,辅助价格谈判的一个基本工具就是成本结构分析,另一个工具就是了解供应商的“学习曲线”再一个就是利用折扣优势。

3.试述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实施的JIT采购与传统采购模式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1) 对供应商数量的选择不同

传统的采购模式通常采用多头采购,供应商的数目较多,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是通过价格竞争而选择供应商的短期合作关系;即时制采购采用的是较少的供应商,甚至只选择一个供应商,且与供应商的关系是长期合作关系。

(2) 对交货即时性的要求不同

即时制采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要求即时交货。能否即时交货是用户评价供应商的一个重要条件。交货即时取决于供应商的生产与运输条件。。

(3) 对供应商进行选择的标准不同

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供应商是通过价格竞争而选择的,供应商与用户的关系是短期的合作关系,当发现供应商不合适时,可以通过市场竞标的方式重新选择供应商。但在JIT采购模式中,由于供应商和用户是长期的合作关系,供应商的合作能力将影响企业的长期经济利益,因此,对供应商的要求就比较高。

(4) 对信息交流的需求不同

即时制采购要求供应与需求双方信息高度共享,保证供应与需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由于双方的战略合作关系,企业在生产计划、库存、质量等各方面的信息都可以即时进行交流,以便出现问题时能够即时处理。

(5) 制定采购批量的策略不同

6

小批量采购是即时制采购的一个基本特征。即时制采购和传统的采购模式的一个重要不同之处在于,即时制生产需要减少生产批量,因此采购的物资也应采用小批量办法。小批量采购是JIT采购的一个基本特征。

(6) 对送货和包装的不同要求

由于JIT采购消除了原材料和外购件的缓冲库存,供应商交货的失误和送货的延迟必将导致企业生产线的停工待料。因此,可靠的送货是实施JIT采购的前提条件。

六、案例分析题:

答题要点: (1)质量指标

来料批次合格率=合格来料批次/来料总批次×100% 来料抽检缺陷率=抽检缺陷总数/抽检样品总数× 100% 来料在线报废率=来料总报废数/来料总数× 100%

来料免检率=来料免检的种类数/该供应商供应的产品总种类数× 100% (2)供应指标

准时交货率=按时按量交货的实际批次/订单确认的交货总批次× 100% 交货周期:自订单开出之日到收货之时的长度(天)

订单变化接受率=订单增加或减少的交货数量/订单原订的交货数量× 100% (3)价格指标

价格水平:同本公司所掌握的市场行情比较; 报价是否及时、报价单是否客观、具体、透明; 降低成本的态度及行动; 分享降价成本; 付款条件。 (4)服务指标

反应表现:对订单、交货、质量投诉等的反应

沟通手段:是否有合适的人员与本公司沟通,沟通手段是 符合要求。 合作态度:是否将本公司看成是重要客户;

共同改进:是否积极参与本公司相关的质量、供应、成本等改进项目或活动。 售后服务等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