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叶长出之后,干重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解析】 (1)脂肪是生物体良好的储能物质。(2)观察种子中的脂肪微粒需借助显微镜。(3)催化脂肪水解的酶是脂肪酶。(4)脂肪与糖类相比,氧的含量少,所以脂肪在转变为蔗糖的过程中需要补充较多的氧元素,故油料种子在萌发初期干重会先增加。
【答案】 (1)储能 多 (2)显微镜 橘黄色
(3)脂肪酶 协调配合(分工合作)
(4)早期由于大量脂肪转变为蔗糖,蔗糖的氧元素含量高于脂肪,导致干重增加;之后由于大量蔗糖用于细胞呼吸等异化作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代谢废物,导致干重减少 增加 真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
1.糖类和脂质的比较
比较项目 元素组成 种类 糖类 C、H、O 单糖、二糖、多糖 淀粉:叶绿体 合成部位 区别 纤维素:高尔基体 糖原:主要是肝脏、肌肉 ①主要的能源物质 ①生物体的储能物质,如脂肪 主要是内质网 脂质 C、H、O(N、P) 脂肪、磷脂、固醇 ②构成细胞结构,如糖蛋白、②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如生理作用 纤维素 磷脂 ③核酸的组成成分,如核糖、③调节新陈代谢和生殖,如性脱氧核糖 联系 2.生物的能源物质 (1)能源物质及供能顺序:糖类—脂肪—蛋白质 (2)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3)直接能源物质:ATP
(4)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 (5)主要储能物质:脂肪
视角 糖类、脂质的种类、功能
3.如图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示意图,它们的共同点是 ( )
糖类激素 脂肪
A.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 B.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C.基本组成单位都是五碳糖 D.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六碳糖 【答案】 D
重点3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染色,再滴加吡罗红染液
B.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接着用染色剂染色 C.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浅的区域
D.先用低倍镜找到较清晰的细胞,然后换用高倍镜观察
【解析】 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应混合使用,且要现用现配,其中甲基绿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A错误;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要用蒸馏水缓水流冲洗10 s,冲去多余的盐酸后,再用吸水纸吸去载玻片上的水分,才可用染色剂染色,否则影响染色效果,B错误;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便于观察绿色和红色在细胞中的分布,C正确;用低倍镜找到清晰的细胞后,应将其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用高倍镜继续观察,D错误。
【答案】 C (1)染色
DNA+甲基绿→绿色 RNA+吡罗红→红色 (2)水解
冲洗涂片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10 s
实验结果及结论
现象 绿色明显集中且接近细胞中央 绿色周围的红色范围较广
实验中如发现染色较浅不易观察,可能的原因: (1)水解不充分,染液不易进入细胞; (2)冲洗不彻底,残留的盐酸影响染色; (3)染液配制不好,要现用现配。
1.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结论 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 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 ( )
A.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分别加入甲基绿和吡罗红 B.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C.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不含RNA D.盐酸有利于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开,不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答案】 B
2.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实验 ① ② ③ ④ 观察对象 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和RNA分布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染色剂 实验结果 苏丹Ⅲ 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吡罗红 细胞内染成绿色的面积显著甲基绿 大于染成红色的面积 健那绿 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龙胆紫 间期细胞不着色,分裂期细胞染色体着色 (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______(实验序号)。 (2)实验②和实验④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其中,实验②用盐酸可改变________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实验④用盐酸与酒精混合,对材料进行解离。在两个实验操作中,都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________。
(3)健那绿使线粒体着色与线粒体内膜的酶系统有关。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阶段反应,该反应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③ (2)细胞膜 时间 (3)三 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当堂验收| 提升高考考能
1.(2013·广东高考)有关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合成 B.葡萄糖遇碘变为蓝色 C.纤维素由葡萄糖组成 D.胰岛素促进糖原分解
【解析】 结合光合作用、还原糖的鉴定、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以及胰岛素的作用等知识,逐项进行判断。葡萄糖是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合成的,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A项错误;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而葡萄糖为还原糖,应用斐林试剂检测,B项错误;纤维素为多糖,其基本组成单位为葡萄糖,C项正确;胰岛素能通过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转化为脂肪等途径降低血糖浓度,D项错误。
【答案】 C
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