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 RTK测量技术在输电工程中的应用 - 图文 下载本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GPS RTK测量技术在输电工程中的应用

作者:马卫轩 刘晨清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36期

随着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GPS RTK(实时动态差分法)测量技术广泛地应用在各类工程之中,其测量范围广的技术特点特别适合于公路工程和输电工程等长距离、大跨度的工程。本文主要论述了GPS RTK在输电工程的应用。

GPS RTK测量系统如下图所示,包括一台基准站和若干移动站。GPS主机接收可卫星信号,有些还有内置电台。测量时基准站和移动站的主机分别接收卫星信号,基准站与电台发射器连接架设在一起,基准站与移动站之间通过电台信号进行数据交换,从而解算移动站的坐标。工作原理如下所示:

卫星信号基准站=================== GPS RTK测量系统

输电工程对于不同的工序误差要求也不相同:对铁塔根开的误差要求一般为5mm,而铁塔中心桩位置的允许偏差一般为顺线路方向1%档距(一般在1米以上),垂直线路方向10cm。目前国内的一线GPS RTK产品的测量精度可控制在3cm以内,满足输电工程地形测量和中心桩放样的误差要求,使用起来比全站仪要快捷简便许多。 GPS RTK测量技术主要用于输电工程的以下三个方面: 1.控制网制作

如果将基准站架设在已知点,主机距已知点的高差不便测量,因此目前GPS RTK测量多采用未知点架设基准站,即在任一点架设基准站,然后在移动站手簿中通过两个已知点求四参数,即完成校正,校正后在另一已知点确认校正无误。校正后的基准站和移动站构成的系统可以测量任一点的坐标,移动站到达测点时即可在手簿中储存坐标。在使用四参数的情况下,每次校正后移动站的有效工作半径一般不超过5公里,并且距离越远精度越低。因此在制作控制网时,就需要沿线路走向每5至10公里线路两侧各制作1个控制点。另外,每次重启基准站,整个系统均需进行校正,重启移动站则无影响。.

对于工程范围较小的工程,在控制网制作好后的首次测量前,需要通过两个以上的已知点来求解四参数,以 “工程之星”软件为例,参数会保存在手簿的软件中,以后每次测量前仅需进行单点校正。四参数的有效半径20至30平方公里。对于距离较长的输电工程,不同的测区四参数也不相同,需划分测区记录各自的四参数,以后测量时对应的使用各自测区的四参数,在每个测区只需进行单点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