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开天窗式 插板式 双输送机 单输送机 93.一轮放完 两轮放完 停止放煤 放煤口 94.下层采高 顶煤高度
95.煤层赋存条件 机械装备情况 采空区处理能力 通风能力 96.150~200 120~150 80~150 200~300 97.煤层所受压力的大小 煤柱本身的强度
98.工作面未采出的顶煤及底煤 在底板上丢弃的浮煤 运输过程中的泼洒损失 99.75% 80% 85% 100.93% 95% 97%
101.基建投资费用 生产经营费用 102.600mm 900mm 103.曲线 道岔 竖曲线
104.直线线路联接 曲线线路联接 道岔与曲线线路联接 道岔间的线路联接 105.装煤车场 辅助提升车场 绕道 106.立式 卧式 斜式
107.斜面线路 储车线线路 坚曲线线路 108.甩车场 平车场 转盘车场 109.采区煤仓 采区绞车房 采区变电所 110.30 20 短而粗
第三部分 选 择 题
1.D 2.B 3.B 4.C 5.C 6.D 7.A
9
8.D 9.D 10.D 11.C 12.A 13.C 14.A 15.C
16.D 17.B 18.B 19.C 20.A 21.D 22.D 23.A 24.B 25.C 26.B 27.B 28.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第四部分 1029.A、C 30.B 31.A 32.B 33.B 34.A 35.A 36.B 37.A 38.A 39.D 40.C
判 断 题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第五部分 简 答 题
1.答:(1)合理确定矿井生产能力、井田范围; (2)进行井田内的再划分;
(3)确定井田开拓方式、井筒数目及位置; (4)选择主要运输大巷及车底车场的型式; (5)确定井筒延深方式及井田开采顺序等。
2.答:这种开拓方式用斜井作为主井,并安装胶带输送机运煤,不但为实现井下连续运输,减少运输环节创造了条件,而且适应了特大型矿井运输量大的要求;立井作副井不但有利于解决特大型矿井辅助提升困难的问题,而且又发挥了立井通风断面大、阻力小、便于矿井通风的优点,因此,国内外一些特大型矿井广泛采用这种开拓方式。
3.答:影响井低车场型式选择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有: (1)矿井生产能力。 (2)矿井开拓方式。
(3)主要运输大巷的运输方式。 (4)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布置方式。
11
(5)矿井瓦斯等级的影响。 4.答:(1)运输方面:
上山开采:向下运煤、运输能力大、运费低;但是,存在折反运输;
下山开采:向上运煤、运输能力低、运费高,倾角大时,运输不方便;但无折反运输、运距短; (2)巷道掘进:
上山开采:向上掘进,施工方便,装、运容易,排水简单,施工速度快; 下山开采:工艺复杂、施工速度慢、效率低、费用高,坡度大或涌水大时更困难; (3)排水方面:
上山开采:采区内的涌水可自流至大巷,不需水泵房和水仓,排水系统简单; 下山开采:需掘水仓和水泵房,增加排水设备,系统复杂; (4)通风方面:
上山开采:风流向上流动,风距短、漏风少;
下山开采:风流在两条下山内流向相反,风路长、阻力大、漏风多、管理复杂,瓦斯大时更困难; (5)井田开拓布置:当井田内阶段垂高一定、采用上、下山开采时,水平数目少、开拓工程量和基建投资省;只采用上山开采时水平数目多,矿井延深频繁,开拓工程量大、基建投资大。
下山开采的应用条件:
(1) 煤层倾角小于16O、涌水小于50m3/h、低瓦斯矿井; (2) 煤层底板有富含水层、井筒延深有困难时;
(3) 深部勘探不清、受地质构造影响、储量有限等不宜设开采水平时; (4) 倾角不大、多水平开拓的矿井,延深后受提升能力限制时; (5) 水平接替紧张时,也可考虑用下山开采。
5.答:(1)开采水平上山部分或下山部分斜长过大,可利用辅助水平将其分作两部分开采; (2)井田形状不规则或煤层倾角变化大,开采水平范围内局部地段斜长过大,在该处设置一个用于局部开拓的辅助水平;
(3)近水平煤层分组开采时,主水平设在上煤组(或下煤组),相应地在下煤组(或上煤组)设置辅助水平,利用暗井(或溜井)与主水平相联接。
6.答:
采区前进式:初期工程量和基建投资少,建井期短;若大巷在底板岩石中布置、维护条件好,则采区
采完后易封闭,对通风、防火无大的影响。
区内后退式:区段平巷两侧为实体煤,维护条件好、漏风少,采掘不干拢,可进一步探明煤层及地质
变化。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