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面试课件 下载本文

多名应聘者面临的是少量的题目,要在有限的时间和范围内将自身水平得以最大的发挥。 3.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题目类型

无领导小组讨论常的题目通常有五种类型: 资源分配类

资源分配是在面试中最常见的一类题目。

典型的题目是:企业有七名优秀员工,主管要从中选出三名送到国外进修,而七名员工的水平差不多,“僧多粥少”的问题便凸现出来。在设计这类问题时,一定不要将评估标准等分化,而是要制造矛盾,才能达到筛选的目的。

多项选择类

这类题目要求应聘者从多个选项中做出选择,选项有难有易,有的题目还要求应聘者做完选择后进行排序。这类题目通常能引起应聘者的充分争论。

例如,某地公务员的选拔考试中的道多项选择类题目:奥运火炬要到沈阳市传递,需要从九个城市中选出六个,原则是体现沈阳市在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要对选出来的进行排序,即设计出火炬传递的路线。

左右为难类

在这类题目中,出题者设定的两个选项都似是而非,需要应聘者做出艰难的抉择。 常见的题目有:“你认为应该重点发展民营经济还是国营经济?”“你认为应该重点保护环境还是着力发展经济?”。应聘者通常难以快速地形成一致性的答案。

操作演练类

真正的操作演练类题目,并不是基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道具。在这类题目中,考官通常利用一些简单的沙盘模拟,观察众多应聘者的行为反应,达到考察目的。

【案例】

无领导小组中的沙盘演练

在一次面试中,主考官将应聘者领入了一间十平米大的房间,房间中间有一个两米见方的沙盘,沙盘当中有一个小岛,旁边摆着一些道具和材料。

题目要求是:根据预算对小岛进行规划,包括其商务区、居住区、休闲区。考官在讲完规则后离开了房间,只剩下几位应聘者开始研究。所有的人都趴在沙盘边上利用纸、计算器、尺子画和写。具体可以概括为四种类型:

第一类人站出来组织道:“老李,你是学财务的吧?那你就做预算吧;老王,你是学采购的吧?那你就负责这块儿;老张,你是办公室的吧?那你……”这类人的特点很明显,即不是自己而是组织别人去完成任务,显示出其先天的领导潜质。

第二类人独自不停地写、算、画,这类人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适合做技术研发类的工作。

第三类人几经起稿后,发现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画出来的是什么,于是开始虚心地向老张、老弟等学习。

第四类人则在一旁对别人的做法指指点点:“你看张三怎么做的……你这么做不对……”,这类人擅于给别人立标杆,在某种程度上适合做人力资源工作。

如此,不同性格的人适合做不同类型的工作。操作演练类题目的目的就在于发掘应聘者的性格特点。操作演练类题目,做大的特点就在于是有道具支持的,相对来说,情景要更逼真一些。

开放讨论类

这类题目最容易设计,但风险也最高。题目主要要求应聘者围绕着社会上的热点或者难点问题展开讨论。

常见的题目有:“如何治理当地的交通拥堵问题?”等。 4.无领导小组讨论流程 小组讨论要严格地遵守标准化的流程,一般而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确定评价标准

确定评价标准是小组讨论的第一步,由考官进行确定,内容包括评价的每个指标和指标的每个剖面。

选择题目

考官需要根据应聘者要应聘岗位的不同性质、应聘者的年龄、资历等特征,选择适合他们的题目类型

对应聘者进行分组

在分组时,考官要根据应聘者的年龄、性别、资历等特征,辨清哪些可以分在一起,哪些不能分在一起。

【案例】

小组分组中的忌讳

有一所学校在MBA入学考试时采用了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但效果时好时差,于是校领导向一位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师请教。

培训师前去观看,发现在第一个人发言后,第二个人表示肯定,并补充两点,第三个人随之肯定了前两个人的观点,并对方案进行了进一步完善,第四个人则说:“前面三位讨论的都很好,我看可以形成最终决议了,各位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讨论结束后,培训师经了解,得知四个人来自同一企业,第一个人是总监,第二个是副总,第三个是总经理,最后一个是董事长。

从这个案例可以反应出一个问题:在无领导小组讨论当中,不能把同一企业内部过于熟悉的人放在一组,有直接上下级关系的不要放在一组,有利害关系的也不要放在一组。

对外招聘时要注意的是:年龄悬殊比较大的不要放在一组,同时要注意合理的性别搭配。 宣读指导语

宣读指导语即讲规则,内容主要是对应聘者在时间上的要求、应聘者要完成哪些任务、有哪些注意事项等。

个人发言

在大家看完题目后,由每个人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一阶段的目的是让每个人了解其他人的观点,是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能够促进集体发言阶段效率的提高。

集体发言

这一阶段是小组讨论中的主体内容。应聘者70%~80%的信息是在这一阶段被考官考察到的。

讨论反馈

讨论反馈阶段是小组讨论的最后一个阶段。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但却很难得知正确与否。此时考官要进行必要的反馈,说明测试的目的,对大家的表现进行评价。需要注意的是,评论时不要点到个人,而是就整个群体的特点来进行反馈。

5.无领导小组讨论注意事项 由于参与人数多,在小组讨论中出现问题不可避免。只要对一些事项予以特别注意,就能促进整个流程的顺利进行。

一般而言,在讨论中需要注意相关问题:

宣读指导语阶段。在指导语当中有四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说明应聘者的角色。有人认为,无领导小组讨论是没有角色的,恰恰相反,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角色,只不过大家的角色都一样。

考官经常为应聘者设计多种角色。例如,企业决策委员会的委员,或者即将失事的飞机上的乘客。相应地,在讨论的过程中会直接影响到讨论结果的一种情况,是应聘者不能进入角色,无法进入假设的情景当中,这将直接影响其之后的表现。

考官在读完指导语之后一定要告诉应聘者是有角色的,但不要告诉其具体是什么角色,而是让他们自己去领悟,这实际上是一个强化角色的过程。

其次,说明小组讨论任务的范畴。小组讨论的任务有两个:个人发言和集体讨论,不能将二者混淆。

再次,明确时间要求。包括小组答题的时间、个人发言的时间、集体讨论的时间等,顺序及时间限制要具体明确。

最后,要说明规则。小组讨论最重要的规则是,在每个人都充分地发言,参与讨论后,最终要达成一致性意见。考官还需要提前说明,讨论过程中的所有事项都由小组成员自行决定,与考官无关。

个人发言阶段。此阶段有助于加快讨论的进程,使应聘者相互了解对方的观点,是一个求同显异的过程。在大家看完题目之后,考官需要提示大家开始个人发言。如果出现较长时间的沉默,考官可以再一次催促。

在这个阶段,考官要记录应聘者的发言情况,并对其相关的素质指标进行评价。

集体讨论阶段。在集体讨论阶段可能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比如,小组讨论的重点是过程而非结果。如果应聘者快速达成了一致性意见,那对考官来说是种灾难,因为他们想考察的东西全然没有看到。

应对此种情况的办法有两种:第一种办法比较稳妥,是在面试之前准备两套题目,第一个题目讨论失败时马上补充;第二种比较冒险,是考官在讨论的过程中进行干预。

【案例】

冒险的干预

中国移动工程局在某次招聘采用了小组讨论方法时遭遇了突发状况:一位应聘者能力很强,带领团队在不到15分钟的时间内达成了一致性意见,以至于很多应聘者没来得及表现。考官察觉到了局势的危险,决定实施过程干预。

他说道:“对不起,我给各位提一个善意的建议,你们讨论的方向似乎已经出现了问题,尤其是带领大家讨论的同志,注意不要由于你个人观点上的偏颇把团队带到错误的方向。”

这种说法既有所指,又似乎无所指。此时,反对者通常会出来掌控局面,之前的带头者则予以反击。讨论的过程得以延长,考官的考察目的也达到了。

当然,这种方法也可能出现失误。带领团队的应聘者在听完主考官的话后,马上说道:“不要听考官的!刚才他说了,讨论过程中的所有事项由我们自行决定,与考官无关。”此时,考官的目的依然无法实现。

因此,在小组讨论的整个过程中,从指导语到实施的各个环节都有陷阱,考官必须进行细致而精心的设计。

推荐代表汇报环节。是否需要安排推荐代表汇报,完全取决于考官。考官的评价效率很高,已经做了很细致的观察记录和评价,就可以宣布讨论结束。考官效率较低,尚未实现考察目的,可以通过这个环节延长应聘者在场上停留的时间。

6.对考官评价的要求 考官可分为两类:主考官和一般考官。主考官的主要工作是宣读指导语、控制时间、组织考官评价及处理突发事件;一般考官主要做观察记录、评价以及讨论。

当众多考官对同一应聘者的评价不能够形成一致性意见时,并不是依据考官的地位高低决定,而是依据大家的相互举证,举证的依据即考官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的行为观察记录。

在小组讨论的评分方法中,最不推荐的是去除最高分、最低分后,取平均分的方法。因为最高或最低的分数往往表示考官之间的冲突意见,正确的做法应该由大家进行讨论,如果简单地将其去除,可能导致结果偏离客观实际。

一般而言,比较常用的评分法有三种: 加权平均法

采取这种评分法,需要首先对考官的专业化水平进行测试。考官的专业化水平越高,给出的分数所占的权重就应该越高;反之,考官的专业化水平越低,给出的分数所占的权重就应较低。

讨论评分法

考官在小组讨论结束之后再组织一轮讨论,对每个应聘者的每个指标,在等级上的划分达成一致后,再各自打分。

标杆评分法

这种评分法适用于考官相对稀缺的情况。当只有一个考官的专业水平较高时,其他考官以他的打分为标杆展开讨论,各自打分。

只有选取了正确的评分方法,才能实现对应聘者的最大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