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影响氢气生成的是( ) A.KHSO4
B.CH3COONa
+
2+
C.CuSO4 D.Na2CO3
【分析】反应的实质为Zn+2H═Zn+H2↑,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则减小氢离子的浓度但不能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即可,注意Zn过量,以此解答。
【解答】解:A.加入KHSO4溶液,溶液中氢离子总量增多,故氢气生成量增多,故A错误; B.加入CH3COONa溶液,溶液被稀释,且醋酸根与溶液中氢离子结合为醋酸分子,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降低,且提供的氢离子总量不变,故能减慢反应速率且又不影响氢气生成量,故B正确; C.Zn可以置换出Cu,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故C错误;
D.加入Na2CO3溶液,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则溶液中氢离子总量减小,故氢气生成量也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需注意生成氢气的量不变,注意C选项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明确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7.(3分)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
A.分离甲醇与 氯化钠溶液
B.加热NaHCO3
固体
C.制取并观察 Fe(OH)2的生成
D.记录滴定终点 读数为12.20mL
A.A
B.B
C.C
D.D
【分析】A.甲醇易溶于水; B.加热固体,应避免试管炸裂;
C.植物油起到隔绝空气作用,可生成氢氧化亚铁; D.滴定管0刻度在上。
【解答】解:A.甲醇与水互溶,不分层,则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A错误; B.加热固体,试管口应略朝下倾斜,以避免试管炸裂,故B错误;
C.植物油起到隔绝空气作用,氢氧化钠与硫酸亚铁反应,可生成氢氧化亚铁,故C正确;
页
13第
D.滴定管刻度从上到下增大,则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1.80mL,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基本实验操作、物质的分离、制备以及仪器的使用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及基本操作规范性是解本题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8.(3分)关于下列转化过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Fe3O4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2、+3 B.过程Ⅰ中每消耗58 g Fe3O4转移1 mol电子 C.过程Ⅱ的化学方程式为3FeO+H2OD.该过程总反应为2H2O═O2↑+2H2↑
【分析】A.Fe3O4的化学式可以改写为Fe2O3?FeO;
B.过程Ⅰ:2Fe3O4(s)═6FeO(s)+O2(g)当有2molFe3O4分解时,氧元素由﹣2价变为0价,反应转移4mol电子;
C.过程Ⅱ的化学方程式为3FeO+H2O
Fe3O4+H2↑; Fe3O4+H2↑
D.过程Ⅰ:2Fe3O4(s)═6FeO(s)+O2(g)过程II:3FeO(s)+H2O(l)═H2(g)+Fe3O4(s)。 【解答】解:A.Fe3O4的化学式可以改写为Fe2O3?FeO,则Fe3O4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2、+3,故A正确; B.过程Ⅰ:2Fe3O4(s)═6FeO(s)+O2(g)当有2molFe3O4分解时,生成1mol氧气,而58 g Fe3O4的物质的量为0.25mol,故生成0.125mol氧气,而氧元素由﹣2价变为0价,故转移0.5mol电子,故B错误;
C.过程Ⅱ中FeO与水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FeO+H2OC正确;
D.过程Ⅰ:2Fe3O4(s)═6FeO(s)+O2(g)过程II:3FeO(s)+H2O(l)═H2(g)+Fe3O4(s)。则该过程总反应为2H2O═O2↑+2H2↑,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主要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的计算、识图能力的培养等,题目难度适中,学会从图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页
14第
Fe3O4+H2↑,故
9.(3分)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大小:M<Z 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Z>Y C.X与Z形成的化合物具有较高熔沸点 D.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强
【分析】由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M、X位于第三周期、Y、Z位于第二周期,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可知M为Al、X为Si、Y为N、Z为O,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由上述分析可知,M为Al、X为Si、Y为N、Z为O,
A.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简单离子半径大小:M<Z,故A正确; B.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则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Z>Y,故B正确; C.X与Z形成的化合物为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具有较高熔沸点,故C正确;
D.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则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弱,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性质、元素周期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0.(3分)关于C9 H12的某种异构体A.一氯代物有5 种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 C.能发生加成、氧化、取代反应
D.1 mol该物质最多能和3 mol H2发生反应 【分析】A.苯环上有3种氢,侧链上有2种氢; B.次甲基中碳原子连接的原子或基团形成四面体结构;
C.含有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与取代反应,可以燃烧,侧链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D.苯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解答】解:A.苯环上有3种氢,侧链上有2种氢,其一氯代物有5 种,故A正确;
B.次甲基中碳原子连接的原子或基团形成四面体结构,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故B错误;
页
15第
C.含有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与取代反应,可以燃烧,侧链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C正确;
D.苯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 mol该物质最多能和3 mol H2发生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涉及苯的同系物,熟练掌握苯及其同系物的性质,注意苯同系物含有1个苯环、侧链为烷基。
11.(3分)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pH试纸测量Ca(ClO)2溶液的pH
B.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通过NaOH溶液,制取并纯化氢气
C.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四氯化碳,振荡、静置,溶液下层呈橙红色,说明Br还原性强于Cl
﹣
﹣
D.称取K2SO4固体0.174 g,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可配制浓度为0.010 mol/L
的K2SO4溶液
【分析】A.Ca(ClO)2溶液具有漂白性; B.NaOH可吸收挥发的HCl,氢气中混有水蒸气; C.氯气与NaBr反应生成溴; D.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
【解答】解:A.Ca(ClO)2溶液具有漂白性,可使pH试纸褪色,应选pH计测定,故A错误; B.NaOH可吸收挥发的HCl,氢气中混有水蒸气,还需浓硫酸干燥纯化氢气,故B错误; C.由操作和现象可知,氯气与NaBr反应生成溴,则Br还原性强于Cl,故C正确; D.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应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pH测定、混合物分离提纯、溶液配制、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12.(3分)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2.在钠碱循环中,吸收液为Na2SO3溶液,当吸收液的pH降为6左右时,可采用三室膜电解技术使其再生,图为再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页 16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