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习题 下载本文

第1章 绪论

1、按照分析方法的测定原理,分析化学可分为 化学分析 和

仪器分析 。

2、化学分析是一种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其中化学定量分析又可分为重量分析 和 滴定分析 。 3、试样用量为0.1 ~ 10 mg的分析称为( C ) A、常量分析 B、半微量分析 C、微量分析 D、痕量分析

第2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1. 定量分析工作中,对测定结果的误差的要求是( D ) A误差越小越好 B 对误差没有要求 C 误差等于零

D误差应处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2. 定量分析中,( 系统 )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偶然)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3. 以下情况产生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 ) A、 指示剂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 B、 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估测不准 C、 称样时砝码数值记错 D、 称量过程中天平零点稍有变动 4. 什么是系统误差? 主要来源有那些?

5. 准确度表示测定结果与(真实值) 之间的差异,精密度表

- 1 -

示 数据分散程度 之间的差异。 6.下列各项定义中不正确的是( D ) A.绝对误差是测定值和真值之差

B.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率 C.绝对偏差是指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 D.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

7.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 试剂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C、 系统误差也称为可测误差 D、 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8. 在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 A、服从统计规律,呈正态分布 B、大小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C、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 D、具有单向性

9. 偶然误差服从 正态分布 。

10. 为了突出较大偏差的影响,表示结果的精密度常用( D )

A绝对偏差 B. 相对平均偏差 C. 平均偏差 D. 标准偏差 11. 准确度和精密度有何区别和联系?

- 2 -

12. 在下列方法中,( A )可以减小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

A、增加平行测量次数 B、回收试验 C、空白试验 D、校正仪器 13.定量分析结果的标准偏差代表的是( D ) A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B.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C.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D. 平均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14. 分析过程中的系统误差可采取哪些措施来消除? 15.下列方法中,( A )可以减免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 A.进行仪器校正 B. 增加测定次数

C.认真细心操作 D. 测定时保证环境的湿度稳定

16. 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Brˉ含量时,若蒸馏水中含有微量Clˉ,为了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应作( A ) A空白试验 B. 回收试验 C. 对照试验 D. 增加测定次数 17. 空白实验用于消除( 试剂 )误差。

18.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 C ) A. 25 ml B. 25.0 ml C. 25.00 ml D. 25.000 ml 18. 0.6908是_4_位有效数字,5.60×10-2 是_3_位有效数

- 3 -

字。

19.[H+]=5.8×10-6,有 2位有效数字,对应pH= 5.24 。 20. 有效数字修约的基本规则是( 四舍六入五成双 ) 21. 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0.754×2.187+9.6×100.0326×0.00814 =( C )

A. 1.6 B. 1.65 C. 1.649 D. 1.6490

22. 用KMnO4法测定H2O2 含量,取试液1.00mL,结果表达正确的是( C )。

A. 3% B. 3.1% C. 3.12% D. 3.124% 23. 在正态分布曲线中,σ表示( 总体 )的标准差,σ越大反映测量数据越 分散 。

24. 由于在实际测量中的测量次数是有限的,故其偶然误差服从( t )分布。

25. 在定量分析中,检验可疑值取舍的方法

有( Q检验 )和( G检验 ) 。当数据不多时(n <10),采用Q检验 比较方便。

26. 通常情况下,出现离群值是由过失 误差引起的。离群值的取舍,为准确起见,最好采用 G 检验法。 27.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μ =x±ts/n 。 28. 当置信概率一定时,测定次数越多,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越 。

- 4 -

0.5

-5

29.下列各项叙述中, 正确的是( D )。 A. 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

B. 在没有系统误差存在时, 样本平均值就是真值 C. 在其它条件一定时, 置信水平越高,置信区间越小 D.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增加测定次数会缩小置信区间 30.下列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 在一定条件下,置信水平越高,置信区间越小 B. 在相同置信水平下,增加测定次数会缩小置信区间 C. 在没有系统误差时,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 D. 我们常用的真值是约定真值和相对真值。 31.指出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 ) A.置信度越高,测定的准确性越高 B.置信度越高,置信区间越宽 C.置信区间的大小与测定次数有关

D.置信区间的中心位置取决于测定的平均值 32. 对置信区间的正确理解是( B )。

A. 一定置信度下以总体平均值为中心包括测定结果在内的可信范围

B. 一定置信度下以测量结果为中心包括总体平均值在内的可信范围

C. 真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几率

D. 在一定置信度时,以真值为中心的可信范围

- 5 -

33. F检验是通过比较两组数据的 S ,以确定它们的 精密度 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而判断两组数据间存在的 偶然 误差是否显著不同。

34. 检验两个分析结果间是否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时,用 双侧检验;若检验某分析结果是否明显高于(或低于)某值,则用 单侧 检验。

35. 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当用( A )

A、F检验 B、t检验 C、G检验 D、 Q检验 36. 有两组分析数据,要判断它们的均值间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应采用( C )。

A. F检验 B. t检验 C. F检验+ t检验 D. G检验

37. 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的基本步骤是怎样的?判断某一方法或操作过程是否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采用什么检验方法?判断两组数据间存在的偶然误差是否有显著不同又采用什么检验方法?

38. 用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对NaOH溶液浓度进行标定,平行测定五次,测得其浓度为0.1033、0.1035、0.1030、0.1029和0.1038 mol/L. 问上述五次测定值的平均值、相对标准偏差和置信度为95%时的置信区间各为多少?P=0.95时, f=5-1=4, 查表 t=2.78

- 6 -

2

39. 用新建的气相色谱法测定同一批复方丹参片中冰片的含量,五次测定数据分别为4.52、4.29、4.50、4.26和4.13mg/片,用标准方法测得结果是4.22mg/片。试判断新方法的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查t α , f 值表:t 0.05 , 4= 2.78 )

第3章重量分析法

1. 恒重是指连续两次干燥或灼烧,其质量差应在 0.3mg 以内。

2. 下列叙述中,哪个不是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C )。

A. 称量形式必须有确定的化学组成 B. 称量形式必须稳定

C. 称量形式的颗粒要大 D. 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要大

3. 下列叙述中,不符合沉淀形式要求的是( D ) A溶解度要小 B. 易过滤和洗涤 C. 纯净 D. 较大的摩尔质量 4. 沉淀重量法对沉淀形式的要求是什么? 5. 何为称量形式?有什么要求?

6. 沉淀重量法中使沉淀溶解度减小的是( A ) A同离子效应 B. 异离子效应 C. 酸效应 D. 配位效应

- 7 -

7. 在沉淀重量法中,常加入 过量 沉淀剂,制备沉淀。这是由于同离子 效应可降低沉淀的溶解度。 8. 用Cl-为沉淀剂沉淀Ag+,从(同离子)效应考虑,Cl-

应过量;但从( 配位效应考虑,Cl-又不能过量太多。

9. CaC2O4在pH=2溶液中的溶解度要比在pH=6溶液中的溶解度__大_。

10.沉淀重量法中,引起沉淀不纯的主要原因是共沉淀和后沉淀 。

11、产生共沉淀的主要原因有表面吸附,生成混晶 和 吸留和包藏 。

12. 采用下列哪些方法可除去沉淀表面吸附的杂质(C ) A. 降低溶液的过饱和度 B. 缩短沉淀与母液共置时间 C. 选择合适的洗涤液洗涤 D. 增大沉淀总表面积

13. 晶型型沉淀的沉淀条件是什么? 14. 无定型沉淀的沉淀条件是什么?

15.关于晶型沉淀的沉淀条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不必陈化 B. 在室温下进行 C. 在浓溶液中进行 D.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沉淀剂

- 8 -

16. 为获得大颗粒的晶形沉淀,一般应_减小_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

17. 在沉淀的形成过程中,如果 定向 速度大于聚集 速度,就会得到晶型沉淀。

18. 当聚集速度大于定向速度时,易生成__非晶型_沉淀。 19.在沉淀的形成过程中,存在两种速度,当聚集速度 >定向速度时,将形成无定形沉淀。

20. 溶解度较大的晶型沉淀,应采用( C )洗涤。 A、有机溶剂 B、蒸馏水

C、沉淀剂的稀溶液 D、挥发性电解质的稀溶液 21. 沉淀法测定As2O3含量时,经处理得到Ag3AsO4沉淀形式,再处理得到AgCl称量形式,则其换算因数为( B )。 A. 6As2O3/AgCl B. As2O3/6AgCl C. 3As2O3/AgCl D. As2O3/3AgCl 22. 精称葡萄糖样品1.0865g于恒重后的扁称量瓶中,105℃干燥至恒重,称得失水后样品重为0.9947g,则葡萄糖样品的干燥失重为 0.0918g 。

第四章 滴定分析概论

1. 标准溶液是(B )。

A不能直接配制的溶液 化学计量点 滴定突 指示剂

B浓度已准确知道的溶液

- 9 -

C浓度永远不变的溶液 D只能用基准物质配制的溶液

2.下列各项叙述中, 不是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要求的是( D )。

A. 反应必须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B. 反应必须完全

C. 反应速度要快 D. 反应物的摩尔质量要大

3. 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4. 基准物质应具备那些条件?

5. 下列条件中,( D )不符合基准物质的要求。 A. 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符合 B. 纯度足够高 C. 性质稳定 D. 莫尔质量较小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滴定管的初读数必须是“0.00”

B、 直接滴定分析中,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应成简单整数比 C、 滴定分析具有灵敏度高的优点

D、 基准物应具备的主要条件是摩尔质量大

7. 加入滴定剂后不能立即定量完成的滴定反应可采用 返滴定法 进行滴定。

8.下列哪种情况应采用返滴定法( C )。 A. 用AgNO3标准溶液测定NaCl试样含量

- 10 -

B. 用HCl标准溶液测定Na2CO3试样含量 C. 用EDTA标准溶液测定Al3+试样含量 D. 用Na2S2O3标准溶液测定K2Cr2O7试样含量

9. 用基准K2Cr2O7标定Na2S2O3溶液属于( A )滴定方式。

A. 置换 B. 剩余 C. 直接 D. 间接 10. 滴定度TNaOH/HAc=0.004153g/ml表示每毫 NaOH 溶液相当于0.004153g___HAc__ 10,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而产生的相对误差称滴定终点误差

11. 配制标准溶液有 直接配制法 和 间接配制法 两种方法。

12. 浓度为CHAc(mol/L)的HAc溶液中加入CHCl(mol/L)HCl和CNaOH(mol/L)NaOH后的质子条件式是( D ) A. [H+] + CHCl = [Ac-] + CNaOH + [OH-] B. [H+] = [Ac-] + CNaOH + CHCl + [OH-] C. [H+] + CNaOH + CHCl = [Ac-] + [OH-] D. [H+] + CNaOH = [Ac-] + [OH-] + CHCl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1. 酸度是指H 浓度常用PH 表示;酸的浓度是指 酸的溶质浓度。等于c/V ,其单位用 mol/L 表示。

2.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OH- 的共轭酸是 H2O。HAc的共轭碱

- 11 -

+

是 Ac 。

3. 用0.1000 mol/L的NaOH滴定0.1000 mol/L的HAc (Ka=1.7×10-5),化学计量点的pH值是( A )。 A. 8.73 B. 5.27 C. 7.00 D. 9.00 4.下列溶液用酸碱滴定法能准确滴定的是( A ) A、 0.1 mol/L HF pKa = 3.18 B、 0.1 mol/L HCN pKa = 9.21 C、 0.1mol/LNaAc pKa(HAc) = 4.74 D、 0.1 mol/L NH4Cl pKb(NH3) = 4.75

5. 下列各酸,能用NaOH溶液分步滴定的是( B ) A 甲酸 Ka= 1.8×10 B. 顺丁烯二酸 C. 邻苯二甲酸 D. 柠檬酸

Ka1?1.3?10?3Ka1?1.5?10?2Ka2?8.5?10?7-4

Ka2?3.1?10?6Ka2?1.7?10?5Ka1?7.2?10?4

Ka3?4.1?10?7

9.磷酸的pKa1=2.12, pKa2=7.21,pKa3=12.66。当用1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浓度为1mol/L磷酸时,可产生明显的滴定突跃为( B )

A. 1 个 B. 2个 C. 3个 D. 0个

10. 用0.100 mol/L HCl滴定同浓度NH3溶液(pKb = 4.74)时,pH突跃范围为6.3~4.3。若用0.100 mol/L HCl滴定同浓度的某碱液B(pKb = 3.74)时,pH突跃范围为 7。

- 12 -

3-5.3 。

11.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是什么?

12. 在酸碱滴定法中,凡是指示剂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落在 滴定突跃范围 内的指示剂都可以用来指示滴定终点。 13. 有一酸碱指示剂的Ka =7.9×10-9,该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为 8.1 ,理论变色范围 7.1-8.1 。 14.用0.1mol/L的NaOH滴定相同浓度的HAc(Ka=1.8×10-5 ),计量点的pH值是 8.72 。若以酚酞为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由 无 色变为 微红 色即为终点。15. 下列关于酸碱指示剂的定义正确的是( C ) A. 指示剂为有色物质

B. 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可呈现不同颜色

C. 指示剂为弱酸或弱碱,且其酸式或碱式结构具有不同的颜色

D. 指示剂是有机染料,它可与酸碱结合成有色物质而指示终点

16.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C ) A.指示剂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符合 B.指示剂应在pH 7.00时变色

C.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入滴定pH突跃范围之内

D.指示剂变色范围应全部落在滴定pH突跃范围之内

- 13 -

17.将甲基橙指示剂加到无色水溶液中,溶液呈红色,该溶液的酸碱性为( C )

A.中性 B. 碱性 C. 酸性 D. 不定 18. 关于酸碱指示剂,下列说法中( C )是不正确的。 A. 指示剂本身是有机弱酸或弱碱; 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

C.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必须全部落在滴定突跃范围之内; D. HIn与Inˉ 颜色差异越大越好。 19、对于酚酞指示剂,( D ) A、酸式为红色,碱式为黄色 B、酸式为黄色,碱式为红色 C、酸式为红色,碱式为无色 D、酸式为无色,碱式为红色

20. 浓度为CHAc(mol/L)的HAc溶液中加入CHCl(mol/L)HCl和CNaOH(mol/L)NaOH后的质子条件式是( D ) A. [H+] + CHCl = [Ac-] + CNaOH + [OH-] B. [H+] = [Ac-] + CNaOH + CHCl + [OH-] C. [H+] + CNaOH + CHCl = [Ac-] + [OH-] D. [H+] + CNaOH = [Ac-] + [OH-] + CHCl 21.标定盐酸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A ) A. 无水Na2CO3 B. 草酸(H2C2O4·2H2O) C. CaCO3 D. 邻苯二甲酸氢钾

- 14 -

22. 含NaOH和Na2CO3的混合碱试液,用HCl标液滴定至酚酞变色,消耗体积V1ml,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又消耗HCl标液V2ml,则V1与V2的关系是( C ) A、V1=V2 B、V1=2V2 C、V1>V2 D、V1

23. 某碱溶液,量取等体积两份,分别采用酚酞,甲基橙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消耗酸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当V1=0, V2 >0时,碱液的组成为( A ) A. NaHCO3 B. Na2CO3+NaOH C. NaOH D. NaHCO3+ Na2CO3

24. 测定某含氮有机药物时,称取试样0.2000g,将试样消化,加浓碱溶液蒸馏,产生的氨用25.00ml的0.1000 mol / L HCl溶液吸收,然后再用0.1000 mol / L NaOH溶液回滴过量的HCl,此时消耗24.50ml,为了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可采用下列哪种做法( A )

A. 增加取样量 B. 增加盐酸用量 C. 稀释NaOH溶液 D. 稀释HCl溶液

25. 同一酸碱反应在自身离解常数小的溶剂中比在自身离解常数大的溶剂中完成得 彻底 滴定的突跃范围要 大 。 26. 下列溶剂中,( C )是偶极亲质子溶剂。 A. 乙醇 B. 甲酸 C. 丙酮 D. 苯 27、根据非水溶剂的分类,乙二胺属于(B ) A、惰性溶剂 B、碱性溶剂

- 15 -

C、酸性溶剂 D、两性溶剂

28.在HAc、HCl、H2SO4和HClO4的液氨溶液中,存在的最强酸是( D )。

A. HClO4 B. H2SO4 C. HCl D. NH4+ 29.在( D )溶剂中,醋酸、苯甲酸、盐酸及高氯酸的强度都相同。

A. 纯水 B. 乙醇 C . 甲基异丁酮 D. 液氨 30.在冰醋酸中,HNO3、HCl、H2SO4和HClO4四种酸中的最强酸是( A )。

A. HClO4 B. H2SO4 C. HCl D. HNO3 3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非水滴定除非水酸碱滴定外,尚有非水氧化还原滴等定 B. 水是盐酸和醋酸的区分性溶剂 C. 弱酸溶解于碱性溶剂可以增强其碱性 D. 弱碱溶解于酸性溶剂可以增强其碱性

32、水是盐酸和醋酸的 区分性溶剂,液氨是盐酸和醋酸的均化 性溶剂。

33. 非水滴定法测定氨基酸时选用(B )溶剂。 A. 冰醋酸 B. 乙二胺 C. 乙醇 D. 苯 34. 在非水酸碱滴定中,滴定碱的标准溶液常采用( B ) A. 高氯酸的水溶液 B. 高氯酸的冰醋酸溶液 C. 甲醇钠的苯-甲醇溶液 D. 甲醇钠的水溶液

- 16 -

35、在非水酸碱滴定中,滴定碱的标准溶液常用高氯酸的冰醋酸溶液,其中少量的水分应加入醋酐除去。

36在非水滴定中测定弱碱时应选择酸性溶剂。最常用的溶剂是冰醋酸 。

37. 有人试图用酸碱滴定法来测定NaAc的含量,先加入定量过量的HCl标准溶液,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返滴定过量的HCl,上述操作是否正确?试述其理。pKa(HAc)=1.8×10-5)

38. 在酸碱滴定法中,一般都采用强酸或强碱作为滴定剂,为什么不采用弱酸或弱碱作滴定剂?

第六章 沉淀滴定法

1、在沉淀滴定中,浓度越 大 ,Ksp越 小 ,滴定突跃范围越大。

2.关于以K2CrO4为指示剂的银量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指示剂K2CrO4的用量越少越好 B. 滴定应在弱酸性介质中进行

C. 本法可测定Cl-和Br-,但不能测定I-和SCN- D. 莫尔法的选择性较好,Ba2+、S2-等不干扰

3. 莫尔(Mohr)法 K2CrO4 为指示剂,应在中性或弱碱性 溶液中进行。

4、莫尔法测定Cl-含量时,要求介质的pH在6.5~10范围内,

- 17 -

若酸度过高则( C )

A、 AgCl沉淀不完全 B、AgCl吸附Cl-增强 C、 Ag2CrO4沉淀不易形成 D、AgCl沉淀易胶溶 5、铬酸钾指示剂法不适用于滴定( C ) A. cl - B. Br- C. I- D. CN-

6. 铁铵钒指示剂法以 NH4SCN或KSCN 为滴定剂,可直接滴定Ag 离子。

7、铁铵矾指示剂法直接测定Ag+,滴定反应是Ag+SCN==AgSCN(白色沉淀) ,指示终点反应为 Fe+SCN==Fe(SCN)(红色) 。 8、关于佛尔哈德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测Br-时,应防止AgBr转化为AgSCN B、以NH4SCN为滴定剂 C、以铬酸钾为指示剂 D、应在弱酸性介质中进行

9. 佛尔哈德法测( A )时, 应过滤沉淀或加有机溶剂保护沉淀, 以防止沉淀转化.

A. Cl- B. Br- C. I- D. SCN-

10.吸附指示剂测 Br 时应选用 曙红 为指示剂,若选择二甲基二碘荧光黄,终点将 提前 。

11. 在吸附指示剂法,用AgNO3标准溶液测定NaCl时,荧

- 18 -

-3+

-2+

+

-

光黄做指示剂,计量点后,溶液中有过量的 Ag+,沉淀表面吸附 Ag+ 而带正电荷,并立即吸附 荧光黄的阴离子,使其结构变形而发生颜色变化,指示终点到达。 1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 K2CrO4指示剂法应在酸性溶液进行 B. 铁铵钒指示剂法测Br - 时, 采用回滴定法

C. 在吸附指示剂法中, 胶体颗粒对指示剂的吸附力, 应略小于对被测离子的吸附力 D. 吸附指示剂法又称法扬司法

13. 银量法中三种指示剂法都不能在(A )溶液中进行。 A. 强碱性 B. 强酸性 C. 弱酸性 D. 中性

第七章 配位滴定法

1.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时,其配位比一般为( A )

A. 1:1 B. 1:2 C. 1:4 D. 1:6

2. EDTA能与多种金属离子进行配位反应。在其多种存在形式中,以何种形式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最稳定( D )。 A. H2Y2- B. H3Y- C. H4Y D. Y4-

3. 在水溶液中,EDTA的存在形式有 7 种,其中真正能与金属离子配位的是 Y ,配位比通常都是 1:1 。 4. 在配位滴定中,关于EDTA的副反应系数αy(H)的说法中

- 19 -

4-

正确的是( C )。

A. αy(H)随酸度减少而增大 B. αy(H)随pH增大而增大 C. αy(H)随酸度增大而增大 D. αy(H)随与pH 无关

5. 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酸效应越强,配合物的稳定性越高 B、酸效应越弱,条件稳定常数越小 C、溶液的pH值越大,酸效应越弱 D、溶液的酸度越小,酸效应越强

6. 影响EDTA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之一是酸效应。酸效应是指( D )

A. 加入酸使溶液酸度增加的现象 B. 酸能使金属离子配位能力降低的现象 C. 酸能抑制金属离子水解的现象 D. 酸能使配位体配位能力降低的现象

7. 为使EDTA配位滴定突跃增大,一般控制较高的pH值,但并非越高越好,还需同时考虑待测金属离子的 羟基 和 与其他离子 的配位作用。

8. 在配位滴定法中,其它条件一定时,溶液pH越小,酸效应系数就越 大 ,滴定突跃范围就越 小 。 9.在配位滴定法中,N的存在使Y与M的反应能力 降低 ,

- 20 -

这种现象称为 共存离子 效应。

10. 在配位滴定法中,其它条件一定时,溶液pH越小,酸效应系数就越 大 ,滴定突跃范围就越 小 。 11. α M(L) = 1表示( A )

A. M与L没有副反应 B. M的副反应较小 C. M与L的副反应相当严重 D. [M] = [L] 12. 在配位滴定法中,配位剂的主要副反应

有 酸效应 和 共存离子效应 ,如果其它副反应不考虑,K′MY与KMY的关系是lgK’MY =lgKMY –lgα个没什么根据,仅供参考)

13. 在配位滴定法中, 无配位效应发生时,下列有关条件稳定常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 酸效应系数越大,条件稳定常数越大

B. 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总是大于其绝对稳定常数 C. 溶液的pH值越低,条件稳定常数越小

D. 配位滴定曲线的pM突跃大小与条件稳定常数无关 14,影响配位滴定突跃范围大小的主要因素有条件稳定常数和被测金属浓度 。

15.根据林邦误差公式,CM越 大 ,△pM′越 小 ,K/MY越 大,则配位滴定相对误差越小。

16. EDTA滴定金属离子M,准确滴定(TE≤0.1%)的条件是( B )。

- 21 -

Y(H)

- lgα

Y(N)

。(这

A.lgCKMY?6

C.lgCKMY?8

/B.lgCKMY?6

/ D.lgCKMY?817. 确定某种金属离子被滴定的最小pH值(配位滴定中,允许相对误差为±0.1%),一般根据以下哪项计算?( B ) A. lgCMKMY ≥5, lgαY(H) = lgKMY-lgK′MY B. lgCMK′MY ≥6, lgαY(H) = lgKMY-lgK′MY C. CMKMY ≥108, lgαY(H) = lgK′MY-lgKMY D. CMK′MY ≥106, lgαY(H) = lg (K′MY/KMY)

18. 用EDTA准确滴定金属离子的条件是 最佳酸度和减小共存离子的干扰 。

19. 金属指示剂一般为有机弱酸或弱碱,它具有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同时它也是( C )。

A. 有颜色的金属离子 B. 无颜色的金属离子 C. 金属离子的配位剂 D. 金属离子的氧化剂

20. 用EDTA直接滴定无色金属离子,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D )

A. 游离指示剂的颜色 B. EDTA-金属离子配合物的颜色 C. 指示剂-金属离子配合物的颜色 D. 上述A与B的混合颜色

21. 用EDTA直接滴定硫酸镁水溶液中的Mg2+,以铬黑T为

- 22 -

指示剂,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D ) A. 紫红色 B. 纯蓝色

C. 无色 D. A+B的混合色 22. 金属指示剂与待测金属浓度 形成配合物的颜色应与指示剂本身的颜色有明显区别。

23. EBT是常用的金属指示剂,适用的pH范围是 6.3-11.6 ,In的颜色为 蓝色,MIn的颜色为 红色 。

24. 配位滴定中,指示剂的封闭现象是由( D )引起的 A. 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不稳定 B. 被测溶液的酸度过高

C. 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难溶于水 D. 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稳定性大于 MY的稳定性

25. Fe3+,Al3+对铬黑T有 ( D ) A、 僵化作用 B、氧化作用 C、 沉淀作用 D、封闭作用

27. 在非缓冲溶液中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时, 溶液的pH将( A ) 。

A、升高 B、 降低 C、不变 D、与金属离子价态有关

28. 当M与N离子共存时,欲以EDTA滴定其中的M离子。当CN = 10CM时,要准确滴定M,则要求△lgK(lgKMY - lgKNY)

- 23 -

值为( B )

A. 5 B. 6 C. 7 D. 8 29. 在Fe3+、Al3+、Ca2+、Mg2+的混合液中,用EDTA法测定Fe3+、Al3+,要消除Ca2+、Mg2+的干扰,最简单的方法是 控制溶液酸度 。

30. 配位滴定法测Mg2+时,用铬黑T作指示剂,若有Fe3+的干扰,可加入少量的( B )掩蔽。

A.乙二胺 B. 三乙醇胺 C.盐酸羟胺 D. 抗坏血酸 31. 钙、镁离子共存时,加入NaOH使溶液pH > 12,EDTA滴定的是 Ca 离子,这种干扰离子的掩蔽方式称为 沉淀 掩蔽法。

32. 为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常采用掩蔽法,可分为 配位掩蔽法、氧化还原 掩蔽法和 沉淀 掩蔽法等。 33. 配位滴定法测Al3+,应采用何种滴定方式?为什么? 34. 铝盐药物的测定常采用配位滴定法,滴定方式为( B ) A、直接滴定法 B、剩余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35. 配位滴定法有多种滴定方式,常采用返滴定法测定( Al )离子。

36. 标定EDTA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D ) A. Na2CO3 B. K2Cr2O7 C. AgNO3 D. ZnO

第八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 24 -

1. 标准电极电位值越大,其氧化态 氧化能力越强,为氧化剂。其还原态氧化能力越弱,为 还原 剂。

2. 条件电极电位是在特定条件下,电对氧化态、还原态的分析 浓度均为1mol/L 的实际电位。

3. 因为条件电位考虑了 活度 和 副反应等的影响,所以用条件电位代替标准电极电位处理问题时,较为符合实际情况。

4. 间接碘量法测定Cu2+,由于CuI沉淀生成,使电对Cu2+/Cu+的条件电位 升高 。

5. 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很多,若氧化态生成沉淀,条件电位将 减小;若还原态生成沉淀,条件电位将 增高 。 6. 何为条件电位?影响因素有那些?

7. 在下列反应中,lgK′应≥( A )反应才完全。 MnO4-+5Fe2++8H+ = Mn2++5Fe3++4H2O A.18 B.15 C.10 D.5

8. 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 1时, 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 99.9%, 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 ( D ) A、0.09 V B、 0.18 V C、0.27 V D、 0.35 V 9. 均由对称电对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若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1,欲使此反应的完全程度不小于99.9%,则此反应的lgK' 应 >=6 ,而两电对的条件电位之差应不小于

- 25 -

0.35V 。

10. 用相关电对的电极电位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情况,但用它不能判断( C )。 A.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B. 氧化还原反应的次序 C.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 D. 氧化还原滴定突跃的大小 11. ??/Ce3?/Ce3??1.44V??/Fe3?/Fe2??0.68V当用Ce4+标液滴定Fe2+时,化学计量点的φsp= 1.06V,电位突跃范围是0.86V-1.26V 。

12.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影响突跃范围的主要因素是 条件电位差值Δφ’转移电子数 。

13. 氧化还原指示剂变色的电位范围是 略 ,选择该类指示剂的原则应该是使指示剂的_变色电位范围_处于滴定的__突跃电位 范围内,并尽量使指示剂的 φ值 与φSP 值 一致,以减小滴定误差。

14. 氧化还原指示剂变色的电位范围是( B )

/A. ?In?0

n0.0590.059/B. ?In?n C. ?

- 26 -

/In?nD. ?/In?115. 氧化还原滴定中,常用的指示剂类型有自身指示剂,特

殊指示剂 和 氧化还原指示剂 等。

16. 间接碘量法的滴定反应要求在( D )溶液中进行。 A.弱酸性 B.弱碱性 C.中性或弱碱性 D.中性或弱酸性

?I?/I17. 剩余碘量法适用于测量( B )

2??I?/ A.电极电位比高的氧化性物质 I2??I?/ B.电极电位比低的还原性物质 I2??I?/ C.电极电位比低的氧化性物质 I2?D.电极电位比 高的还原性物质

18. 间接碘量法有两种滴定方式,即 置换滴定 和 返滴定法 。

19. 用基准K2Cr2O7标定Na2S2O3溶液属于( A )滴定方式。

A. 置换 B. 剩余 C. 直接 D. 间接 20. 间接碘量法测定CuSO4的过程中,加入过量KI的作用是( C )(仅供参考)

A、氧化剂、配位剂和掩蔽剂 B、沉淀剂、指示剂和催化剂 C、还原剂、沉淀剂和配位剂 D、缓冲剂、配位剂和预处理剂

- 27 -

21.碘量法误差的主要来源是 I2易挥发 和I在酸性条件下易被氧气氧化 。

22.( I2 )的挥发是间接碘量法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减免的措施有 加过量KI,室温下进行、反应容器用碘量瓶 等。(滴定时不必剧烈振摇)

23. 在间接碘量法中,防止I – 被O2氧化的方法有哪些? 33. 在间接碘法测定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B ) A. 边滴定边快速摇动 B. 加入过量KI

C. 在70-80℃恒温条件下滴定 D. 滴定开始前加入淀粉指示剂 .

34. 碘量法常用淀粉作指示剂。其中直接碘量法淀粉指示剂可在 滴定前 加入;间接碘量法应于 临近终点时 加入。

35. 在间接碘量法中,淀粉指示剂应在临近终点时时加入,滴定至溶液的 蓝 色消失即为终点。

36. 间接碘量法滴定至终点后,若放置较长时间后出现“回蓝现象”,则可能是由于( B )引起的。 A. 试样中杂质的干扰

B. 空气中O2氧化溶液中的I- C. 淀粉指示剂变质 D. 放置时间不够,反应不完全

- 28 -

-

37. 配置Na2S2O3标准溶液时,错误的操作方法是( D ) A. 使用新煮沸放冷的蒸馏水 B. 置入棕色瓶中保存

C. 加入少量的Na2CO3 D. 配制后立即标定

38. 配制 Na2S2O3溶液时,要用新煮沸放冷的蒸馏水并加入少量的 Na2CO3 。

39. 配制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应注意哪些事项?

40. 以KMnO4法测定Fe2+时,需在一定酸度下进行滴定,下列酸适用的为(A )。

A. H2SO4 B. HCl C. HNO3 D. HBr

41. 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Na2C2O4溶液,下列说法中的( B )是错误的。

A、用H2SO4调节溶液酸度 B、反应应在室温下进行

C、KMnO4自身可作指示剂 D、Mn2+对反应有催化作用

42. 常用来确定KMnO4溶液准确浓度的基准物质是(C )。 A. Na2CO3 B. Na2B4O7·10H2O C . Na2C2O4 D. K2Cr2O7

43.K2Cr2O7标准溶液一般采用 基准物质配制,而HCl标准溶液只能采用 间接法配制。

- 29 -

44. 亚硝酸钠法常用的外指示剂是( C )。 A. 中性红 B. 二苯胺磺酸钠 C. KI-淀粉 D. 酚酞

?在下述情况中,何种情况对测定(或标定)结果产生【此大题全部仅供参考】

A. 偏高B. 偏低 C. 无影响 D. 平行结果混乱 (A)1. 以HCl标准溶液滴定某碱样。所用滴定管因未洗净,滴定时管内壁挂有液滴。

(A)2. 用于标定标准溶液浓度的基准物,在称量时吸潮了。(标定时用直接法测定。)

(B)3. 测定H2C2O4·2H2O的摩尔质量时,草酸失去部分结晶水。

(B)4. 以失去部分结晶水的硼砂为基准物,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

(A)5.用吸潮的基准Na2CO3标定盐酸溶液时(以甲基橙为指示剂)

(A)6. 用佛尔哈德法测定氯化物时,若未加硝基苯等阻止沉淀转化

(B)7. 在用EDTA法测定Al (OH)3时,在用锌标准溶液回滴过程中,锌标准溶液用量稍多

(A)8. 以K2Cr2O7为基准物质,用置换碘量法标定Na2S2O3溶液浓度,常以淀粉液为指示剂,其加入的适宜时间是滴定

- 30 -

至近终点时加入,若滴定开始时加入则

计算题

1. 用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对NaOH溶液浓度进行标定,平行测定五次,测得其浓度为0.1033、0.1035、0.1030、0.1029和0.1038 mol/L. 问上述五次测定值的平均值、相对标准偏差和置信度为95%时的置信区间各为多少?P=0.95时, f=5-1=4, 查表 t=2.78

2. 用新建的气相色谱法测定同一批复方丹参片中冰片的含量,五次测定数据分别为4.52、4.29、4.50、4.26和4.13mg/片,用标准方法测得结果是4.22mg/片。试判断新方法的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查t α , f 值表:t 0.05 , 4= 2.78 )

3.用0.100mol/LHCl滴定0.100mol/LNH3溶液至pH =4.00,计算终点误差。已知 NH4+ 的Ka = 5.6×10-10。

?Kb???[H]??NH3?TE%????NH3??100%?K?[H]C??b?sp??1.0?10?4??Kb?5.6?10?10?[H?]????100%TE%????100%?????10?4??0.100CK?[H]5.6?10?1.0?10??b?sp?2???0.20%0.100[H?]?KaCa?5.6?10?10?2?5.29?10?6mol/LKwKa?141.0?10?pH?5.28?5?1.79?10?10?pH?4.00?5.28??1.28Kt?

Kb?Kb5.6?10Kw?15.6?10?10?1.79?109

101.28?10?1.28?100?0.20%0.100?1.79?109- 31 - 210?pH?10??pHTE%??100?CspKt

4. 某试样中仅含NaOH和Na2CO3,称取0.3720g,以酚酞为指示剂,消耗0.1500mol/L HCl标准溶液40.00ml,计算试样中NaOH和Na2CO3各自的百分质量分数。

MNaOH?40.00mNaOH?mNa2CO3?msMNa2CO3?105.99mNaOH?CHCl?(V1?V2)?MNaOH100023mNa2CO3?CHCl?V2?MNa2CO31000CHCl?V2?MNaCOCHCl?(V1?V2)?MNaOH??ms100010000.1500?(40.00?V2)?40.00?0.1500?V2?106.0?1000?0.3720V2?13.33wNa2CO3%??56.98CHCl?V2?MNa2CO31000?ms0.1500?13.33?106.0?100??1001000?0.3720

wNaOH?1?56.98%?43.02%5. 称取粗铵盐1.0270克,加过量NaOH溶液,产生的氨经蒸馏吸收在50.00ml 0.5000mol/L的盐酸中,过量的盐酸用0.4138mol/L的NaOH标准溶液回滴,消耗2.56ml。计算试样中NH3的质量分数。

- 32 -

MNH3?17.03NH3?HCl?NH4ClNaOH?HCl?NaCl?H2O?NH3(50.00?0.5000?0.4138?2.56)?17.03??0.39701000?1.0270

6. 在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 。

8.69lg??0.45;K?10(H10-)MgY若Mg2+的浓度为2Y×2mol·L-1,试通过计算判断在上述

cNH3?0.10mol?L?1条件下,能否用EDTA准确滴定Mg2+?已知pH=10时,

lg(CM,spK')?6lgK??lgK?lg?M?lg?Y

7. 在0.050ml/L的Al3+溶液中,加入NaF固体,使溶液中AlF3?6游离F-浓度为0.010ml/L。计算铝的副反应系数αAl(F) 和游离Al3+的浓度[Al3+]( 的lgβ1~lgβ6分别为6.1、11.15、15.0、17.7、19.4和19.7 )

??2?3?4?5?6??1??[F]??[F]??[F]??[F]??[F]??[F]Al(F)123456

8. 用EDTA溶液(0.02mol/L)滴定相同浓度的Cu2+,若溶液pH为10,计量点时游离氨浓度为0.10mol/L,忽略Cu2+的水解,计算K′CuY 和化学计量点时的pCu‘。 (已知 pH=10时,lgαY(H) =0.45;铜氨配合物的β1、 β2、β3和β4分别是104.13、 107.61、1010.48和1012.59;

- 33 -

lgKCuY=18.7)

1???pCM,pM?(lgKMY sp2sp)

10. 称取含铝试样0.1657g,溶解后加入0.02081 mol/LEDTA标准溶液40.00mL。调节酸度并加热使Al3+定量反应,过量的EDTA用0.02035 mol/L Zn2+标准溶液返滴定,消耗Zn2+溶液6.50mL。计算试样中Al2O3的质量分数。 M(Al2O3)=101.96

11. 称取葡萄糖酸钙试样0.5500g,在pH=10的溶液中,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0.04985mol/L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24.50ml,试计算葡萄糖酸钙的百分质量分数。

12. 在1mol/LHCl介质中,用Fe3+滴定Sn2+,试计算在化学计量点时的电位及其突跃范围。

M(C12H22O14Ca?H2O)?448.4 - 34 -

??Fe3?/Fe2??4?/Sn2??0.14V?0.70V?SnSn2??2Fe3??Sn4??2Fe2??sp0?0?n1?1?n2?2?n1?n2?2?'0.059?3?n2?1?'?3?0.059n1

??KMnO4滴定Fe2+的13. 计算在1mol / L H2SO4介质中,用???MnO/Mn?1.45V?Fe3?/Fe2??0.68V条件平衡常数及化学计量点的反应程度。已知

?42?

???'n2n1lgK'?0.059?5Fe2??MnO4?8H??5Fe3??Mn2??4H2OlgK'?lg(CFe(III)CFe(II))5CMn(II)CMnO-[H?]84 14. 将0.1963g基准K2Cr2O7溶于水,酸化后加入过量KI,析出的I2需用33.61mlNa2S2O3溶液滴定。计算Na2S2O3溶液的浓度。

M(K2Cr2O7)=294.2

- 35 -

15. 精密称取CuSO4·5H2O试样0.5187g,置入碘量瓶中,加水50ml使其溶解,加HAc4ml,KI2g。用0.1006mol/L的

MCuSO4?5H2O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近终点,加淀粉指示剂2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消耗20.51ml。计算CuSO4·5H2O的百分质量分数。 = 249.68 16.

MK2Cr2O7今?294.有18TNa2S2O3Na2S2O3K2Cr2O7?0.005040g/ml溶标准

( ),其浓度为多少?( )

祝同学们考试顺利,龙年快乐!!!

-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