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 - 图文 下载本文

全力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创新升级和倍增发展;大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努力通过产业链配套延伸和布局调整,壮大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着力通过新项目建设、既有项目技术改造、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两化”深度融合、工艺革新、流程重组等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智能制造能力、个性化定制生产能力和智能服务能力;创新发展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扩大开放,着力建设产业国际合作平台,全面提升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核心竞争能力和综合发展水平。 四、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在14%以上。着力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电子信息制造业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产业品牌化、集群化、规模化和国际化发展;推动计算机整机及配套、光电显示等优势产业领先发展,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核心基础产业突破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把北海打造成北部湾加工贸易转型发展的示范区、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面向东盟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区域创新中心和南钦北电子信息核心产业带的新引擎。

到2020年,力争实现:

——产业规模倍增。不断提高电子信息产业附加值,推动北海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倍增发展。到2020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力争突破18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对工业的贡献率达到46%。

——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由以生产制造为主向生产制造与研发应用服务相结合转变;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重点的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加工贸易出口比重达50%以上。

——创新能力提升。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提高到2%以上;新增10个国家级或自治区级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企业技术研发平台;完善电子信息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孵化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孵化企业180家,孵化毕业企业25家;建成完善的电子产品测试平台、电子产品中试基地,年均为企业提供试验、测试、检测、中试服务500次以上;形成一批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专利申请数量、授权量在“十二五”基础上实现倍增;电子信息类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倍增,达到24家。

——集聚效应增强。建设一批产业链完善、规模效应明显、特色鲜明的电子信息企业,培育超百亿元企业5家、超30亿元企业20家、超10亿元企业30家、超亿元企业50家。

表2-1 “十三五”时期北海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要发展目标

分类 序号 总量指标 1 2 3 质量指标 4 5 指标 工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 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 企业技术研发平台 电子信息类高新技术企业 单位 亿元 % % 个 个 2015年 990.82 — — — 12 2020年 1800 14 2 10 24 指标属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6 大型企业培育 家 — 超百亿元企业5家、超30亿元企业20家、超10亿元企业30家、超亿元企业50家。 北海工业园区达到800亿元、北海出口加工区达到600亿元、北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到200亿元。 预期性 7 园区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的产值目标 亿元 — 预期性

第三章 产业集群和产业布局

一、产业集群

(一)计算机整机及外设产业集群

按照“以整机带动配套,以集群发展促产业集聚”思路,通过积极引进知名计算机整机及外设制造龙头企业,切入计算机产业链,进而逐步向产业链中、上游延伸。坚持集群化发展,不断加强计算机产业配套体系建设,吸引我国台湾地区、珠三角以及长三角地区优秀计算机及外设企业转移到北海发展,从而打造北海计算机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链完善与升级实现计算机产业的全面发展。重点突破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开关电源、光驱、打印设备及耗材、存储设备、服务器、云存储、固态硬盘(SSD)、笔记本电池等领域。

依托已经入驻北海的重大项目,积极引进电脑周边产品,如精密五金零配件、精密塑胶零配件、模具、信号线、连接线、音响投影仪、主板、硬盘、光驱、电源控制器、LCD屏、键盘、鼠标、摄像头、扫描仪、光笔、手写输入板、游戏杆、语音输入设备等相关生产项目,延伸产业链条;着力引进电阻、电容

器、电位器、电子管、散热器、机电元件、连接器、半导体分立器件、电声器件、激光器件、电子显示器件、光电器件、传感器、电源、开关、微特电机、电子变压器、继电器等相关生产项目,为已进驻园区各类电子企业提供配套服务。 专栏3-1 计算机整机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计算机整机产业:依托三诺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一体机、平板电脑制造产业,针对整机制造缺失环节实行补链招商,降低企业成本,促进计算机整机产业集聚发展。 计算机外设产业:依托建兴、永昶等龙头企业完善光驱制造产业链;依托朗科、创新科、云盛等龙头企业完善存储设备制造产业链;依托创思、建准、天硌、泰达、绩迅等龙头企业完善打印设备及耗材产业链;依托建准以及模具企业完善计算机零部件配套企业。 (二)光电显示产业集群

光电显示产业采取“下游切入、集群发展”策略。从产业链下游终端切入液晶显示产业,以点带面,着力完善政策,针对产业链制定招商引资目录,定向开展产业链招商,以示范应用带产业发展,通过资金、技术、人才积累,逐步向产业链中上游延伸,着力发展OLED 产业、液晶显示上游基础材料与配件产业,完善光电显示制造产业价值链。坚持集群化发展,不断加强光电显示产业配套体系建设,吸引我国台湾地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优秀企业转移到北海发展,逐步打造北海光电显示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整机和投影仪生产,重点突破液晶模组、背光板等上游领域,实现北海市液晶显示产业链技术转型升级。 专栏3-2 光电显示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