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下载本文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执笔:直溪中心小学 于亮亮

【单元整体概述】

本单元由阅读部分《恐龙》、《槐乡五月》、《海底世界》、《日月潭的传说》的四篇课文和习作部分《习作7》、练习部分《练习7》组成。

《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恐龙的喜爱之情。《槐乡五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主要写洋槐开花的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的喜爱,以及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的文章,它以生动有趣的笔法,从光和声两方面描述海底的景象,从动物、植物、矿物三方面介绍海底的物产,从而让学生们认识到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日月潭的传说》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有关日月潭来历的动人故事。

习作部分的《习作7》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如何写日记,明白写日记的格式、内容和写日记的好处。其中最重要的基本铁则是:真实通顺。逐步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练习部分的《练习7》共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处处留心通过看图、猜谜语和学生自己的描述来认识各种各样的花。口语交际以儿童生活“我家的一张照片”为交际话题,在交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说话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1、能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窃窃私语”造句。认识多音字“阿”、“参”。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本单元40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能有条理地复述课文《恐龙》、《日月潭的传说》,背诵课文《槐乡五月》,能将课文《海底世界》熟读成诵。

5、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训练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解决课后练习的能力。 6、能通过学习《恐龙》,了解远古时代生物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通过学习《海底世界》让学生了解大自然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7、能掌握日记的格式,按要求写一则简单的日记,特别要注意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并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8、进行句与句之间联系的训练,使学生理解中心句的概念,提高概括段意的能力。 9、会读会背练习7的8个成语,掌握这8个描写海边景色的词语。

10、能有条理地说出照片中的人物在当时拍照时的具体情况,说说照片背后隐藏的故事,要说得明白、通顺、有趣。

【单元课时安排】

《恐龙》两课时;《槐乡五月》两课时;《海底世界》两课时;《日月潭的传说》两课时;《习作7》两课时;《练习7》三课时;

20、《恐龙》

【教材解读】

《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课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恐龙的喜爱之情。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恐龙的生活年代、生活环境的优越和活动范围之广、数量之多。第二至第五自然段介绍了恐龙及其近亲的种类和生活和生活习性,重点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和形态。第六自然段介绍了恐龙的神秘消失为人类留下了一个谜。

恐龙生活在遥远的年代,谁也没有见过,它的种类、形态、外形和习性都是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所进行的研究推测。正因为如此,文中多处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进行描述,使读者对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有了具体而形象的了解。阅读训练的时候,借助网络环境独有的生动画面、形象的声音、充足的信息等独特的魅力,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

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以读为主,通过浏览网页,阅读课文内容,找出自己希望探究的问题,并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提供方向,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搜集资料、阅读资料、思考问题。组织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信息,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整合,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旨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学生引向自主、研究性的学习之路。

【学生学什么】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 4、对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怎么教】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两亿年前,地球广茂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群巨大的爬行累动物,他们主宰着当时的地球,那就是恐龙,(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同领略恐龙的世界。 (二)读通全文,解决字词

1、读通全文,读准字音。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将课文通读一遍,遇到不会读,不理解的字词划出来,用查字典的方法自己解决,如果还是无法解决,一会儿我们边讲边提(—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出示生字 :

yì màn hōng jiàn xíng wéi qì měng chǐ bǐ mí 亿 漫 轰 剑 型 畏 戚 猛 齿 匕 谜 指导:

“亿”字第二笔为“横折弯钩”,是整体认读音节

“漫”的部首为“三点水”与水有关,字形辨析:慢,缓慢;漫,弥漫 “三车并行”其声“隆隆”是为“轰”

“剑”为刀,同为立刀旁的字有“利”、“刻”、“划”、“削”与锋利的刀具有关 “型”,后鼻音

“畏”,错误可能多一撇 “戚”,部首为“戈”第一声

“猛”为“反犬旁”,与动物有关,后鼻音 “齿”翘舌音,整体认读音节 “匕”,第三声

“谜”言字旁谜语用口述

2、那么你们对哪些词语不理解呢?或者说你已经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解决了,也可以和大家交流一下。(教师在学生不理解的情况下进行指导)

漫游:随意游玩,本课指恐龙到处随意走动。

轻型:(机器、武器)在重量、体积,功效或威力上比较小,本课形容翼龙飞行起来比较轻巧。

神秘:高深莫测。使琢磨不透的。本课是指恐龙的突然消失,使人弄不明白其中的奥秘是一个不解之迷。

锋利:本课形容霸王龙的牙齿非常尖锐,很容易刺入别的动物。 消失:逐渐地减少以至没有。

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本课形容雷龙的形体很大。 望而生畏:畏,害怕。看到了就害怕。 展翅高飞:张开翅膀高高地飞翔。 3、齐读生字,并完成课后第2题 (三)再读课文,理顺句意 1、指名读各个自然段,相机指导。 2、齐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找一找。试着介绍你喜爱的一种恐龙(口头)。 3、组词

亿( ) 迷( ) 短( )峰( ) 忆( ) 谜( ) 矮( )锋( ) 型( ) 漫( ) 篇( )成( ) 形( ) 慢( ) 遍( )戚( )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习到大约两亿年前地球曾经被一种强大的爬行动物所主宰,它们就是——(学生答恐龙)。虽然它们在六千五百万年以前就突然消亡,我们再也看不到它们的样子了吗?现在的科技是如此的发达,科学家们已经复制出了恐龙时代的场景。我们一起打开时光

隧道去看一看。

(播放课件第一部分恐龙世界)

其实我们刚刚所看到的就是课文的第一小节中所描述的内容,我们一起来将它朗读一下。 (二)精读课文

恐龙时代漫步于世界各地的恐龙种类(学生回答很多)形态呢也是(学生答千奇百怪)

(板书种类多,形态千奇百怪)

种类又是如何多呢?老师就来请一位同学给大家朗读第2到第5小节,在他朗读的同时其它

同学就认真地从书上找出所介绍的龙的名称,并在名称下划横线。

(一位同学朗读,其余同学从书本上找出恐龙的名称)

你们都从书本上找出了哪些恐龙的名字?(请一位同学来回答)

(雷龙、剑龙、三角龙、梁龙、翼龙、鱼龙、霸王龙)

这么多恐龙,你最喜欢哪一种?书上是怎么说的?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随机进行指导) (请学生站起来和大家交流讨论结果)

(雷龙:

1、我最喜欢雷龙,因为它很大。

书上是这样说的:“雷龙是个庞然大物。” 2、我最喜欢雷龙,因为它很重。

书上是这样说的:“它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

指导朗读:重点读庞然大物,六头大象,还要重,每,雷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