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免疫学习题 下载本文

E.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

2. 隐性感染后获得的免疫属于:

A. 人工被动免疫 B. 人工自动免疫 C.自然自动免疫 D.自然被动免疫 E.过继免疫

3. 胎儿从母体获得IgG属于:

A.人工被动免疫 B. 人工自动免疫 C.自然自动免疫 D.自然被动免疫 E.过继免疫 4.下列情况属于自然被动免疫的是:

A.天然血型抗体的产生 B.通过注射类毒素获得的免疫 C.通过注射抗毒素获得的免疫 D.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的免疫 E. 通过胎盘、初乳获得的免疫

5.下列哪中属于免疫增强剂?

A.环孢霉素A B.环磷酰氨 C.皮质激素 D.硫唑嘌呤 E.左旋咪唑

6.下列哪中属于免疫抑制剂?

A.左旋咪唑 B.卡介苗 C.IFN-? D.环磷酰胺 E.短小棒状杆菌 7.下列哪项不是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A.抗毒素 B.丙种球蛋白 C.转移因子

D.胸腺素 E.类毒素

8.如果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易出现的不良后果是

A. 感染和超敏反应发病率高 B. 感染和肿瘤的发病率高

C. 超敏反应与免疫缺陷病发病率高 D. 超敏反应与自身免疫病发病率高 E. 感染与自身免疫

9.免疫增强剂应用与哪些疾病的治疗

A.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病 B. 恶性肿瘤和超敏反应

C.免疫缺陷病和超敏反应 D. 移植排斥反应和恶性肿瘤 E.恶性肿瘤和免疫缺陷病 [B型题]

A.FK-506 B.免疫球蛋白 C.香菇多糖 D.抗CD3单克隆抗体 E.骨髓干细胞 1.属于免疫增强剂 2.属于免疫抑制剂

3.属于免疫增强疗法后免疫系统的产物 4. 用于免疫重建 [C型题]

A.用于治疗 B.用于预防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无 1.卡介苗

2.破伤风抗毒素 3.白喉类毒素

A.抗原 B.抗体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无 4.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物质是 5.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物质是

[X型题]

1.下列哪些是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A.疫苗 B.抗毒素 C.丙种球蛋白 D.瘤苗 E.类毒素 2.人工主动免疫有哪些特点?

A.输入抗体 B.产生免疫力早 C.免疫力维持时间长

D.主要用于预防 E.具有免疫记忆性

3.人工被动免疫有哪些特点?

A.接种物为抗体或免疫效应物质 B.接种后立即生效 C.免疫力维持时间长 D.用于紧急预防 E.可用于治疗

4.目前使用或研制的疫苗有哪些?

A.死疫苗 B.活疫苗 C.DNA疫苗

D.亚单位疫苗 E.基因工程疫苗 三、名词解释 1.免疫治疗 2.主动免疫治疗 3.被动免疫治疗 4.疫苗 5.瘤苗 6.亚单位疫苗

四、问答题

常用的人工疫苗制剂有哪些?

可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方法有哪几种? 试述抗体在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死疫苗 减毒活疫苗 类毒素 组分疫苗 DNA疫苗 2.免疫增强 免疫抑制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3.人工主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二、多选题

[A型题]

1.A 2.D 3.D 4.E 5.E 6.D 7.E 8.B 9.E [B型题]

1.C 2.A 3.B 4.E [C型题]

1.C 2.C 3.B 4.B 5.A [X型题]

1.ADE2 2. CDE 3.ABDE 4.ABCDE 三、名词解释

1.主动免疫治疗 通过向体内输入抗原性物质(如疫苗)而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以发挥免疫效应。常用的疫苗有肿瘤疫苗、治疗病毒性疾病的疫苗如乙干疫苗等

2. 被动免疫治疗 即通过输入抗体或激活的淋巴细胞,以直接清除致病性抗原或杀伤抗原特异性靶细胞。 3. 被动免疫治疗:又称过继免疫治疗,将对疾病有免疫力个体的免疫应答效应物质转移至患者体内,以发挥免疫效应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些免疫效应物质包括抗体、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等。

4. 疫苗:人工主动免疫使用的生物制剂,具有与病原微生物相同或相似的抗原性,输入机体之后,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常规疫苗包括细菌性制剂、病毒性制剂及类毒素。

5.瘤苗:根据肿瘤细胞的抗原性,采用各种手段制备具有诱导机体抗肿瘤免疫的制剂。

6.亚单位疫苗:是去除病原体中与诱导保护性免疫无关的甚至有害的成分,仅利用其免疫原成分制备的疫苗。 四、问答题

1.常用的人工疫苗制剂有哪些?

答案:常用的疫苗包括灭活疫苗(死疫苗)、减毒活疫苗、类毒素三大类。

为了提高保护效果和研制治疗性疫苗,已发展出各种新型疫苗,包括亚单位疫苗、多糖交联疫苗、合成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及基因工程疫苗等。

2.可用于肿瘤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有哪些? 答案:肿瘤的免疫治疗包括:

(1)肿瘤主动免疫治疗:给肿瘤患者输入具有抗原性的各种形式的瘤苗,诱导患者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2)肿瘤被动免疫治疗:给患者输入外原性免疫效应物质如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TIL)、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等激活的淋巴细胞,使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迅速发挥治疗作用。

(3)以抗体为导向,针对抗肿瘤细胞表面的肿瘤特异性或相关性的靶分子如TSA、TAA、某些细胞因子受体和某些癌基因产物等的肿瘤靶向治疗(参见第二十章问答题4)。 3.试述抗体在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答案:基于抗体的免疫治疗包括

(1)各种免疫血清:抗毒素、丙种球蛋白、抗菌血清、抗病毒血清、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 (2)单克隆抗体:抗细胞表面分子的单抗、抗细胞因子的单抗、抗体导向药物

(3)基因工程抗体: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完全人源抗体、单链抗体、双价抗体、双特异性抗体等。

综合题 学习习题

1. T/B淋巴细胞膜上与其免疫学功能密切相关的膜蛋白有哪些?

2. 体内具有多样性的免疫分子有哪些?它们产生的机制及生物学功能是什么? 3. 试述注射乙肝蛋白质疫苗后机体免疫应答的过程? 4. 试述乙肝病毒感染机体后引起机体免疫应答的过程? 5. 试述青霉素引起超敏反应的机制? 6. 试述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的机制?

参考答案

1.T/B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是特异性识别抗原并对之产生免疫应答。与此功能相关的膜分子参见下表: 相关的免疫学功能 T细胞 产生第一信抗原识别受体 辅助受体 产生第二信号的膜分子 CD28/CTLA-4、CD2等 与增殖分化相关的分子 CKR B细胞 TCR –CD3复合物 BCR 复合物 CD4/CD8 CD19与CD21、CD81结合而成的复合物 CD40等 CKR 号的膜分子 抗原识别如IFN-?R、IL-1R、如IL-4R、IL-5R、IL-2R等 IL-6R等 与效应相关的分子 其他膜分子 CD40L、FasL PHA、ConA受体 MHC-II类分子 LPS、PWM受体 Fc受体、补体受体 2. 体内具有多样性的免疫分子主要有BCR 、TCR和 MHC。它们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物质基础。

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BCR和TCR的多样性主要由V区基因片段重排而形成,详见P?;MHC的多样性主要是由于多基因性和多态性所致,详见P?

生物学功能: BCR是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TCR和MHC分子是T细胞识别抗原的分子基础。

3. 乙肝蛋白质疫苗作为外源性的TD-Ag,进入机体后主要是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的体液免疫应答,其过程包括: (1)外源性的TD-Ag的提呈过程:初次应答时的APC主要是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从而激活特异性CD4+T细胞,

为B细胞的活化提供了必要条件。详见p?

(2)初次免疫应答过程(B细胞识别、活化和效应过程):

识别阶段:特异性B细胞的BCR直接识别抗原分子中的B细胞决定基(单识别)。

增殖分化阶段:B细胞活化(包括增殖与分化)需要Th的辅助(提供B细胞活化的协同刺激信号和增殖分化所需的细胞因子),其中涉及到APC与Th细胞之间、Th细胞与B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详见p? 活化的B细胞一部分分化为桨细胞产生IgM;一部分分化为记忆性B细胞参与再次免疫应答,随着抗原的刺激,特异性B细胞在生发中心继续分化,发生受体的编辑、抗体亲和力成熟和Ig类别转换等过程 效应阶段:即抗体的生物学效应。

(3)再次免疫应答过程:

在再次应答过程中,记忆性B细胞既作为抗原提呈细胞,又作为抗原反应细胞。记忆性B细胞作为APC激活Th细胞,激活的Th细胞直接辅助记忆性B细胞激活,使之增殖与分化,最终分化为产生IgG类抗体的浆细胞。 (4)初次免疫应答与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详见P? (5)抗体的生物学作用,详见P?

4 . 乙肝病毒感染机体后引起机体免疫应答的过程:

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后在肝细胞内复制组装成病毒颗粒分泌到细胞外,病毒颗粒可以作为外源性TD-Ag被APC细胞摄取、加工、提呈给CD4Th细胞,此过程同上述题3。

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后其病毒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肝细胞的胞浆内,可以作为内源性的TD-Ag提呈给CD8T细胞。感染乙肝病毒的肝细胞即是APC,又是靶细胞。 其过程包括:

(1) 内源性抗原的提呈过程:病毒感染的肝细胞以抗原肽- MHC- I 类分子复合物形式将病毒抗原肽提呈给CD8+T细胞的TCR识别,详见P?

(2) CD8+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过程及其杀伤靶细胞的机制详见P?

乙肝病毒感染机体后的后果:

(1)正常的免疫应答:产生保护性抗体,中和病毒、清除病毒;产生致敏的淋巴细胞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阻止病毒扩散。

(2)病理性免疫应答( II 、 III 、 IV 超敏反应):损伤肝细胞,详见P?

(3) 不产生免疫应答:表现为病毒携带者和慢性肝炎。参见免疫耐受p?

5. 青霉素可引起 I 、 II 、 III 、 IV 等四型超敏反应。

青霉素的代谢产物作为半抗原与体内蛋白质共价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刺激过敏体质的机体产生IgE抗体,通过 I 超敏反应的机制引起过敏性休克。详见P?

青霉素作为半抗原与血细胞膜上蛋白质结合后,形成完全抗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通过 I I超敏反应的机制引起的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详见P?

青霉素作为半抗原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青霉素抗体,抗体与青霉素-蛋白质复合物结合后形成免疫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该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基底膜,激活补体,趋化中性粒细胞,产生组织损伤。即通过III型超敏反应的机制,引起血清病样反应。详见P?。

接触青霉素后,青霉素作为半抗原与皮肤角质蛋白结合,形成完全抗原,经皮下APC细胞摄取、加工后,以抗原肽/MHC-II复合物形式表达于APC表面,特异性CD4+T细胞识别并活化,分化为效应性T细胞(即TDTH)产生大量细胞因子,作用于巨噬细胞,形成慢性渗出性炎症,即通过IV型超敏反应的机制引起接触性皮炎。详见?。 6、在机体抗肿瘤免疫机制中,细胞免疫占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抗体应答发挥相对次要的作用。

(1)肿瘤细胞的膜分子改变是机体抗肿瘤免疫发生的前提,如肿瘤抗原是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MHC-I类分子表达下降能够激活NK细胞,巨噬细胞能够通过其膜受体与肿瘤细胞结合等。 (2)细胞免疫机制:分特异性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

特异性细胞免疫指T细胞针对肿瘤抗原发生识别、活化和效应。注意CD4+T细胞和CD8+T细胞均参与了抗肿瘤效应,在识别阶段中,树突状细胞在提呈抗原的作用。

非特异性细胞免疫机制:包括NK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抗肿瘤效应。注意它们是机体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同时注意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联系(如巨噬细胞摄取、加工和提呈肿瘤抗原、CD4+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激活NK和巨噬细胞、抗体的ADCC作用等)。 (3)抗体的抗肿瘤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