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简答题 下载本文

团和三军团在集中的指挥下统一起来了。清算了李立三路线。党战胜了红军内和苏区内的AB团(刘铁超)及其他现行反革命分子。

65、蒋介石对红军进行了几次“围剿”,战绩如何?答:五次,前四次失败,第五次胜利。

66、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时间是哪年到哪年?政治基础是什么?

答:1924—1927年,政治基础是孙中山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

67、为什么斯诺认为红军是中国唯一的一支从政治上来说是铁打的军队?

答:首先,红军的大部分是青年农民和工人,他们认为自己是为家庭、土地和国家而战斗;60%到70%的士兵是有文化的;红军士兵是没有正规薪饷的。但每一个士兵都有权取得一份土地和这块土地上的一些收入。红军都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农村妇女和姑娘。红军的指挥员向来都同士兵并肩作战,团长以下都这样。从最高级指挥员到普通士兵,吃的穿的都一样。红军的80%以上枪械和70%以上的弹药是从敌军那里多来的。 第二,共产党没有高薪和贪污的官员和将军,在军队和苏区中厉行节约。此外,他们的内在的精神、士气斗志、训练方法及他们的政治和军事领导都有严明的纪律和管理。 68、中国人民能够打败日本军队的条件是什么?1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3) 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4) 主要条件是中国人民自己的团结。

69、简述西安事变的过程及意义。答:过程:在劝说蒋介石联共抗日遭拒绝的情况下,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兵谏\,在西

安拘捕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主张。中共中央以民族大义为重,派周恩来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合作,迫使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条件,使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结束,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70、在当时的苏维埃社会中,中国共产党在教育方面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解放思想,消除愚昧无知;培训教师,组建学校,实施大众化的教育;建立专业的学学校;编著字典成效,使苏区的文盲大幅降低;使苏区人民的思想有很大的转变,提高。培养了不同方面的人才,加强了苏区后方的活动,为红军供应干部。

71、红军为什么能在陕西苏区得到发展?答:(1)西北地区正持续三年饥荒(死亡和高税收笼罩整个地区),严重贫富不均造成社会动荡不安,人民对现存政府不满,迫切希望有人带领他们走出饥荒,走向光明和自由。(2)苏维埃的出现解决了农民最迫切的问题:土地和税收。分配土地(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取得农民的信任,建立了强大的群众基础,为革命的发展提供了保障。(3)在西北苏区各种机构不断完善,建立自己军队、学校、医院,并发行了能够在苏区流通的货币,大大稳定了市场经济,为红军的发展提供经济基础。

72、斯诺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时的印象?答: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各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的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75、在什么条件下,中国人民才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的军队?答:(1)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3)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的各国人民才去。

73、在井冈山时期,红军给战士规定的三条简明的纪律是什么?答:(1)行动听指挥,(2)不拿贫农一点东西,(3)打土豪要归公。

74、在井冈山进行游击战时采取的四个口号?1)敌进我退,(2)敌驻我扰,(3)敌疲我打,(4)敌退我追。

75、游击战取得成功需要的基本条件?无畏、迅速、计划周密、机动、保密、行动神出鬼没和坚决果断。 76、《西行漫记》为什么不因时过境迁、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 答案:(1)在新闻领域里,失真导致失信,失信必然失败,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也就是说,真实性乃是报告文学的生命。《西行漫记》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是公认的国际报告文学佳作。无疑,它有着保持时代特征的强烈的新闻性。真实是它富有特殊魅力的一个首要的和基本的因素。《西行漫记》以作者自己扇贝执行的经历为线索,用具体丰富的真实材料,向全世界实事求是地报告了“红色中国”的真相。《西行漫记》是一部忠于客观事实的综合报道,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 (2)《西行漫记》的作者斯诺很擅长在叙事中穿插自己的评述和议论,调动各种文学手法对人物和事件做异常生动的描述,《西行漫记》就十分注意形象化的描述,善于捕捉生动的细节; 77、简述《西行漫记》中的红军精神。

答:① 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② 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③ 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④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⑤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

精神。 78、红军胜利的渡过大渡河,采取了哪些措施?答:(1)吸收历史经验,石达开在渡河时贻误战机,红军抢夺先机。(2)军民一心,和彝族,苗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得到他们的帮助。

(3)红军探查地形,发现渡船,作战英勇,击退敌军,到达彼岸。(4)红军信心坚定,行动迅速,强夺泸定桥,使红军过了大渡河,跳出国民党的包围圈。 79、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红军长征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苏区地盘缩小,到1934年9月,中央根据地由原来的35个县缩小到只剩瑞金、兴国等几个县,面积由五万多平方千米减至一万平方千米左右,这就使红军没有回旋的余地;二是由于敌人的经济封锁和王明的“左”倾经济政策,导致根据地经济濒临崩溃的境地,使红军缺乏在根据地继续坚持斗争的物质条件;三是由于苏区面积缩小和人口锐减,使红军兵员得不到补充,只有突围向外发展。 80、红军胜利的渡过大渡河,采取了哪些措施?答:1935年5月下旬,长征中的中央红军战胜敌人和天险,从安顺场和沪定桥两处渡过敌人把中严密的大渡河,时红军的胜利前进具有很大意义。

(1)吸收历史经验,石达开在渡河时贻误战机,红军抢夺先机。(2)军民一心,和彝族,苗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得到他们的帮助。(3)红军探查地形,发现渡船,作战英勇,击退敌军,到达彼岸。(4)红军信心坚定,行动迅速,强夺泸定桥,使红军过了大渡河,跳出国民党的包围圈。

81、红军在第一次“围剿”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要归功于红军在“围剿”前创造了哪些条件?

答:第一,一军团和三军团在集中的指挥下统一起来了;第二,清算了李立三路线;第三,党战胜了红军内和苏区内的AB团(刘铁超)及其他现行反革命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