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网状带:最内层,约占7%,细胞索相互吻合成网。细胞较小,核也小,着
色较深,胞质嗜酸性,内含较多脂褐素和少量脂滴。网状带细胞主要分泌雄激素、少量雌激素和糖皮质激素。
呼吸系统
1. 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
结构鼻(nose)
2. 气管壁由内向外分为哪三层?
管壁由内向外依次分为黏膜、黏膜下层和外膜三层。
3. 粘膜
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和固有层组成。上皮由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刷细胞、基细胞和小颗粒细胞等组成。
咽(pharynx)
喉(throat)
气管(trachea)
主支气管(Main bronchus)
肺(lung)
功能导气部(Conducting airways)
从鼻腔到肺内的终末细支气管
呼吸部(respiratory region)
从呼吸性细支气管至肺泡
1) 纤毛细胞:最多,柱状,游离面密集的纤毛,向咽部摆动,将黏液及附着的
尘埃、细菌推向咽部,净化吸入的空气。
2) 杯状细胞:较多,分泌的黏蛋白与混合腺的分泌物在上皮表面构成黏液性屏
障。
3) 刷细胞:柱状,游离面有排列整齐,形如刷的微绒毛。细胞基部有与感觉神
经末梢形成的突触,可能有感受刺激的作用。
4) 基细胞:锥形,位于上皮深部,为干细胞,可增殖分化为其它各类细胞。上
皮与固有层间,基膜明显。固有层弹性纤维多,常见淋巴组织。 5) 小颗粒细胞:或称内分泌细胞。数量少,锥形,单个或成团分布在上皮深部,
胞质内有许多致密核芯颗粒,内含5-羟色胺等物质,可调节呼吸道平滑肌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4. 粘膜下层
与固有层和外膜无明显界限,较多混合性腺。
5. 外膜
较厚,含16-20个“C”形透明软骨环,构成管壁的支架。软骨环的缺口处为气管后壁,内有弹性纤维组成的韧带和平滑肌束。
6. 气管最具特征性结构,外膜是由“C”形透明软骨环组成,“C”形原因:保证气管不塌陷,呼吸通畅。
7. 从主支气管(第一级)至肺泡约有24级分支
8. 导气部和呼吸部包括哪些 主支气管(经肺门入肺) 叶支气管(第2级)
段支气管(第3-4级)导气部 小支气管(第5-10级) 细支气管(第11-13级)
终末细支气管(第14-16级)
呼吸性细支气管(第17-19级) 肺泡管(第20-22级) 肺泡囊(第23级)呼吸部 肺泡(第24级)
9. 肺小叶
每一细支气管连同它的分支和肺泡,组成一个肺小叶。
10. 肺的呼吸部
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
肺泡管是特征性结构,相邻肺泡开口间呈结节状膨大 肺泡囊无结节状膨大
11. 肺泡上皮
由I型肺泡细胞和Ⅱ型肺泡细胞组成
12. I型肺泡细胞结构特点 细胞扁平。
覆盖肺泡约95%的表面积,是气体交换的部位。 EM:胞质中有小泡,吞入的微小粉尘。 无增殖能力。
13. Ⅱ型肺泡细胞结构特点
立方形或圆形,散在。核圆,胞质着色浅,空泡状。
EM:游离面短小微绒毛,胞质富含线粒体和溶酶体,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核上方高密度分泌颗粒,呈板层状结构,称板层小体,主要成分有磷脂、蛋白质和糖胺多糖等。 Ⅱ型细胞还有分裂增殖并转化为I型细胞的功能
14. 表面活性物质
分泌物在肺泡表面形成薄膜,称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的张力,维持肺泡直径。
15. 尘细胞来源于肺巨噬细胞,吞噬粉尘颗粒
16. 气血屏障结构
肺泡内气体与血液内气体交换通过的结构,包括肺泡表面液体层、I型肺泡细胞与基膜、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气血屏障很薄,总厚度为0.2-0.5μm,有利于气体交换的迅速进行。
17. 图表 气管 粘膜皱襞/管壁 不明显/完整 上皮类型 假复层纤毛柱状 杯状细胞 多 腺体 有,较多 平滑肌 C软骨缺口处 叶-小支气管 不明显/完整 假复层纤毛柱状 渐少 渐少 增多 细支气管 明显/完整 渐变单层纤毛柱状 渐少 渐少 增多,渐成环 终末细支气管 非常明显/完整 单层柱状 消失 消失 完整环形层 呼吸性细支气管 -/不完整 单层立方或单层柱 无 无 管壁存在则有 肺泡管 -/更加不完整 单层扁平或单层立方 无 无 结节状膨大 肺泡囊 -/缺如 单层扁平 无 无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