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导论 历年考题整理
答案总汇
(2006年秋期-2015年秋期)
注:后标数字是考题历年出现次数(大于一次的才有标记),题目排序是时间由近及远的顺序。
书本参照《社会学》第十一版。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事实(5) 是发生在社会集体层次上的现象,是“个人每时每刻都遵守的,存在于个人之外的集体行为和思维方式之现实”。
2. 形式理性
是关于不同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判断,主要可归结为手段和程序的可计算性,是一种客观的理性——目的理性。
3. 镜中我(4) 美国的查尔斯·库利将通过观察别人对我们自己的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认识,称为“镜中我”。也就是说,每个人的“自我”认识,实际上都是以他人为“镜子”而影射出来的。
“自我”的意义、自我出现的三个阶段:
1. 意识到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感觉阶段)
2. 做出行为后,设想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定义或解释的阶段) 3. 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行为(自我反映的阶段)
1
社会学导论 历年考题整理
4. 三阶段理论 孔德认为,人类精神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是“神学”阶段,人们把一切事件都归因于生命体和人类相似的力量; 第二是“形而上学”阶段,人类乞灵于抽象的实体如大自然;
第三是“实证”阶段,人类认识各种现象,并找出现象之间的联系和支配现象的规律。与此相应,人类社会也经历了军事阶段、过渡阶段与工业阶段。
5. 文化模式
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
文化模式的主要内容: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包含着许多文化集丛,社会交往,衣食住行,工作休息,文化娱乐等都包含一些文化集丛。各种文化集丛不是散漫的、孤立的,它们在功能上互相联系、互相依存而构成一个特殊的文化整体,这个文化整体就是文化模式。
6. 文化堕距(5) 也称为文化滞后,由社会学家威廉·奥尔本创造这一术语。社会变迁过程中,文化集丛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结果造成文化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从而导致各种社会问题。一般说来,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而就非物质文化的变迁而言,一般又总是制度首先变迁或变迁速度较快,其次是风俗、民德的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的变迁。
7. 相对剥夺(3)P649 (网上解释)“相对剥夺”(Relative deprivation) 最早由美国学者S.A.斯托弗(S.A.Stouffer)提出,其后经R.K.默顿(R.K.Merton)的发展,成为了一种关于群体行为的理论。它是指当人们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某种参照物相比较而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所产生的受剥夺感,这种感觉会产生消极情绪,可以表现为愤怒、怨恨或不满。简单而言,相对剥夺是一种感觉,这感觉是我们有权享有但并不拥有。
(书本解释P649)相对剥夺是引发内乱和其他形式集合行为的另一个普遍因素。相对剥夺指的是一种人们没有获得他们认为应得之物的情形。无论人们追求的是经济保障、政治权利、自我实现,还是社会归属感,社会总是教导人们,只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去努力,就能达到这些目标。而当人们感到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并不能取得足够的进展时,就产生了相对剥
2
社会学导论 历年考题整理
夺感。在他们看来,这个制度没能给他们应得的东西。
分类:
期望型相对剥夺:在期望型相对剥夺中,人们的期望在不断增加,然而他们并没有看到情况有显著的改善。
J状曲线型相对剥夺:人们的期望正伴着他们所认为的真实进步而增加,而当局突然倒转方向并且开始剥夺人们的近期所得。
8. 生命历程理论 个体生命历程视为由多个生命事件组成的序列,事件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深受社会结构的影响,前者会对个体的社会化产生重要影响。
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原理大致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是,“一定时空中的生活”原理。他告诉我们,个体在哪一年出生(出生组效应),属于哪一同龄群体,以及在什么地方出生(地理效应),基本上将人与某种历史力量联系起来;
二是,“相互联系的生活”原理。他告诉我们人总是生活在由亲戚和朋友所构成的社会关系之中,个人正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被整合入特定的群体的,每代人注定要受到在别人的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生活事件的巨大影响;
三是,“生活的时间性”原理。生活的时间性指的是在生命历程中变迁所发生的社会性时间(social timing),他还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生命历程的协调发展。这一原理认为,某一生活事件发生的时间甚至比事件本身更具意义,强调了人与环境的匹配;
四是,“个人能动性”原理。他告诉我们,人总是在一定社会建制之中有计划、有选择地推进自己的生命历程。即使在有约束的环境下,个体仍具有主动性。人在社会中所做出的选择除了受到社会情景的影响外,还受到个人经历和个人性格特征的影响。
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分析范式,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比如,一个人一生所经历的入学、就业、生育、退休等生命事件,这些生命事件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就构成了一个人的生命历程。生命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深受社会结构的影响,而前者反过来又会影响到个体的角色扮演。这样,以“生命事件”概念为中介就打通了社会结构与个体社会化过程之间的关系。
9. 主要地位(2) 指的是比其他所有身份都更重要,且对个人的社会位置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身份。
3
社会学导论 历年考题整理
10. 社会团结 社会团结具有“社会内聚力”“社会整合机制”的含义,指的是把个体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纽带,是建立在共同情感、道德、信仰或价值观基础上的个体之间以及群体之间以结合或吸引为特征的联系状态。
11. 垂直流动(4) 也称纵向流动,是指人们在同一社会分层结构中的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地位的转化。 指一个人从下层地位和职业向上层地位和职业的流动,或者从上层地位和职业向下层地位和职业的流动。垂直流动可以伴随地区间流动,也可是原地升降。
12. 集合行为(2) 所谓集合行为,是指在相对自发、不可预测、无组织的以及不稳定的情况下,对某一共同影响或刺激产生反应而发生的行为。同样是多人参与的行为,集合行为与组织行为和制度行为截然不同。
集合行为与组织行为和制度行为的差异 P647 集合行为的特点:
第一,参与人数众多,无组织(自发与非理性)。
第二,行为者相互依赖,参与其中的人目标和期望相对不明确,社会情景模糊。 第三,社会控制机制薄弱。 发生条件:
1、环境因素(时间、地点、季节等)——时间上节假日、周末、晚上较多(夜晚政治);场合相对封闭,能聚集很多人的地方(大礼堂等),人数众多可以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人的情绪可以被反复酝酿;季节上春天最佳。
2、无规范状态——我们社会的绝大部分行为都被社会规范所控制,但在无规范状态中,没有道德法律上的约束与控制。
3、冲突的价值观和规范——现代价值观:男女平等,伊斯兰教:男尊女卑——价值观的冲突)
4、相对剥夺(期望型相对剥夺、J状曲线型相对剥夺)P649 5、社会控制机制的崩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