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学练习 下载本文

12.在方形(如蚕豆)或棱形(如芹菜)的茎中,棱角部分常分布有( )。 A.厚角组织 B.厚壁组织 C.薄壁组织 D.石细胞 13.茎的维管束发育方式有( )。

A.初生韧皮部为外始式,初生木质部为内始式 B.初生韧皮部为内始式,初生木质部为外始式 C.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均为外始式 D.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均为内始式 14.茎中初生射线是指( )。

A.髓射线 B.维管射线 C.木射线 D.韧皮纤维 15.茎中次生射线是指( )。

A.木射线 B.韧皮射线 C.髓射线 D.维管射线 16.植物的一个年轮包括( )。

A.心材与边材 B.早材与晚材 C.硬材与软材

17.气孔下由木栓形成层向外产生的排列疏松的细胞称为( )。 A.侵填体 B.补充组织 C.韧皮部 D.木质部

18.树皮剥去后,树就会死亡,是因树皮不仅包括周皮还有( )。

A.栓内层 B.木栓形成层 C.韧皮部 D.木质部

19.茎的维管形成层可以细分为束中形成层与束间形成层,从它们在植物体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来源性质上看,二者( )。 A.均为侧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B.均为侧生分生组织,但束中形成层属次生分生组织,束间形成层属初生分生组织

C.并非侧生分生组织,而是次生分生组织

D.均为侧生分生组织,束中形成层具有初生组织的性质,?束间形成层却是典型的 次生分生组织

20.双子叶植物茎内的次生木质部由( )分裂、生长和分化而成。

A.束中形成层细胞 B.束间形成层细胞 C.纺锤状原始细胞 D.射线原始细胞 21.产生根或茎的次生结构是靠( )。

A.顶端分生组织 B.侧生分生组织 C.居间分生组织 D.额外形成层 22.禾本科植物茎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发生( )。

A.角质化 B.栓质化 C.矿化 D.角化或栓化或矿化 23.禾本科植物茎维管束中的维管束鞘为( )。

A.薄壁组织 B.厚壁组织 C.厚角组织 D.基本组织 24.禾本科植物茎中央为( )。

A.髓 B.髓腔 C.髓或髓腔 D.木质部

25.玉米、高粱的茎增粗的原因除初生组织细胞长大外,还由于( )活动的结果 A.形成层 B.木拴形成层 C.初生增粗分生组织 D.束间形成层 (五)问答题:

1.茎尖分几区?其组织分化过程怎样? 2.试述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3.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是怎样产生的? 4.试述禾本科植物茎的构造

5.禾本科植物茎为什么可以增粗、长高?

叶的发育与结构 (一)名词解释:

1.完全叶与不完全叶 2.单叶与复叶 3.泡状细胞 4.离层 (二)判断与改错:

1.不完全叶中有一类仅具叶柄。

2.单叶的叶柄与复叶小叶柄基部均有腋芽。 3.观察气孔表面观,可用叶片做横切。

4.会落叶的树叫落叶树,不会落叶的树叫常绿树。

5.落叶树于深秋或早夏落叶是对植物本身有利的一种正常生物学现象。 6.叶脱落后留在茎上的痕迹称叶迹。

7.叶一般正面颜色深,是因为上表皮细胞含叶绿体多。 8.双子叶植物中,有的植物具平行叶脉。 9.禾本科植物的叶多为等面叶。

10.气孔器具副卫细胞的现象在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中均存在。

11.叶内中脉的韧皮部靠近下表皮。 (三)填空:

1.叶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_____ 和_____ 等两个方面。 2.完全叶具有______ 、______ 和______ 三部分。

3.被子植物叶片形态具有极大的多样性,植物生物学上一般从叶片的______、_____ 、_____

和______ 等几个方面对叶片加以描述,以此作为植物分类鉴定的依据之一。 4.叶片中的维管束和其他有关组织组成_____ ,其主要作用是_____和______ 。?它 们在叶片中的分布方式称______ ,主要分有______ 、______ 和______ 三种类型。 5.复叶依小叶排列的不同状态而分为_____ 、______ 和______ 。 6.三回羽状复叶,即叶轴分枝_____ 次,再生小叶。 7.叶序的类型一般有_____、_____ 与_______ 三种。

8.对生叶序中,一节上的2叶,与上下相邻一节的2叶交叉成十字形排列,?称_____ 对 生。

9.在叶原基形成幼叶的生长过程中,首先是_____ 生长使叶原基延长成柱形,?接着 是 生长形成的幼叶雏形,以后叶片的进一步长大,则主要是_____ 生长的结 果。

10.叶片的三种基本结构是_____、______ 和______ 。

11.水孔是_____的变形,其细胞长期开张,水孔位于_____或_____的表皮上。 12.在双子叶植物叶片的横切面上,可根据_____或______ 来判断叶的背腹面。

13.叶脱落前,在叶柄基部或靠近叶柄基部产生_____ ,它包括______和______ ? 两部分。

14.各类植物根据它们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可分为______ 植物、______ 植物和____ 植物。

(四)选择填空 ;

1.( )的叶为异面叶。

A.叶上、下表皮色泽不同 B.叶上、下表皮气孔分布不同

C.叶长、下表皮分别为单层和我层细胞 D.叶肉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 2.叶片中可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是( )。

A.表皮 B.栅栏组织 C.海绵组织 D.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 E.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保卫细胞 3.栅栏组织属于( )。

A.薄壁组织 B.分生组织 C.保护组织 D.机械组织

4.叶片横切面上许多细胞排列疏松,间隙较多,细胞内含叶绿体,这些细胞属( )。 A.皮层 B.叶肉 C.海绵组织 D.栅栏组织 5.禾本科植物的气孔器由( )组成。 A.哑铃状保卫细胞 B.肾形保卫细胞

C.近菱形的副卫细胞和哑铃状保卫细胞 D.近菱形的副卫细胞和肾形保卫细胞。 (五)问答题:

1.C3植物和C4植物在叶的结构上有何区别? 2.怎样区别单叶和复叶?

3.禾本科植物叶的形态构造特点如何? 4.试述双子叶植物叶的解剖构造。 5.试述禾本科植物叶片的解剖构造特点。 植物的水分生理 一、名词解释

水势 衬质势 压力势 渗透势 束缚水 自由水 水的偏摩尔体积 渗透作用 吸胀作用 代谢性

吸水 根压 蒸腾拉力 蒸腾作用 蒸腾效率 蒸腾系数 生理需水 生态需水 小孔律 萎蔫系数 水分临界期 内聚力学说 共质体 质外体 二、填空题

1.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现象可以证明根压的存在。 2.植物体中的水分以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状态存在。

3.将一个Ψp=-Ψs的细胞放入0. 1mol/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的体积______。 4.将一个Ψp=-Ψs的细胞放入纯水中,则细胞的体积______。

5.永久萎蔫是由于_______引起的,暂时萎蔫则是由于_______引起的。 6.保卫细胞内CO2含量或pH或K+,都能促使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开放。

7.当植物细胞处于初始质壁分离时,其ΨW=_______;当细胞吸水达到饱和时,其ΨW为______。

8.在暖湿天气条件下,植物吸水动力主要是______,在干热天气下吸水动力主要是_____。 9.当叶片失水出现萎蔫状态时,细胞的膨压为_____,其Ψw等于_____。

10.设甲乙两个相邻细胞,甲细胞的渗透势为-1. 6MPa,压力势为0. 9MPa,乙细胞的渗透势为-1. 3MPa,压力势为0. 9MPa,水应从_____细胞流向_____细胞。如两细胞体积相等,平衡时细胞的水势是_____MPa。

11.水分通过气孔扩散的速度与气孔的_____成正比。

12.干种子主要依靠_____吸水,形成液泡的细胞主要靠_____吸水。

13.茎叶的水势比根的水势_____;在同一根部,根内侧细胞的水势比外侧细胞的水势_____。 14.植物细胞间水分移动的快慢,取决于它们之间的_____。 15.淀粉磷酸化酶在pH降低时把_____转变为_____,在光下由于光合作用的进行,保卫细胞_____减少,pH上升。

16.当细胞内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增高时,原生质胶体的粘性_____,细胞代谢活动_____。 17.根系吸水动力有_____和_____两种。前者与_____有关,后者则与_____有关。 18.植物体内水分运输阻力最大的部位是_____,阻力最小的部位是_____。

19.水分在植物体内以两种状态存在,其中________比值大时,代谢旺盛;_______比值大时,代谢受抑制。

20.植物细胞吸水的方式可分为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风干种子萌发前吸水时,其细胞的水势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生组织细胞吸水时,其细胞的水势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典型的细胞水势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植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现象可以证明根压的存在。

25.植物根部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并往上部运输的主要动力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26.根据小孔扩散律,植物叶片蒸腾的速率与气孔的______呈正相关,而与气孔的面积无关。 27.从气孔运动的机理来看,凡影响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因素,都能影响气孔的运动。

根据H. H. Dixon的学说,高大树木能将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矿质元素运送到顶梢,而液柱在体内28.保持连续的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植物的水分临界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将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入纯水中时,其Ψw、Ψp和Ψs的变化为()。 A.Ψp升高,Ψw和Ψs降低 B.Ψp和Ψs升高,Ψw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