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 (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
5.画出并说明宏观经济循环模型(包括二、三、四部门)。漏出与注入的含义和意义是什么?
6.说明国民收入核算中,GDP 与GNP的关系和五个总量的关系 7.计算GDP 的基本方法有那些?
8.在宏观经济纵横比较中运用哪些有关总量?
9.怎么理解宏观经济核算是宏观经济分析的前提?有什么欠缺和局限? 五、计算题
1. 假设某国某年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资金消耗补偿 雇员酬金
企业支付的利息 试计算:
间接税 (1)国民收入; 个人租金收入 (2)国内生产净值; 公司利润收入 (3)国内生产总值;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4)个人收入;
红利 (5)个人可支配收入;社会保险税 个人所得税 (6)个人储蓄。 消费者支付的利息 政府支付的利息 政府转移支付
个人消费支出 2. 某经济社会在某时期发生了以下活动:
(1)一银矿公司支付 万美元工资给矿工开采了50 万磅银卖给银器制造商,售价10 万美元;
(2)银器制造商支付5 万美元的工资给工人造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 万美元。
A.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
B.每个生产阶段生产了多少价值?用增量法计量GDP。 C.在生产活动中赚得工资、利润共计分别为多少?用收入法
计算GDP。
3. 假定某经济有A、B、C 三个厂商,A 厂商年产5000,卖给B、 C 和消费者,其中B 买200,C 买2000,其余2800 卖给消费者。B 年产500,直接卖给消费者。C 年产6000,其中3000 由A 购买,其余由消费者购买。
(1)假定投入在生产期都用光,计算价值增加。 (2)计算GDP 为多少。
(3)如果只有C 有500 折旧,计算国民收入。
4. 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亿美元)
国民生产总值 4800 总投资 800 净投资 300 消费 3000 政府购买 960 政府预算盈余 30 试计算:(1)国民生产净值;(2)净出口;
(3)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
5. 假定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
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亿美元)。 试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
6. 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书本,面包和菜豆。它们在1998 年和1999 年的产量和价格如下表所示: 1998 年 1999 年 数量 价格 数量 价格 书本 100 10美元 110 10 美元 面包(条) 200 1美元 200 美元 菜豆(千克) 500 美元 450 1 美元 试求: (1)1998 年的名义GDP;(2)1999 年的名义GDP; (3)以1998 年为基期,1998 年和1999 年的实际GDP 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 变化多少百分比?
(4)1999 年为基期,1998 年和1999 年实际GDP 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 变化多少百分比?
(5)“GDP 的变化取决于我们用那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GDP 的基期价格”。这句话对否?
7.根据上题数据,用1998 年作为基期,
(1)计算1998 年和1999年的GDP 的折算指数; (2)计算这段时期的通货膨胀率。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认为市场机制可以确保充分就业实现的观点是哪一种学派的观点?( )
A.凯恩斯经济学派 B.GDP 缺口分析理论 C.古典经济学派 D.总支出模型
2. “就整个经济而言,总供给为自己创造出等额的总需求”这是谁的说法?( )
A.埃奇沃斯定律 B.萨伊定律 C.供求规律 D.凯恩斯定律
3. 根据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当总支出不足时( )
A.会引起价格、工资和利率下降,从而增加支出和实现充分就业
B.会使消费曲线向下移,将经济推向充分就业水平 C.会提高利率并减少较高水平的投资 D.会导致总产出和就业的增加
4. 在总支出模型中,决定消费和储蓄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银行信贷规模 B.收入水平 C.利率水平 D.价格水平5. 如果某人的个人可支配收入由1,200 元增加到1,700 元,而储蓄由-100 元增加到100 元,由此可知( ) A.其边际储蓄倾向为 B.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C.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D.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6.下列表达式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APS+MPS=1 B.APC+APS=1 C.APC+MPS=1 D.APC+MPC=1 7.当总收入增加时,( ) A.消费上升,而储蓄下降 B.消费下降,而储蓄上升 C.消费和储蓄都下降 D.消费和储蓄都上升
8.平均消费倾向表示的是( )
A.收入超过消费的数量
B.储蓄的变化与由此引致的消费变化之间的关系 C.消费占总收入的比重 D.消费占收入变化量的比重
9.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可支配收入为200 元,则( ) A.根据已知条件无法确定消费和储蓄的数量 B.储蓄为20 元
C.个人消费支出为160 元 D.储蓄为40 元
10.边际消费倾向( ) A.就是储蓄曲线的斜率 B.就是消费曲线的斜率
C.就是消费曲线的斜率的倒数 D.就是储蓄曲线的斜率的倒数
根据消费曲线函数C=20+ 回答11、12 题,其中C 为消费 Y 是可支配收入
11.根据以上信息,MPC 应为( ) A. B. C. D.
12.根据以上信息,当可支配收入为800 元时,储蓄为( ) A.180 元 B.740 元 C.60 元 D.18 元 13.在消费曲线与45°线的交点上( ) A.MPC 为1 B.APC 为1
C.储蓄等于消费 D.经济处于均衡状态
14.如果陈梅的收支相抵点对应的收入为10,000 元,她的MPC为,则在她的实际的可支配收入为16,000 元时( ) A.其消费支出为14,500 元 B.其消费支出为15,500 元 C.其消费支出为13,000 元 D.其储蓄为2500 元
15.如果消费函数为C=20+,其中C 和Y 分别为消费支出和 可支配收入,那么当Y 为多少时平均消费倾向为1? ( ) A.80 元 B.100 元 C.160 元 D.200 元
16.下面哪一个表达式是正确的( )
A.APC+MPC=APS+MPS B.APC+MPS=APS+MPC C.APC+APS=MPC+MPS D.APC-APS=MPC-MPS 17.在消费曲线与45°线的交点上( ) A.MPC 等于1 B.APC 为零 C.储蓄等于收入 D.储蓄为零 18.如果消费曲线是直线,则( ) A.储蓄直线也必然是直线 B.随着收入的增加MPS 将下降 C.随着收入的增加MPC 将下降
D.在任一收入水平上的APC 都相等 19.如果储蓄曲线是直线,则( ) A.MPS 必为常数 B.APS 必为常数 C.APC 必为常数 D.MPC 必然会上升
20.如果消费曲线向上移动且并不是由税收变化引致的,则储蓄曲线( )
A.将不会移动 B.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移动 C.将会向下移动 D.也将会向上移动 21.下述哪一项不会引起消费曲线移动( ) A.家庭拥有的财富急骤增加 B.消费者的收入增加 C.预期会出现经济衰退 D.耐用消费品会出现短缺 22.个人所得税增加会使( ) A.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都向下移 B.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都向上移
C.消费曲线向上移,储蓄曲线向下移 D.消费曲线向下移,储蓄曲线向上移
23.如果消费曲线向上移动,这必然表明( ) A.MPC 增大了 B.MPS 增大了
C.对应于每一个人可支配收入水平下的APC 都增大了 D.对应于每一个人可支配收入水平下的APC 都减小了
根据以下假设某经济的有关数据回答问题24-26(单位:元) 可支配收入 0 50 100 150 200 储蓄 -10 0 10 20 30
24.根据以上数据,边际消费倾向为( ) A. B. C. D.
25.根据以上数据,当收入水平为100 元时,平均储蓄倾向为 ( )
A. B.
C. D.根据已知条件无法确定
26.根据以上数据,如果在坐标图上取点,可知储蓄曲线的斜率为( )
A. B. C. D.
根据下列三组数据(分别表示三个不同的封闭经济下的消费函数)回答问题27-32 题,其中DI 表示个人可支配收入,C 表示消费支出,单位是亿元( )
A: DI 0 10 20 30 40 50
C 4 11 18 25 32 39 B: DI 0 80 160 240 320 400
C 65 125 185 245 305 365 C: DI 0 20 40 60 80 100
C 2 20 38 56 74 92
27.根据上述数据,A 国经济中的边际消费倾向为( ) A.0.5 B. C. D.无法确定
28.根据上述数据,边际储蓄倾向的值( ) A.A 国的最大 B.B 国的最大 C.C 国的最大 D.无法确定
29.根据上述数据,当可支配收入的值为40 亿元时,边际消费倾向的值( )
A.A 国的最大 B.B 国的最大 C.C 国的最大 D.无法确定
30.根据上述数据,当可支配收入为400 亿元时,B 国经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