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模型评价
6.1模型优点:
1.利用投入与产出理论能够看到通过对公路运输的投入所得到的产出比从而得到一个对GDP影响的量化值
2.能够相对的推算出投入所产生的波及效果、较为全面的考虑到对GDP影响的值。
6.2模型的缺点
仅考虑了经济系统中各种初始要素和中间要素的消耗,得出的仅是单方面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没有考虑投入所造成的占用与产出之间的联系以及占用对产出的制约。
7. 模型改进
根据上述投入产出表,依照表中投入的中间使用与最终使用的行向数量关系建立投入产出的平衡关系式:?Xmn?Yn?Xk
n?16
式中Xmn表示第m部门使用n部门的资源量:Xk和 Yn 分别表示第n部门的总产出和最总使用合计数量。令 smn 表示第n部门资源的直接消耗系数,它等于
amn?Xmn(m,n?1,2,3,.4,5,6) Xm
式中, Xm 表示第m部门的总投入量 代入平衡关系式中可以得到
?am?16mnXm?Yn?Xn(n?1,2,3,.4,5,6)
通过占用项的中间投入与中间使用与最终使用的行向数量关系建立占用产出的行向平衡式
?Rm?16km?Yk?Rk(K?1,2,3,4,5,6) 9
令 表示第n部门对第k种资源的直接占用系数 等于
rmn?Rmn(m,k?1,2,3,.4,5,6) Xm
代入行向平衡式中得
?rm?16kmKm?Yk?Rk(K?1,2,3,4,5,6)
这样,我们通过引入直接消耗系数与直接占用系数,由此得出以上投入占用产出模型。
参考文献
[1]刘俊娟 交通运输投入占用产出模型研究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第3期,第5卷:42-43 2007.9
[2]汪传旭 交通运输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衡量方法 中国公路学报 第1期,第17卷:95-97 2004.1
[3]W.列昂捷夫 美国经济结构第三版
[4]陈贻龙,邵振一 运输经济学[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
[5]毛林根 产业经济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6]司守奎,徐珂文,李日华 数学建模 2003
[7]李秉全 投入产出技术与企业管理现代化 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8
10
附录
clc
a=[1,1/10,1/125,1/400,1/15,1/500 10,1,1/10,1/250,1,1/330 125,10,1,1/3,9,1/3 400,250,3,1,25,1 15,1,1/9,1/25,1,1/30 500,330,3,1,30,1]; [x,y]=eig(a);
eigenvalue=diag(y); lamda=eigenvalue(1); ci1=(lamda-6)/5; cr1=ci1/1.24
w1=x(:,1)/sum(x(:,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