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7课第2框《爱在家人间 》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下载本文

第2课时 爱在家人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家庭中亲情的表现形式。

2.知道亲情碰撞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3.认识亲子冲突处理不好的危害。 能力目标

1.领会和感受家庭中的亲情。 2.掌握化解亲子冲突的方法和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家庭中亲情的温暖,树立化解家庭矛盾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亲情的表现形式,掌握化解亲子冲突的方法和技能。 难点

了解亲情形式的变化,明确产生亲子冲突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的课堂活动课件。学生准备:回忆家庭中温馨的故事或者不愉快的家庭矛盾冲突。教学过程

- 1 -

一、情境导入,营造氛围

生活中有很多本来珍贵的东西一旦被我们认为是习以为常的事物,我们就可能不再珍惜和在意。亲情之爱也是如此,我们从小到大都尽情地享受着家庭中的亲情之爱,以至于我们对这种爱到了熟视无睹的境地。可见,我们的生活中不乏亲情之爱,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发现这是一种爱,都能领悟到这是一种爱。

你领悟到亲情之爱了吗? 二、课文研讨,问题导读 活动一:体味亲情 1.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1)研读教材第76页正文第一段。 问题引导: ①什么是亲情? ②亲情是怎样产生的? 问题提示:

①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就是亲情。

②这份情感,或是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或是因为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操劳,或是因为他们分享了我们的喜悦、分担了我们的忧伤,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影响者,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成长的陪伴者和见证者……

- 2 -

(2)活动拓展

阅读教材第76页“运用你的经验”的内容,思考: ①在家庭中,你爱所有的亲人吗?为什么? ②你是因为他们特别爱你,你才爱他们的吗?

问题提示:①亲情因多种缘由而产生,亲情有时是双向的,有时也因个人缘由是单项的。②亲人是否特别爱你,不能作为你是否爱亲人的条件。

2.亲情的表现

(1)研读教材第78页正文第一段。 问题引导:

①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形式相同吗? ②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种亲情吗? 问题提示:

①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有的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自然随和……

②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

(2)活动拓展

阅读教材第78页“阅读感悟”的内容,思考: 这个家庭中有哪些亲情的表现?

- 3 -

问题提示:

从这个家庭中三个成员之间互相关心的角度诉说即可。 3.亲情的变化

研读教材第78页正文第二段。 问题引导:

①家庭结构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②家庭结构的变化会改变亲情的存在吗? 问题提示:

①现实生活中,由于亲人的离开、新成员的出现,我们的家庭结构也会因之改变。 ②只要我们用心感悟就会发现,家中的亲情仍在,尽管它的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 活动二:爱的碰撞 1.关系微变化

研读教材第79页正文。 问题引导:

①与家人关系发生微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②与家人关系发生微妙变化的表现是什么? 问题提示:

①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