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姓 :号学 人 做 信:诚号 座 试 考 信 自::级示班 提 别 特 :级年 :次层 :业专
《发展心理学》试题(A卷)(附答案) 1、儿童大脑的发展具有严格的程序性,其成熟顺序依次是:( ) A.枕叶一额叶一顶叶—颞叶 B.枕叶一颞叶一顶叶一额叶 线(适用于2010级小学教育专业专科学生,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
C.顶叶一枕叶一额叶一颞叶 D.颞叶一顶叶一额叶一枕叶
2、创造性游戏不包括(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复核人 A. 角色游戏B. 活动性游戏C. 建筑游戏D.表演游戏
3、由于看见成人给小孩洗澡,一些儿童也给自己买来的玩具娃娃洗澡,这是思维活 得分 动的( )
A. 直观动作性B. 抽象概括性C. 具体形象性D.间接概括性 得 分 4、个体自我意识产生的标志是( )。
阅卷人 A. 逻辑思维的建立 B. 第一信号系统的建立
C. 形象思维的建立 D. 能使用代名词“我”称呼自己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5、( )是儿童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 1、儿童发展的中心课题是 。
A.掌握第一批词 B.婴儿期 C.幼儿期 D.童年期 2、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占主导地位。 6、幼儿记忆的特点是( )
3、 岁是幼儿词汇年增长率最高的阶段
A. 无意识记为主 B. 比较精确C. 意义的理解识记 D. 有意识记为主 4、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主要标志是儿童能够理解 。 7、儿童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是在( ) 5、幼儿自我情绪体验中最重要的是幼儿的 。
A.学前期B. 婴儿期C.乳儿期D. 学龄初期
订6、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研究中,3—7岁儿童处于 阶段。 8、学前儿童认为“儿子”就是代表小孩,当他看到一个长满胡须的男子也是某人的 7、进入小学后 取代游戏逐渐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
儿子就感到非常惊奇,这反映了其心理发展的( )
8、根据塞尔曼的研究,低年级儿童主要处于 的观点采择阶段(约6--8岁) A. 知觉的特点 B. 记忆的特点C. 思维的特点 D. 想象的特点 9、“明明很害羞,华华不太害羞”,说明儿童对别人的描述主要是从原来行为上进行9、小学阶段的儿童的概括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依次为( )。
比较,逐渐能从 上对别人进行比较。
A、感知动作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 B、表象水平、形象水平、抽象水平 10、我国心理学家早就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从受 的制约逐步过渡到C、直观形象水平、具体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 受内心的道德原则、道德信念的制约。 D、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10、“一题多解”体现了小学儿童思维的( )
得 分 A.敏捷性 B.灵活性 C.深刻性 D.批判性 阅卷人 得 分 阅卷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概念解释(共20分) 答案 1、具体形象思维: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装2、亲社会行为:
第 1 页 共 4 页
:名姓 :号学 人 做 信:诚号 座 试 考 信 自::级示班 提 别 特 :级年 :次层 :业专
3、性别化: 会回答“笔是用来写字的”;如在电影上见过戴墨镜、穿西装的人是特务,以后见到 线
这样的人,便认为是特务。
4、角色采择: 高年级儿童数数和计算可以直接运用数字和数学符号进行运算;如对什么是解放军 这个问题,会指出解放军是有组织纪律,用现代化武器装备起来的保卫祖国的人。
得 分 分析以上案例并回答以下问题:
阅卷人 问题1:小学低年级儿童的主要思维类型是什么? 四、简答(共18分)
1、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问题2:小学高年级儿童的主要思维类型是什么?
问题3: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童年期心理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订
得 分
阅卷人 3、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六、论述:(14分) 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得 分
阅卷人 附:《发展心理学》A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
五、案例分析(8分)
1、认知2、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3、3-4岁4、错误信念5、自尊6、道德他律装小学低年级儿童数数和计算时,要借助手指头或小木棒等实物;如问他们“什么7、学习活动8、社会信息9、心理10、外部情境 是解放军?”他们常不加思索地回答“舅舅是解放军” ;如问“什么是笔?”,他们
二、单项选择
第 2 页 共 4 页
:名姓 :号学 人 做 信:诚号 座 试 考 信 自::级示班 提 别 特 :级年 :次层 :业专
1、B2、B3、C4、D5、C6、A7、A8、C9、D10、B 3、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线三、概念:
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协调性。(1)
1、具体形象性的思维就是指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即凭1)小学儿童逐步形成自觉地运用道德认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1) 借具体形象的联想来进行的,而主要不是凭借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 2)小学儿童的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1)
即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的。
3)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儿童品德发展中占有相当显著的地位(1) 2、亲社会行为指任何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及趋向,如总之,小学儿童的品德是从习俗水平向原则水平过渡,从依附性向自觉性过渡,从外 帮助、安慰、捐助或救助他人,与他人合作、分享、谦让,甚至包括赞扬他人,部监督向自我监督过渡,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阶段的品德 使他人愉快。亲社会行为又称向社会行为、利他行为。
是过渡性的品德,显示出协调性的基本特点,冲突性和动荡性较少。(3) 3、即儿童获得性别认同和关于他所生活的社会认为适合于男人或女人的动机、价五、分析:
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的过程。又称性别类型化。
1、具体形象思维为主(2) 4、角色采择:也称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2、抽象逻辑思维为主(2) 的一种认知技能。 3、
订四、简答
1)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1)
1、幼儿自我评价特点:
2)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明显的关键年龄 (10--11岁)(1) (1)从轻信他人评价到自己独立评价(1) 3)思维结构趋于完整,但有待完善(1) (2)从外部行为评价到内心品质评价(1) 4)思维发展过程的不平衡性(1) (3)从比较笼统评价到比较细致评价(1)
六、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4)从带有极大主观情绪性评价到初步客观评价(1) ? ①游戏是年幼儿童的特殊生活方式,通过角色游戏模仿学习各种社会角色,
(5)开始以道德行为的准则进行评价(1) 学习社会交往;(2)
2、童年期心理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 ②游戏是儿童认识周围环境和周围事物的主要途径;(2) 6、7岁到12、13岁是儿童开始进入小学学习的时期。(1) ? ③通过游戏发展感知觉、思维和解决问题等心理活动;(2) 1、学习活动取代游戏逐渐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1) ? ④游戏是抒发情感的主要方式;(2)
2、逐步掌握书面言语(1)
? ⑤通过游戏发展想像力、创造能力,在游戏中实现自我;(2) 3、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1) ? ⑥游戏可以培养儿童的意志力、纪律性和协作精神(2) 装 4、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自觉性进一步发展,表现出协调性特点。(1) ? ⑦游戏活动可以增强体质。(2) 5、社会关系开始趋于复杂,集体意识和个性初步形成。(1)
第 3 页 共 4 页
:名姓 :号学 人 做 信:诚号 座 试 考 信 自::级示班 提 别 特 :级年 :次层 :业专
线
订 装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