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家畜生态学复习资料(重点) 下载本文

C.森林生态系统在演替初期是开放的生态系统,演替后期是封闭的生态系统 D.湖泊生态系统是封闭的生态系统 40温室效应指的是。

A.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温室和塑料大棚,产生了对环境不利的后果

B.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大气层如同温室的外罩一样,太阳短波辐射容易进入,地表长波辐射难以出去,导致地表温度升高,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

C.农民长期在温室和塑料大棚内工作,导致了与温室和塑料大棚有关的疾病 D.在温室和塑料大棚内生产的蔬菜质量与露天农田中生产的蔬菜质量不同 41温室效应的最直接后果是。

A.气温升高 B.极地和高山冰雪消融 C.海平面上升 D.生态系统原有平衡破坏 42下列资源属于可再生性资源的是。

A.煤炭资源 B.核能资源 C.森林资源 D.天然气资源 43下列资源属于非枯竭性自然资源的是。

A.太阳能资源 B.天然气资源 C.土地资源 D.淡水资源

20XX家畜生态学复习资料一 一、名词解释:

1.生态因子:对家畜的生存和发展有明显、直接作用

的环境因子,称为生态因子。 2.生存条件:在生态因子中,对家畜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那些必不可少的因素,称为生存条件。

3.主导因子:家畜的生存条件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4.耐受限度:每一种生物对每种环境因子都有一个适应范围,这一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幅度就是耐受限度。 5.限制因子:在特定环境条件中,使某一生物的耐受达到极限,对其机能、活动以至地理分布起直接限制作用的环境因子。

6.生态价:生物种的生态价值,即生物种对外界环境适应幅度的大小。

7.生态型: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同一物种,于长期受着不同环境因素的作用,常常形成一些适合于当地环境条件的种群,这些种群叫做生态型。

8.潜热:蒸发方式散发的热量包含在水汽中,不能直接用测热仪测定,所以叫非可感热或潜热。

9.临界温度:环境温度超出动物等热区,动物代谢率开始升高时的环境温度, 称为临界温度。

10.适应:指生物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刺激而产生的行为生理和遗传的反应。 11.表型适应:动物在环境条件刺激下产生的体型外貌特征的适应性变化。

12.习惯:动物受到同一环境条件的反复刺激,其反应就会逐渐减弱甚至不产生反应,这种现象称为习惯。 13.风土驯化:指家畜逐步适应新环境条件的复杂过程。

14.生理学节律:受气候因子周期性变化的影响,动物在行为、生理上出现相应的有节律的季节交替和昼夜变化,这种变化称为生理学节律。

15.生物钟:动植物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受到内部某种计时功能的控制, 这种内部计时称为生物钟。 16.生态锥体:指生态系统中顶部尖而底部宽的锥体状生物群落的营养结构。 17.营养级:生态学上将食物链中的一个个环节,称为营养级。

18.初级生产: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源源不断地生产植物性产品的过程。 19.叶面系数:是反映光合作用面积的指标,即叶子总面积对植物占地面积的倍数。 20.生态平衡: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无生命物质之间长时期处于动态平衡。

21.生态阈限:生态系统对自然界或人类施加的干扰能够进行自动调节,但是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超出这一限度,自动调节能力就会降低或消失,出现生态平衡失调,这一限度称为失调阈限。

22.结构缺损:指生态系统缺损一个或几个组成成分,使生态平衡破坏,系统崩溃。 23.最大持续产量:在不损害资源更新能力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持续地利用某种资源所能获得的产量。

24.生态经济学:是从经济角度来研究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相互结合的复合体系,即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

25.系统生态学:是指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来研究生态问题的科学。

26.最小因子定律:在动物所需要的各种养分中,如果有一种达不到需要量,尽管其他各养分都满足甚至超过了需要,这一不足的养分就成了最小因子,使动物的生长受到限制。称为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二、单项选择题

1、在生态系统中,蛙属于 A. 生产者 B. 一级消费者 C. 二级消费者 D. 三级消费者

2 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因素从种内来看主要是。 A. 疾病 B. 气温 C. 迁移 D. 水源

3 只呈金字塔形的生态锥体是。 A. 数量锥体 B. 生物量锥体 C. 能量锥体 D. 都不一定

4 关于生态系统,错误的是。 A. 生态系统与一定时间相联系 B. 物流是单向的

C. 系统各部分功能存在补偿 D. 有一定的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