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选:C.
设平均每次降低成本的百分率为x的话,经过第一次下降,成本变为100(1-x)元,再经过一次下降后成本变为100(1-x)(1-x)元,根据两次降低后的成本是81元列方程求解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这是一道典型的数量调整问题,数量上调或下调x%后就变为原来的(1±x%)倍,调整2次就是(1±x%)2倍.
【 第 8 题 】 【 答 案 】 D 【 解析 】
解:设竹子折断处离地面x尺,则斜边为(10-x)尺, 根据勾股定理得:x2+62=(10-x)2. 解得:x=3.2,
∴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为3.2尺, 故选:D.
竹子折断后刚好构成一直角三角形,设竹子折断处离地面x尺,则斜边为(10-x)尺,利用勾股定理解题即可.
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题目信息构造直角三角形,从而运用勾股定理解题.
【 第 9 题 】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A、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由对角线相等不能证明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此选项符合题意; D、对角线平分对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菱形的判定方法一一判断即可选择正确的选项.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方法;注意:菱形的判定定理有:①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 第 10 题 】 【 答 案 】 B
- 9 -
【 解析 】
解:∵?ABCD的周长为26cm, ∴AB+AD=13cm,OB=OD,
∵△AOD的周长比△AOB的周长多3cm,
∴(OA+OD+AD)-(OA+OB+AB)=AD-AB=3cm, ∴AB=5cm,AD=8cm. ∴BC=AD=8cm.
∵AC⊥AB,E是BC中点,
1
∴AE=2BC=4cm;
故选:B.
由?ABCD的周长为26cm,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AOD的周长比△AOB的周长多3cm,可得AB+AD=13cm,AD-AB=3cm,求出AB和AD的长,得出BC的长,再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即可求得答案.
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求出AE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第 11 题 】 【 答 案 】 2 【 解析 】
解:面积为8的正方形的边长为√8=2√2, 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为√2, ∴阴影部分的长为2√2-√2=√2, 面积为:√2×√2=2, 故答案为:2.
分别求得阴影部分的长和宽后即可求得面积的和;
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应用,能够求得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 第 12 题 】 【 答 案 】 6cm 【 解析 】
解:∵D、E分别是△ABC的边AB、AC的中点, ∴DE为△ABC的中位线,又DE=3cm,
1
∴DE=2BC,即BC=2DE=6cm.
故答案为:6cm.
由D、E分别是△ABC的边AB、AC的中点,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义可知DE为三角形ABC的中
- 10 -
位线,从而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得到BC=2ED,由DE的长即可求出BC的长.
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定义及定理,是一道基础题.连接三角形任意两边中点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中位线,中位线定理可以得到线段间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熟练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
【 第 13 题 】 【 答 案 】 4.8 【 解析 】
解:∵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6cm,8cm, ∴斜边长为√62+82=10cm.
11
∵直角三角形面积=2×一直角边长×另一直角边长=2×斜边长×斜边的高,
代入题中条件,即可得:斜边高=4.8cm. 故答案为:4.8.
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然后从直角三角形面积的两种求法入手,代入公式后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看清条件即可.
【 第 14 题 】 【 答 案 】 112.5°或67.5° 【 解析 】
解:如图1,当点P在线段AD上时,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CAD=45°,
∵四边形PDEF是正方形, ∴DF=√2PD,∠ADF=45°, ∵AD=√2PD,
- 11 -
∴AD=DF,
∴∠FAD=∠AFD=67.5°,
∴∠CAF=∠CAD+∠DAF=112.5°; 如图2,当点P在AD的延长线时, 同理可得∠ADF=135°, ∴∠DAF=22.5°, ∴∠CAF=67.5°,
综上所述,∠CAF的度数为112.5°或67.5°, 故答案为:112.5°或67.5°.
如图1,当点P在线段AD上时,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到∠CAD=45°,DF=√2PD,∠ADF=45°,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FAD=∠AFD=67.5°,求得∠CAF=∠CAD+∠DAF=112.5°;如图2,当点P在AD的延长线时,同理可得∠ADF=135°,得到∠CAF=67.5°,于是得到结论.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正确的作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 第 15 题 】 【 答 案 】
解:原式=√32×2-(2-√3)-√3 =4-2+√3-√3 =2. 【 解析 】
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绝对值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
【 第 16 题 】 【 答 案 】
1
解:(1)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
111
(2)S△ABC=3×3-2×1×3-2×1×2-2×2×3 =2,
7
设AC的高为h,则2h?AC=2,
- 12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