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各地2020届高三9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及参考答案 下载本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江城子 苏轼

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③。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小溪鸥鹭静联拳。去翩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注】①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 冬天。之前苏轼因与变法派政见不合自求外放到杭州做官,后又请求调任密州,此词是他于密州为官两年即将离任时所作。②马耳、九仙山:密州(今山东诸城)周围风景秀丽的山峰。③南宋张淏《云谷杂记》卷三记载密州城北有台,“东坡为守日,葺而新之,子由因请名之日超然台。”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词是苏轼即将离任密州时所作,既有对密州风物的描写,也寄寓了词人的人生感慨。 B.上片先写词人登临密州有名的马耳山、九仙山时的所见,晴空里晚云飘逸,显得闲适自在。

C.“真个是超然”一语双关,在抒发词人的超然情怀的同时,点出词人登临之处是超然台。

D.下片“小溪”三句。描写鸥鹭由团缩静卧到翩然飞去的情态,暗喻自己即将似轻烟离去。

15.本词上下片的内容结构及抒情方式有何特点?请结词句简要分析。(6分) 14.【答案】B

【解析】对诗句的理解有误,“前瞻马耳九仙山”是向前眺望马耳山和九仙山,此刻词

人应该站立在超然台上;“碧连天,晚云闲”是说马耳山和九仙山的碧色与傍晚的天色融为一\体; 天空中有悠闲的野云在飘荡。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15. 【答案】①本词上下片的内容结构及抒情方式相一致,都是先写实景,再抒情,后写虚拟之景,词中景与情、实与交替着笔,情景交融。(2 分)②上片头三句描写远眺马耳山九仙山时所见之景, .苍碧的山色与天色融为一体,傍晚时分闲散的云朵在天空飘逸,自然而然地传达了词人此时的心境;下片头三句描写翩翩飞去的鸥鹭在天空中如轻烟样消失,多少暗喻了词人此刻的身世处境。

③上片中间两句写词人登临超然台借以抒发超然之情;下 片中间两句是词人感慨的直接表白,以“凄凉”二字回首“他年”的半生时光。④上片结尾三句虚拟今夜的云彩和月亮,在想象中添色溢美; ,下片结尾三句虚拟词人歌笑的场景,意在表达对密州的暗恋。(答出①给2分,答出②③④三点中任意两点给L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和形象的能力。

南阳市第一中学第二次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滕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嚶咛如《竹枝》。

17.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面面。 B.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C.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18.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17.C

18.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②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解析】

17.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C项, “蜿蜓起伏,时隐时现”错,根据第三句“田睦望如线”可知,田埂一眼望去如线般笔直,第四句中的“参差”一词在这里形容水光闪烁。 故选C。

1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能力。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言此意彼。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七律。此诗首先紧承白居易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

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插田歌》以俚歌的形式记叙了农民插秧的场面以及农夫与计吏的一场对话。首六句以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风光以及农妇农夫的衣着,色彩协调,具有浓郁的南方水乡气息。接着六句以自己的听觉写出农民劳动的情绪。全诗用白描手法,语言通俗,对话全用口语,朴素无华,生动有趣,传神地表现出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深得汉乐府民歌的真髓。 【点睛】

鉴赏诗词语言风格的技巧:1.品味整首诗,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得是否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2.了解相关知识,不同的诗人语言风格不同,同一诗人不同时期作品语言风格也不同,要了解相关的语言风格。3.联系主旨,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决定语言风格,切忌脱离诗歌主旨而空谈语言。4.多角度入手,鉴赏语言风格,要从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角度入手。

答题模板: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的答题模式:①用一两个词或一句话,准确点明诗歌的语特色: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平白如话、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动;②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语言特色;③阐述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诗歌鉴赏:

刘禹锡出身于庶族地主家庭,从小生活在江南地区,对那里的农民生活有所了解。“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一贬再贬,长期沉于下僚,远居边荒,这使他有了更多接触社会下层的机会,对农民的生活有了深入的了解。他写了一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和劳动的诗篇,《插田歌》即其中之一。本题节选了其中的前八句,语言质朴易懂,平白如话。诗的前六句,用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画面。诗人在工整的构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