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下载本文

校的东面、南面、西面各是什么地方,帮助他们回忆已经学过的四个主要方向。然后告诉学生,“超市在学校的东北面,公园在学校的西南面”,以此引出两个新的方向词语“东北”和“西南”。接着通过“体育场和人民桥各在学校的哪一面”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另外两个新的方向词语“东南”和“西北”。

上述的三步教学,第一步确立新知识的最近发展区。从学校看汽车站、电影院、火车站、少年宫分别在北面、南面、西面和东面;从学校看平面图里的另外四个场所,都不是正好在东、南、西、北等方向上,于是产生学习新的方向知识的需要。如果说东、南、西、北是四个相对独立的方向,那么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与东、南、西、北密不可分,不能辨认东、南、西、北是不可能学习其他方向的。第二步是学生体会东北面是介于东面和北面之间的方向,西南面是介于西面和南面之间的方向。只有体会了“东北”“西南”的含义,才是意义接受了新的方向知识。第三步是学生认知迁移,也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这里讲“迁移”,意思是让学生类推出西面和北面之间是西北面,东面和南面之间是东南面。他们进行类推的思想基础是上一步对东北、西南的体验。这里讲“自主构建知识”,意思是“东北”“西南”不是教材也不是他人介绍的,而是学生自己想到、自己提出来的。尽管“建构”的空间不大,“建构”成果的新颖性、独特性不明显,但能给予学生一份鼓舞和自信,使他们对自己认出来的方向体会深刻、记忆牢固。

配合例3的“想想做做”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习。第一层次是第1、2题,整理分两次教学的八个方向,帮助学生组织新的认知结构,整体把握所学的方向。先指出教室的东、南、西、北,再指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能进一步体会四个主要方向与四个辅助方向的关系,从而借助四个主要方向,记住四个辅助方向。在指南针的四周写出八个方向,既让学生认识指南针,也在整理教学的八个方向。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人们辨认方向的工具。指南针的使用很方便,教材后面还要利用指南针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指南针是有必要的。填出指南针表示的东、南、西、北等方向,可以根据指南针上的针所指的方向,也可以依据北南相对、东西相对,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如果把两种填法相融,效果会更加好些。第二层次是第3、4、5题,让学生在具体情境或游戏中使用方向知识。教学时仍然要强调物体所在的方向是相对而言的,必须说清楚什么在什么的哪个方向。

4. “动手做”指导学生制作和使用方向板。

教学方向知识决不能纸上谈兵,不能单纯地在黑板上画方向、在教室里讲方向。要组织学生到现实生活的空间里去,在他们喜欢的、常去的地方辨认方向,培养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

“动手做”指导学生自制“方向板”,为辨认方向提供简易的工具。方向板的原理和指南针有相似之处,成结构地表现出八个方向,只要把方向板对准北面,其余七个方向就都找到了。

教材指导学生做出方向板:先图示把一张正方形纸三次对折,折成8等份;再照样子在纸上标出北面,并写出其他七个方向,就做成了方向板。

教材安排学生在教室里使用方向板,利用它找到各个方向。由于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知道教室里的各个方向,所以这里的重点是学习如何使用方向板,体验方向板指出的方向和已经知道的方向完全一致,从而信任方向板。

教材还要求学生在自己家的周围,利用方向板测定方向,看看各个方向分别有些什么,

体验方向板的作用。教学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到其他地方去测量方向,如学校门口、公园里,感受现实空间里的方向,形成初步的方向感。

综合与实践【测定方向】

这是一次操作型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安排学生应用刚学习的方向知识,在校园里辨认方向。通过活动,巩固有关的方向知识,学会使用测量方向的工具,增强辨别方向和描述物体所在方向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

整个活动分四段进行。

第一段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在校园里测定方向”,通过交流整理出两个要点:一是利用测定方向的工具——指南针或方向板,二是有次序地辨认方向——先找到北面,接着依次找到东、南、西面,然后找到四个辅助方向。

第二段是看看“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测定方向的,他们学校的各个方向分别有些什么”。教材的主题图呈现了一个校园场景,以校园内的大树为观测点,四周有教学楼、花坛、电话亭、单杠、乒乓球桌、篮球场、读书角等建筑物、器械和场所,大树下面有三个小朋友,其中一个男孩手里拿着指南针,他们正在利用指南针指出的方向,说各个方向分别有些什么。为了让学生看清楚男孩手里的指南针,教材把指南针放大,画在这个男孩身边。这段活动是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把指南针平放在手掌上,就能指出各个方向;顺着指出的各个方向往远处看,就能找到每个方向有些什么。教学时应要求学生像图画里的小男孩那样,逐一描述校园四周主要物体所在的方向。

第三段是学生分组在自己的校园里开展测定方向的活动。每个小组自行在校园里选择观测点,利用工具找到八个方向,把各个方向看到的主要景物填写在教材提供的表格里。这段活动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测定方向,提高表述物体所在方向的能力。组织学生活动要注意两点:第一,如果要在校园里找两个或两个以上观测点,那么这些点要尽可能离开远一些,使校园里的部分景物,在不同观测点被测定的方向不一样。例如,前一观测点测得××物体在东面,后一观测点测得这个物体在东北或东南方向。这样,学生就能体会物体所在方向受到观测点的影响,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不变的。第二,要让所有学生都充分活动,每个小组的人数不宜多,一组3~4人比较适宜。如果缺少指南针,可以用方向板代替。教师应该告诉学生校园的北面,其他方向则由学生用方向板测定。要帮助学生在小组内分工,由一人手持指南针或方向板,其他人都进行测定和描述物体所在方向的活动。在充分观察与交流之后,各人在自己的数学书上填写表格。

第四段“在小组里说说测定方向的体会”,总结这次实践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经过前面的三段活动,就测定方向这个话题,学生应该有话可说。可以说说自己对方向知识的体验,也可以说说使用测定方向工具的体验,说说关于测定方向的技巧以及描述物体所在方向的体会,说说自己的收获、心情??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寻找话题,打开思路,畅所欲言,共享成功的喜悦。

第3单元 课题:认识东、南、西、北 第1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在现实的情境中确定和区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过程,能正确地辨别这四个方向。

2.在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词语描述所在的方位及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位的过程中,提高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词语描述所在的方位及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位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 一、情境导入 二、交流共享

认识东、南、西、北。 1.教学例题。 出示挂图

提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你知道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吗?哪个方向是东?

谈话:同学们说得很好。请同学们起立,面向太阳站好。你能说说自己的面前是什么方向吗?你的后面、右面、左面各是什么方向?自己先指一指、说一说,再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活动,并在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谈话:现在请同学们转过身来坐下,我们看图:小明也像同学们一样,在一天早晨,面向太阳站立。你知道小明的前面、后面、右面、左面各是什么方向吗?(根据学生回答,把课本上的四句话填完整)

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揭示课题:认识东、南、西、北)

2.教学“试一试”。

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1)游戏示范:请一个学生上来,先跟老师合作。 由老师说口令,学生按口令做。 (2)学生活动:同桌学生先由一个人说口令,另一个人做,再进行交换。

(3)谈话:同学们做游戏的时候,学生面向北面战立,一边指方向,一边回答。 三、反馈检测

1.“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学生口答,小红面向西,她的前面、左面、右面各是什么方向? 提问:你是怎样很快确定其他三个面的,说给同学听听。

2.“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两名同学到讲台前,面对面站立,指出自己的前、后、左、右,再指出各自的东、西、南、北。其他同学注意听,思考有什么新发现。 3、“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题目插图,指名读题。

找出图中窗户的位置,这个位置在房间的哪一面?你能说说房间的东面和西面各有什么吗?

指名回答。 追问:你是怎样想的?你住的房间是怎样布置的?(小组交流,指定几人说给全班同学听。) 4、“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课前老师要同学们到学校的操场上去,看看操场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都去观察了吗?

指名说操场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