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 下载本文

一单元教学计划表

单元名 称 师生 本单元围绕“师生”这一主题,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前一篇课文作者记叙了童年时代的启蒙老师对自己成长的点滴帮助。虽然作者从老师那里获得的只是由一首小诗引申的一个小故事,但从这篇课文里我们都能体会到老师对学生的殷殷关爱和学生对老师的深厚感情。另一篇记叙的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因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而受到学生的尊重,从而使得学生明白了自己虽然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1.通过本单元主体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体会师生间情感的珍贵,引导学生用积极、热情的态度进行学习,用实际的行动回报老师的辛勤付出,加深学生与老师的理解与感情。 2.学会生字15个。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 3.在阅读中继续学习标注的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4.学习摘录笔记,结合单元主题理解和积累词语、句子。 5.通过开展“说老师”“为老师做贺卡”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师生间的真情实感,加深师生间的感情,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摘录笔记。 1、学写摘录笔记和阅读有关师生名言警句的内容,引导学生积累词句的方法,激发他们敬师爱师的情感。 2、引导学生体验师生间的真挚情感,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习制定和实施个人活动计划。 在学习课文中引导学生学会独立阅读时进行圈点的方法;在语文天地中鼓励学生与同学交流,让学生初步学会做重点发言人。 教学内容 《师恩难忘》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13个,会写8个,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及俗语“无心插柳柳成荫”等。 2. 能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 在自读课文时,引导学生练习画出自己的问题,学做批注笔记。 4. 理解“师恩”一词,感受作者对老师的理解、敬佩和感激之情,激发学生敬师爱师的情感。 5. 仿照田老师编故事学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给古诗编故事,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学习语文。 6、学写摘录笔记。 1、学会生字10个,联系课文理解和积累词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颜悦色”等词语。 2、学生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孔子,了解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 4、继续练习在自读中作批注笔记,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作好读书笔记。 认知目标:学写摘录笔记,能背诵警句 能力目标:学会摘录笔记,能有条理地说出自己的老师 情感目标:懂得尊敬教师的思想感情。 教材 分析 单元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时 单元教学安排 2 《孔子和学生》 2 《语文天地》 5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师恩难忘》 课时 安排 2 主备 人 1.学会生字13个,会写8个,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及俗语“无心插柳柳成荫”等。 2. 能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 在自读课文时,引导学生练习画出自己的问题,学做批注笔记。 4. 理解“师恩”一词,感受作者对老师的理解、敬佩和感激之情,激发学生敬师爱师的情感。 5. 仿照田老师编故事学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给古诗编故事,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学习语文。 6、学写摘录笔记。 1.学习课文,理解“师恩”一词,使学生了解启蒙老师田老师对作者的巨大影响——使他成功地走上了文学之路,感受1.仿照田老师编故事学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给古诗编故事,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学习语文。 2.学写摘录笔记。 教学 作者对老师的理解、敬佩和感激之情,激难点 发学生敬师爱师的情感。 2.在自读课文时,引导学生练习画出自己的问题,学做批注笔记。 教学 重点 教师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准备 教 学 过 程 学生 准备 自主调整(手写)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了解课文大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坐上标记,试着寻找答案。 二、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根据你预习的情况说说课题的意思。 3.引导学生思考:让作者难以忘记的老师是谁?什么事让他难忘? 三、了解课文大意。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2.全班交流,弄清课文主要写了“我”的启蒙老师田老师用讲故事的方法教“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给“我”巨大影响的事。 四、指导认真阅读,深入理解课文。 1.分小组讨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2.小组汇报本组学习情况。 3.全班交流在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 4.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重点理解词语: 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胜、年近古稀、恭恭敬敬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造句。 5.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课文第七段。 质疑:田老师的故事讲得怎样?从“我”的表现中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生朗读第七段,找出相应词语理解交流(入迷、恍如、发呆、惊醒)。 请生分别扮演田老师讲故事,“我”听故事,再现场景,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情。 6.过渡:田老师编故事讲课对“我”以后有什么影响? 7.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第九段。(简介“刘绍棠”,帮助学生理解。) 8.小结:说说此时你对“师恩”如何理解?如果把“恩”换成“情”、“爱”、“益”是否可以? 五、鼓励学生选一首学过的古诗编个故事。 第二课时 一、将自己所编的故事全班交流。 二、再读课文,赏析课文。 1.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田老师是怎样的人?你喜欢他吗?”说出理由。 2.再读课文,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交流成果。 4.过渡:作者对田老师的态度如何? 5.生找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 6.小结:田老师用心地教导学生,对“我”有巨大的影响,“我”深深地敬爱着这位老师。 7.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三、学写摘录笔记。 将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摘录下来。注意写清文章题目、作者、书名和日期,以备查阅。 板书 设计 (手 写) 作 业 设 计 教学 反思 (手写)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孔子和学生》 课时 安排 2 主备 人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将自己所编的故事全班交流。 1、学会生字10个,联系课文理解和积累词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颜悦色”等词语。 2、学生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孔子,了解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 4、继续练习在自读中作批注笔记,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作好读书笔记 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含义,并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教学 学会积累词语,做好摘录笔记,展开讨论。 意义。 难点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学生 准备 自主调整(手写) 教学 重点 教师 准备 教 学 过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