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资本视角下大学生积极人格培养的对策分析 下载本文

心理资本视角下大学生积极人格培养的对策分析

【摘要】积极人格是由多种积极人格特质组成的个体内部相对稳定的系统,是个人积极的思想和心态,它强调个体采取一种积极向上的思考行为模式,积极人格有一部分是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取决于后天的培养。本文就大学生人格形成现状及原因进行探索,并提出在心理资本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及相关对策。

【关键词】心理资本视角;大学生;积极人格培养

一、现实背景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各国经济发展重心转移,各传统行业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力,纷纷步入引进高科技、走向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各用人单位的衡量人才、培养人才思维观念也随之转变,在过去理论知识水平高、实际操作技能水平高的双高人才标准基础上,新增心理素质好、道德品行好的双好人才标准。与此同时,我国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正在向校内培养+社会实践+企业订制、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转变,各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理念上,越发强调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让各专业学生在毕业离校后能够凭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迅速适应离校生活,抵抗来自职场和社会的生存竞争压力,合理应对在各级各类突发事件中由自身或他人引发的各种不良心理情绪。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已不是单一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要素,可称之为心理资本。

二、大学生积极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据调查表明,大学生积极人格与心理健康程度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积极人格水平越高,心理就越健康,同理,积极人格水平偏低,心理健康指数就会随之降低。所以,提高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根据各项研究资料数据表明,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大学生,通常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其情绪性格呈现诸如勇气、好奇心、希望、坚强、智慧、意志等积极性格特征。可见,培养大学生健康积极的人格心理对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三、当代大学生积极人格的现状

(一)以自我为中心

目前受社会价值观动荡因素影响,大学生群体通常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主要体现为较高程度的自我中心性。同时国内家庭结构多是独生子女型结构,学生作为家里的独生子女,难免会被父母过分宠爱,导致其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在人际互动中较少考虑他人的感受,对他人呈现暴躁、偏激、敏感等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