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上册欣赏《槐花几时开》教案 下载本文

欣赏《槐花几时开》 时 间 11.12 教 学 目 标

1.喜欢聆听、演唱民歌及具有民族风格的通俗歌曲,愿意探索有关民歌的音乐文化知识; 2.掌握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 3.欣赏,初步感知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感受民族音乐与民俗风情的丰富多彩。 教学

重点 欣赏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 教学

难点 让学生了解四川民歌的风格,感受民歌的绚丽风采。 教学 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 教 具 多媒体、视频、音频。 板 书 设 计

《槐花几时开》

1=F 2/4 四川民歌 高亢 自由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一)民歌是什么? 民歌是人民的歌、民族的歌,是真实反映劳动人民情感、生活的歌曲作品。民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至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在代代积淀与传承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又赋予了音乐不同的形式和内涵,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民族音乐。它们是音乐文化的基础和源泉。

(二)民歌的分类:山歌、号子、小调。 三、新课教学: 在中国的民歌中,“花”是一个最普遍的主题,其用法有三种:一是以花喻人,借花表法歌 颂大自然,传授自然知识;三是借花起兴,以花为歌唱媒介,而花本身没有特定含义。 我们今天这堂课从“花”出发,感受民歌的绚丽风采。 欣赏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 介绍“晨歌”,聆听歌曲,体验歌曲中富有地方特色的“啥子”的唱。 “高高山上(哟)一树(喔)槐(哟喂),手把栏杆(舍)望郎来(哟),娘问女儿呀,你望啥 子(哟喂)?(哎)我望槐花(舍)几时开(哟喂)。” 2010年11月28日,时隔60年后,87岁的老人喻祖荣在宜宾市青年川剧团又唱起了由他本人改编 的民歌《槐花几时开》。60年前,正是喻祖荣将一曲名叫《神歌》的宜宾民歌,改编为了如今大家耳熟能详的《槐花几时开》,并最终传唱全国。 四、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通过学习民歌《槐花几时开》,感受了民歌的绚丽风采,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民歌是我们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的音乐,必须研究民歌,因为民歌是一切民族音乐的最丰富的源泉,让中国的花朵,香飘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