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普及IMD、INS工艺缓慢 下载本文

中国汽车普及IMD、INS工艺缓慢

2009-08-20 11:48:47 作者:孙炯 来源:模内装饰资讯 浏览次数:124 网友评论 0 条

(2009年8月20日消息)IMD(模内装饰)在IT、家电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但在中国汽车业的普及仍然比较缓慢。

据泛亚汽车技术中心设计部梁林虎先生介绍,在过去10年,水转印几乎占领了中国汽车100%的市场。而从2007、2008起,通用的新车型,才开始引入IMD、INS工艺,取代水转印。

之所以引入IMD,并非是因为水转印工艺不好,而是受国际潮流的影响。美国使用IMD已经有25年有历史,且汽车中装饰工艺80%是IMD。究其原因,是因为使用水转印,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而美国的人力成本过于昂贵。

梁先生还表示,零件生产厂的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基于制造成本的原因,以及具体实施时受工艺限制较多,中国INS的工艺在汽车中的普及还是很缓慢。

目前上海通用的运用情况是,全球项目大多数用INS和IMD;国内项目是用水转印为主。

上海华伟研发部的王强先生也介绍,水转印和IMD、INS相比的最大优点在于良率很高,且能够用于复杂的3D产品和大部分产品;但生产线环境污染是不可回避的缺点,而且在印刷转印中图文容易变形。

水转印:将已成型的塑料基材压印浮在水面上的水溶性薄膜,转印薄膜上的花纹,再以透明面漆保护其花纹及对表面做光泽调节。流程为转印-薄膜清除-烘干-喷面漆

INS(Film Insert Molding):将带有外观效果的INS薄膜预先吸塑/高压成型,把多余的膜边冲切,再把冲切好的薄膜壳片放置在注塑模具内进行注塑。流程为薄膜加热- 高压空气成型(或者吸塑成型)-刀模裁切-已成型薄膜壳片放入模腔-合模,注塑成型-开模,完成总成件 IMD(In-Mold Decoration):带有外观效果的IMD薄膜(圈材)被安装在输膜机上,而输膜机则固定在注塑机上,在注塑开模时让薄膜输进模具中间,合模后让胶料 注射,让薄膜贴覆在模具上同时与胶料成型。流程为薄膜输送-薄膜定位,取模件-注塑成型-后处理,清理飞边

水转印、IMD、INS工艺的研究分析和比较:

http://www.chinainmould.com/2009/0317/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