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现状分析与行业发展趋势 下载本文

冷链是为保持新鲜食品及冷冻食品品质, 使其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 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配有专门设备的物流网络。 冷链主要应用在食品、 农产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 其中食品、农产品冷链占比最大。相较普通物流,冷链优势突出。

成熟冷链物流涵盖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 成熟冷链流程是对整个生产、 加

工、储存、销售等过程都进行冷链处理,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四点:一是源头采用

真空预冷技术和冰温预冷技术; 二是在贮藏阶段采用自动冷库技术; 三是冷藏运输采用冷藏车、 铁路冷藏车和冷藏集装箱配套使用的物流模式; 四是运用信息技术建立电子虚拟果蔬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 对农产品冷链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控。

精准温控是冷链核心。 易腐食物对温度敏感度高, 全程温度需保持在一定

范围。成熟的冷链体系有严格的温度带标准,以日本为例,按照《日本冷库法》规定,分为 7 等级温度带。

日本冷库存储商品的 7 等级温度带的划分

等级 C3

温度带 - 2℃~ +10℃

可储存商品

腌菜、牛奶、鱼类肉类加工品、鸡蛋、生鱼、芝士、

水果、调料

C2 C1 F1 F2 F3

- 10℃~ - 2℃ - 20℃~ - 10℃ - 30℃~ - 20℃ - 40℃~ - 30℃ - 50℃~ - 40℃

- 50℃以下

鲜鱼类、生肉类、乳制品、咸鱼、干鱼

冷冻面包、冷冻鱼类、加工肉类

一般冰激凌、黄油、冷冻食品、冷冻肉类、冷冻蔬菜

高级冰激凌

一般金枪鱼、一般生鱼片 高级金枪鱼、高级生鱼片

F4

一、中国冷链物流现状分析

1 、我国冷链物流近年来不断发展。非冷链运输耗费严重且运送货品安全 性差,伴随基础设施不断建设完善,我国冷链迅速发展。我国2008-2014 年冷 库储存容量复合增长率为 35%,2015 年冷链市场规模达 1583 亿元,预计到 2020 年冷链将达到 3479 亿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 17.1%。目前食品和农产品在冷链中占大部分, 医药化工占比较小。

2014 年冷库仓储容量复合增长率

国家 印度 中国 墨西哥 巴西 美国

复合增长率( %)

43 35 27 26 9

2014 年我国冷链运输市场分类

商业模式逐渐显现, 市场格局初定。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委员

会的研究表明,国内冷链服务提供商主要有

6 种商业模式,分别是运输型、仓

储型、城市配送型、综合型、交易型和供应链型。目前该市场的竞争者可分为四

类,分别为由传统物流企业转型, 生产商自建自营的冷链部门, 专业冷链服务商,

国外冷链巨头联手国内企业设立的合资企业。

中国冷链物流主要商业模式

类型 运输型

含义

以从事货物低温运输业务为主, 包括干

线运输、区域配送以及城市配送

代表企业

双汇物流、荣庆物流、众荣物流

仓储型

以从事低温仓储业务为主, 为客户提供 低温货物储存、 保管、中转等仓储服务 以从事城市低温仓储和配送一体业务

为主

以从事低温仓储、干线运输以及城市配

送等综合业务为主。

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体从事低温仓

储业务为主

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

太古冷链、普菲斯

北京快行线、上海新天天、深圳

城市配 送型 综合型

曙光

招商美冷、上海广德、北京中冷 联想白沙洲、深圳农产品、江苏

交易型

润恒、福建名成

供应链 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开始一直到终端

整个过程提供低温运输、加工、仓储、 配送服务,然后由分销网络把产品送到

武汉良中行

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 制造商,物流

商,分销商,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

结构

2 、我国冷链腐损率较高,仍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冷链水平仍较较低,体

系不完善,造成较高腐损。 2015 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藏运输率分别为30%, 50%和 65%左右,腐损率为 15%,8%和 10%左右,相比发达国家 5%水平仍较高。

2015 年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流通率对比( %)

2015 年农产品冷藏运输率对比(

%)

我国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冷链主要基础设施包括冷库和冷藏车。 二

者相较冷库发展更快, 2013 年投资达到 160 亿美元, 2014 年末冷库存储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