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段(3~4年级)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四(下)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例、词语盘点和语文园地四大部分。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第三单元和第六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
一、识字与写字。本册教材共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累计认识2600个字,会写2000个字。
由于中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识字方式上可以做进一步的调整。认字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老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主动识字,扩大识字量并养成独立识字的习惯。
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范写和指导,要注意提示容易写错的笔画、笔顺,特别是那些不容易写好的字。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二、阅读。
课文分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精读是认真仔细地研读,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精读不但是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
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引导:
三、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的要求方面,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要求。口语交际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特别要在学生口语表达中随机训练和规范,循序渐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
四、习作。 本册习作在?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了8次,作为完整的习作训练;此外,结合课文学习,安排3次小练笔,作为片断练习。在习作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兴趣培养,倡导自由表达。
2、以写实为主,兼顾想象作文。 3、重视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勤动笔,能修改。
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不是标准化的学习,它是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对于综合性学习的安排,教材不仅提出了活动的内容,还体现了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开展活动。这不仅表现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也表现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与组织上。
六、课外阅读。
推荐阅读《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外古今寓言及科普读物,增补一些经典诗文背诵任务。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那充满神奇色彩的天然溶洞,那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那奇特的新疆天山风光,犹如一幅幅画卷,带我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
古诗词、散文游记,多样化的文章体裁,丰富多彩的语言,一定能引起孩子们阅读的兴趣。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形式。课文中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有着很强的表现力,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仔细咀嚼,余味无穷。教学本组课文,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对于精彩的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词句。
本组教材除课文外,还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积累描摹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搜集自然风光的图片、文字资料。通过这些语文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1—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2课时。
课题 课型 1 古诗词三首 讲授 设计者 课时 使用时间 课时:2—3节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全诗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作者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作者,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作者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讲授法:问题设臵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普通教室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李白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学生活动 使用记录或补充内容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一、激趣 导入 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 2、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1.读题,看注释,结合老师介绍,体会背景。 (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1、进行课外知识抢答。 2、指名背李白的诗 设计意图: 1.读题,看注释, 结合自我理解, 介绍背景。 鼓励学生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熟练自读,再通过注释,初步读懂诗句的意思。 二、释题,简介背景 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 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三、学生自学, 初步理解 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边读边思考古诗句意,图,逐句说说诗意。 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意,从而加强记忆 互读古诗,交流诗意。 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 四、全班交流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 ?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注释是?满足?。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多种形式读诗:指名五、指导朗读 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读—同位读—小组读 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齐读等。 读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六、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读。 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2、讨论。 最欣赏哪一句? 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