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导主任的“三头一掌” 下载本文

上,然后两地老师通过QQ进行交流感悟和评论。

经过几个月的运作,我们愈发感受到虚拟式网络教研的魅力所在。开放式的学校教科研网络平台的构建,淡化了传统意义上的周次性与时空性,而已悄然弥散于教师日常教学生活的每时每刻每处,其教学思想在这里碰撞,教学经验在这里分享,教学能力在这里提升,教学个性在这里发展,创新意识在这里催化,进而每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周期也会在这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缩短。

正是学校扎实有效地推进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走特色办学之路,教师们形成了自主发展的内在要求。新课改以来,40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或在各级论文评比中获奖,出版了一套校本课程,学校教师中,省、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30人,逐步建立起一支治学严谨、精神超卓、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1、《让教师走进研究性学习》 霍益萍 广西教育出版社

2、《教师进行的模式与体制》 钟启泉 全球教育展望 2001、7 3、《第五项修炼》 彼得、圣吉 郭进隆 上海三联书店

风景,那边独好

——对复习课进行有效教学的几点尝试

兴华中学 孙卫平

摘要:复习课“固化”的流程成为当今数学复习课的主流,单一枯燥的形式使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为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笔者对复习课的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精心设计,化枯燥为兴趣,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关键字:复习课 精心营造 有效教学

任教十年,听过的课少说也有百余节。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外出听课、校内研课的机会更多了起来。有教授的、专家的、名师的、优秀教师的??在感受热闹之余,忽然发现,我们所听的示范课、公开课、比赛课,均是新授课、活动课、起始课,鲜有练习课、复习课。难道它们在教学中的作用就那么不重要吗?就不需要作有效教学的引领与探讨吗?复习就是再现以前学过的知识,搞好复习是巩固、深化所学知识,系统地掌握好知识,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环节。有人把复习课形象地比喻为万物的尾巴,虽不起眼,但在万物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或平衡躯体,或自卫反击,或助己觅食,或让自己锦上添花,或??反观我们的数学复习课: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爆炒冷饭”,让学生机械重复地练习;期末复习时 “练习→校对→再练习→再校对”??这样的复习,往往收效甚微,又如何能让复习课起收尾之用呢?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富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所以我们应该精心组织我们的复习课,让复习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闪亮登场吧。

一、知识的拓展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复习课的关键是要使学生在复习中把旧知识转化,并产生新鲜感,努力做到缺有所补、学有所得。教师将旧知创设在一个新的情境中,激发学生上复习课的兴趣,让学生在复习课上,感受它与新授不同的另外一种风景,让他们感受复习课的魅力,在“趣”中巩固,在“乐”中练习。常态下的复习课,必须上出新意,才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心。孔子云:温故知新。可新从哪里来?新不在简单的内容重复,而在于内容的全面整合,并提炼出隐含其中的思想、方法和策略。

案例1:浙教版八上2.6探索勾股定理

在新课教学中,学生对抽象的勾股定理的发生和发展有了最初步的了解,但也只浮于表面。结合课后的阅读材料我安排了一节复习课,在复习课中我让学生一起感受了勾股定理的魅力,一起重现了古代数学家对勾股定理的证明。

在学生顺利复习前一节课的知识后,我向着平静的湖泊中投了一石子:“你们知道勾股定理还有其

他证法吗?” 好学的学生早已从课后的阅读材料中获知了前几种的证法。

证法一baaccbccabab证法二证法三cabcaacbb

证法四: 证法五:

A H

“老师,我对证法五的论证有困难。”

是啊,对学生来说,用面积的“割补”证明一个定理是一个坎。但我们的学生并没有因为前进的路上有拦路虎而放弃,而是投入了百倍的热情??同学们在同伴的启发、教师的引导下从一题多证中初步体验了知识被拓展的乐趣。

在这一节课中,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勾股定理的数学史,在学习系统的数学知识的同时,对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一段课外知识的补充,更使数学学习过程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传播过程,发挥了数学的教育功能,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和价值 ,让学生不但掌握了技能,更经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使复习课的有效性获得了质的补充。

二、点面的整理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现在新课程的知识点教学都是分模块出现。复习课的特点之一是

“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特点之二是“通”,融合贯通,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因此,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所以,复习课要引导学生把各知识点分类整理,形成完整的网络,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案例2:浙教版八上3.2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

教材中是以杜登尼问题来引出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但学生对求立体表面上最短距离还是很陌生,在复习课上我作了个系统学习。

1.如图,点A和点B分别是棱长为20cm的立方体盒子上相邻面的两个中心。一只蚂蚁在盒子表面由A处向B处爬行,所走的最短路程是___________ .

2.长方体的长为15cm,宽为10cm,高为20cm,点B在棱CD上,CB=5cm。一只壁虎要沿长方休的表面从A点爬到B点,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是多少cm?

3.杜登尼的“蜘蛛和苍蝇”问题

在一个长、宽、高分别为3米,2米,2米的长方体房间内,一只蜘蛛在一面墙的中间,离天花板0.1米,苍蝇在对面墙的中间,离地面0.1米处,试问蜘蛛去捉苍蝇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第1题学生只需要把图形展开就可以解决,第2小题不仅要展开图形,还需利用勾股定理,最后还需分类比较讨论才可以解决,第3小题是对第2小题的一个巩固。在这样的复习课上,学生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原有的知识系统中纳入了“散装”的知识;在这样的复习课安排上,学生感受到了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