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新安县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建议 下载本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制约新安县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建议

作者:吕 宁

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33期

摘 要: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当前农业及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新安县是一个以农为主的丘陵山区县,农民增收缓慢已经成为农村及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也是整个经济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那么,制约新安县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对此,本文作些粗浅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农民 增收 制约 建议

一、 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1、农业结构不合理,效益低下。 近年来,全县围绕做大做强朝天椒、大粒樱桃、中药材为主导产业,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内部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并逐步朝优化合理的方向发展,但与市场经济的需求相比,农业结构现状仍比较单一。

2、农产品质量低 ,销售困难。大部分农民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在组织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采取粗放耕作;对无公害绿色产品生产以及有机农业、标准化生产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滥用农药、化肥,农产品的整体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销售困难。

3、农产品价格低,收益微薄。农产品价格低是制约农民增收的最主要原因,受农产品供给总体过剩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劳动力生产率低、生产手段落后等因素的影响,不少农产品价格已低于成本,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

4、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低。全县农产品的产品包装、品牌推广、市场操作整体运作不到位,市场占有份额大、知名的农产品品牌不多。目前产品深加工匮乏,产业化、市场化、集约化程度低。

5、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难以扩大。 虽然近年来围绕主导产业开发,全县建立了一批农产品的产加销专业协会,产生了一批从事农产品运销的农村经纪人,对推动全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数量少,大多数组织松散,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产品流通、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不利于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影响新技术、新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同时,由于生产规模小、成本高,不利于产品大批量进入市场,影响了规模效益的发挥。 二、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