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管理好书--G管理模式下 下载本文

6.权利和义务。严格地说,所有的经济合同条款,都是为了确定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经济合同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应该是对等的。一方从另一方那里取得产品、劳务和智慧成果,就应该付给对方以相应的报酬。而另一方取得了报酬,也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产品、劳务或智慧成果。这样才能贯彻平等互利、等价有偿的原则。否则,就会损害一方当事人的利益,订立不平等条约。这是有违经济合同双方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的。

7. 价款或酬金。价款或酬金是指合同的一方向另一方取得产品、接受另一方的劳务和智力成果时,所应付出的代价。包括租金、利息和买卖合同中的价款;也包括受益的一方为对方提供的劳务或智力成果而支付的报酬。

8. 原则、期限、地点和方式。合同中一旦写了如何履行,则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如果合同中的交货方式是自提自运,则供方不得代办托运;如果合同中规定是代办水运,则供方不得代办铁路、公路运输。如果合同中规定是托收承付,则需方不得用转帐支票、信用证或商业汇票。如一方需要变更方式,要取得另一方的同意,否则,就是违约行为。

合同风险防范

1.合同当事人签订合同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权利义务关系固化,但合同在实际履行的过程中经常出 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当事人对风险确实有深刻的体会。合同 出现的风险包括两种,即合同纠纷和合同欺诈。

2.合同纠纷合同纠纷是指因合同的生效、解释、履行、变更、终止等行为而引起的合同当事人的争议。合同纠纷的范围非常广泛,类型也很多。从协商到终止后整个过程都阴可能发生合同的纠纷。合同签订之后,理想的状态是当事人各自分别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完成应履行的义务,直至合同终止。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既有合同当事人主观的原因,也有情势变迁方面的客观原因,合同签订之后的履行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对于合同纠纷,有些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了的,就可能会使一方当事人付诸仲裁诉讼,一旦纠纷得不到解决,就会影响合同的正常履行,甚至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3.合同欺诈一般的纠纷对于当事人的权益危害是有限的,合同欺诈是合同一方以合同为媒介,故意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促使对方当事人做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获得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合同欺诈的危害性更大,既包括经济纠纷中的一方为追求不正当利润而不顾诚实信用原则所为欺诈行为,也包括利用合同进行欺诈的犯罪行为。两者因其行为后果的严重程度及主观恶意大小有所不同,前者属于民事违法,后者属于刑事犯罪。合同常见的欺诈手段有以下几种: ① 以虚构、虚设的单位或者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② 虚假担保。

③ 没有实际履约能力。

④ 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因此,对于合同风险的防范,除应该防止一般合同纠纷的发生,更重要的还应防范合同欺诈。

合同风险预防措施

合同纠纷的预防,既可以在合同订立前进行,也可以在合同订立时进行,还可以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进行,

但主要在合同开始履行之前进行。具体来说,进行合同纠纷预防,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

1.充分了解《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有利于详细、合法地订立合同,避免合同条款的漏洞或无效引起合同纠纷。

2.注重主休资格的审查。在现实经济交往中,经常出现的合同纠纷、欺诈行为就是因为订立合同的主休没有订立合同的资格,或者没有履行能力。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以法人及其他组织行为一方当事人订立的合同中。

3.注重资信调查。如果对方当事人资信状况良好,由合同的履行可能得到保证;如果对方当事人资信状况不佳、商业信誉不好,甚至濒临破产境地,自然欠缺或没有足够的履约能力,与这样的当事人签订合同就会有很大的风险,极易产生纠纷。

4.对合同经办人、代理人的资格审查。还应了解对方签约人是否具备签署合同的资格。注意区分法定代

表公或负责人签订合同的行为是经营活动还是非经营活动,属于企业经营活动的,企业才对此承担责任。在合同的签订中,经常有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以委托人名义签订合同的情况。未经被代理人追认是无效行为,由行为人承担。

5.精心准备合同文本,可以有效地防范合同风险。 6.设立各种保证条款,如担保、抵押、定金等。

7.及时办理法律规定的批准、登记等手续,或办理合同公证、鉴证。 8.及时履行合同义务。

合同评审程序

合同变更程序

第9 章企业合同范本

合伙合作合同

A.合伙合同示范文本

订立协议各合伙人:

(其他合伙人按上列项目顺序填写) 第一条合伙宗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条合伙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经营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条合伙经营项目和范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条合伙期限,自____ 年__月__日起,至____ 年__月__日止,共____ 年。第五条出资金额、方式、期限。

1.合伙人________( 姓名)经________ 方式出资,计人民币________ 元。(其他合伙人同上顺序列出) 2.各合伙人的出资,于____ 年__月__日以前交齐。

3.本合伙出资共计人民币________ 元。合伙期间各合伙人的出资为共有财产,不得随意请求分割。合伙终止后,各合伙人的出资仍为个人所有,届时予以返还。

第六条盈余分配与债务承担。合伙人共同经营、共同劳动、共

担风险、共负盈亏。

1.盈余分配: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算结果为依据,按比例分配。

2. 债务承担:合伙债务先以合伙财产偿还,合伙财产不足清偿时,以__________ 为依据,按比

例承担。第七条入伙、

退伙、出资的转让

1.入伙。

新合伙人入伙,必须经全体合伙人同意:

a.承认并签署本合伙协议;

b.除入伙协议另有约定外,入伙的新合伙人与原合伙人享有同等权利,承担同等责任。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入伙前的合伙企业的俩务承担连带责任。

2.退伙。

① 自愿退伙。合伙的经营期限内,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合伙人可以退伙: a.合伙协议约定的退伙事由出现; b.经全体合伙人同意退伙;

c.发生合伙人难以继续参加合伙企业的事由;

d.合伙协议人未约定合伙企业的经营期限的,合伙人在不给合伙企业事务执行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可以退伙,但应当提前30 日通知其他合伙人。合伙人擅自退伙给合伙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② 当然退伙。合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然退伙: a.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

b.被依法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c.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 经上情形的退伙以实际发生之日为退伙生效日。

③ 除名退伙。合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决议将其除名: a.未履行出资义务;

b.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给合伙企业造成损失; c.执行合伙企业事务时有不正当行为;

d. 合伙协议约定的其他事由。对合伙人的除名决议应当书面通知被除名人。被除名人自接到除名通知之日起,除名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