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发生相似的基因突变。

2.假定辐射诱发率与剂量成正比。并进一步假定:当照射2000r时,6000个个体中有372个发生突变,而照射4000r时,5000个体中发生突变的有610个。依此估算自发突变率。 答:0.2%

3.有很多突变对于野生型基因是隐性的,也就是说,在一个含有突变型和野生型基因的二倍体细胞中,野生型的特性能够得到表达。请根据对突变过程的认识解释这一事实。

答:野生型对应一个活性蛋白,突变型对应一个失活蛋白,因此正常情况下野生型是显性的。

4.为了选择下面两种突变型,应对只含有葡萄糖、硫酸铵以及无机离子的基本培养基作何调整?(1)leu--,亮氨酸营养缺陷型;(2)gal-,不能以半乳糖作为唯一碳源的突变型。

答:在第一种情况下,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亮氨酸,然后分离在添加亮氨酸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而在未添加亮氨酸的基本培养基上不长的菌落。在第二种情况下,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半乳糖而不加葡萄糖,分离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而在以半乳糖为惟一碳源的基本培养基上不长的菌落。

5.通常从一个野生型基因变成突变型的频率总是显著地高于回复突变率,如何解释?

答:因为一个正常野生型的基因内部许多位点上的分子结构,都可能发生改变而导致基因突变,但是一个突变基因内部却只有那个被改变了的结构恢复原状,才能回复为正常野生型。 (五)综合分析与计算题:

已知鼠的皮毛是由复等位基因系列控制的:Ay等位基因纯合体在胚胎发育早期是致死的,当Ay同其它等位基因构成杂合体时表现为黄色。野生型灰色和黑色分别由等位基因A和a控制。等位基因的显性顺序如下:Ay>A>a。在杂交AyA×Aya中,成活F1的期望表现型和基因型比例各为多少? 答:P AyA(黄)×Aya(黄) F1 ♂配子 Ay a ♀配子 Ay Ay Ay(死) Ay a(黄) A Ay A(黄) A a(野灰) 因为出生前有1/4后代死亡,观察到的表现型比应是2(黄):1(野灰)。但基因型比是AyA∶Aya∶Aa=1∶1∶1。

第十章 细胞质遗传(教材11章,5-7%) (一) 名词解释:

1.细胞质遗传(cytoplasmic inheritance): 由细胞质内的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叫做,又称染色体外遗传、核外遗传、母体(性)遗传等。 2.细胞质基因组:所有细胞器和细胞质颗粒中遗传物质的统称。 3.母性影响(maternal effect):正反交的结果不同,子代表型受到母本基因型的影响而和母本的表型一样的现象。或由核基因的产物积累在卵细胞中所引起的一种遗传现象,其特点为下一代表现型受上一代母体基因的影响。又叫前定作用(predetermination)。

41

4.植物雄性不育: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形成有功能的正常花粉;而其雌蕊却是正常的,可以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

5.核不育型:是一种由核内染色体上基因所决定的雄性不育类型。 6.质-核不育不育型:由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互做控制的不育类型。

7.自体受精:同一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受精结合。如:蚯蚓、草履虫等低等动物。 (二)选择题或填空题: A.单项选择题:

1.紫茉莉的枝条有绿色、白色和花斑三种不同颜色,其颜色的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用♀花斑×♂绿色,其后代表现为(4)

(1) 绿色; (2)白色; (3)花斑; (4)绿色,白色,花斑。 2.现代遗传学认为, 线粒体、质体等细胞器中含有自己的(4)。 (1) 蛋白质 (2)叶绿体 (3)糖类物质 (4)遗传物质 3.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恢复系基因型为(4)

(1) S(Rr) (2)N(rr) (3)S(rr) (4) N(RR)

4.植物质核型雄性不育中的孢子体不育类型,如基因型为Rr时,产生的花粉表现(3):

(1)全不育 (2)一半可育 (3)全可育 (4)穗上分离

5.植物质核型雄性不育中的配子体不育类型,如基因型为Rr时,产生的花粉表现(2):

(1)全不育 (2)一半可育 (3)全可育 (4)穗上分离

6.所谓质-核不育是由质-核中相应基因的互作而引起的,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成功地利用了这种雄性不育,对于如下基因型哪些能组成理想的三系配套。(3) S(rr) N(rr) S(rr) S(rr) (1) S(Rr) (2) N(RR) (3) S(RR) (4)N(Rr) S(RR) N(Rr) N(rr) N(RR) B.填空题: 1.细胞质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与细胞核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常表现明显不同的遗传特点,这主要表现在:⑴( ),⑵( ),⑶( )。

①正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 ②连续回交不能使母本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性状消失 ③附加体或共生体决定的性状表现类似转导或感染。 2. 椎实螺的外壳旋转方向是属于( )的遗传现象。 ①母性影响

3.红色面包霉缓慢生长突变的遗传是受( )决定的 ①线粒体 4.草履虫放毒型的稳定遗传必须有( )和( )同时存在,而草履虫素则是由( )产生的。

①核基因K ②卡巴粒 ③卡巴粒

5. 草履虫放毒型试验表明,核基因K决定( ),而草履虫素则是由( )产生的。 ①卡巴粒的存在 ②卡巴粒

6.草履虫接合的结果是( ),自体融合的结果是( )。 ①异体授精 ②自体授精

7.草履虫放毒型遗传研究的意义在于阐明了( )关系,为作物育种上对( )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①细胞核和细胞质基因的 ②植物雄性不育

42

8.由核基因控制的植物雄性不育性,用经典遗传学方法一般难以得到它的( )。 ①保持系

9. 核雄性不育性的利用受到很大限制是因为( )。 ①易恢难保

10.孢子体不育是指花粉育性由( )的基因型控制,自交后代表现为( )分离,配子体不育是指花粉育性由( )的基因型控制,自交后代表现为( )分离。 ①孢子体(植株) ②株间 ③花粉 ④穗上

11. 孢子体不育是指花粉育性受( )控制,配子体不育是指花粉育性受( )控制。

①孢子体(植株)基因型 ②配子体(花粉)基因型

12.设N和S分别代表细胞质可育和不育基因,R和r分别代表细胞核可育和不育基因,则不育系基因型为( ),恢复系为( )或( ),保持系为( )。 ①S(rr) ②N(RR) ③S(RR) ④N(rr)

13.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一般要具备( )、( )和恢复系,这样,以( )和( )杂交解决不育系的保种,以( )和( )杂交产生具有优势的杂交种。

①不育系 ②保持系 ③不育系 ④保持系 ⑤不育系 ⑥恢复系 (三) 判断题:

1.草履虫的放毒特性依赖于核基因K,因此,有K基因就是放毒型,否则就是敏感型。(-)

2.细胞质遗传的一个特点是杂种后代的性状通常表现不分离或不规则分离。(-) 3.利用化学药物杀死一个正常植株的花粉,它的雌花与正常花粉授粉,受精获得的子代也就能表现出雄性不育的特性了。(-) 4.已知一个右旋的椎实螺基因型为Dd,它自体受精产生后代应该全部是左旋。(-) 5.在植物雄性不育性遗传中,配子的育性受母体基因型的控制的现象称为配子体不育。(-) (四) 问答题:

1.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是什么?现在推广的杂交玉米、水稻与细胞质遗传有何关系?

答: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有:①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的;②F1通常只表现母本的性状;③杂交的后代一般不出现一定比例;④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某性状只在表现母本时才能遗传给子代,故细胞质遗传又称母性遗传,但是一般由核基因所决定的性状,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是完全一致的(伴性遗传基因除外),因为杂交形成的合子核的遗传物质完全由雌核和雄核共同提供的;⑤通过连续的回交能把母本的核基因全部置换掉,但母本的细胞质基因及其控制的性状仍不消失;⑥由附加体或共生体决定的性状,其表现往往类似病毒的转导或感染。 现在推广的杂交玉米、水稻就是利用细胞质遗传的核质型雄性不育性,实现“三系”或“两系”配套所生产的杂交种。

2.杂交稻是利用哪些遗传学理论和技术培育出来的?

答:杂交水稻主要是利用(1)细胞质遗传的理论:利用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互作控制的雄性不育类型,通过选育水稻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配套育成;(2)杂种优势理论:通过选育水稻三系配套,打破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丰富了遗传育种理论和技术,利用了杂种优势,获得了杂交水稻的成功。(3)遗传学的三个基本规律:双亲纯合,F1才能整齐一致;F2因基因的分离重组而表现衰退现象;由于连锁,难以固定杂

43

种优势等。

3.比较伴性遗传、细胞质遗传和母性影响的异同。

答:伴性遗传、细胞质遗传和母性影响的共同之处是正反交结果不一样。 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细胞核遗传体系,它所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中呈现交叉遗传的特点,而且雄性的表现频率高于雌性。但是,基因的遗传仍然符合孟德尔定律。

细胞质遗传的性状是受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属于细胞质遗传体系,后代的性状来自于母本,而且不符合孟德尔分离规律。

母性影响的性状实质上也是受细胞核内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也属于细胞核遗传体系,是母体基因表达的产物在卵细胞中的积累而影响子代性状的表达,后代的分离也符合孟德尔比例,只不过是要推迟一个世代而已。

4.在植物雄性不育中,什么是核不育型和质—核互作不育型?二者在遗传上各具有什么特点? 答:核不育型:是一种由核内染色体上基因所决定的雄性不育类型。遗传特点: 发生败育时期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败育彻底。多数受一对隐性基因(ms)所控制,能为相对显性基因(Ms)所恢复。易恢难保,很难使整个群体均保持不育性,因此限制了它的利用。

质—核互作不育型:由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互作控制的不育类型。遗传特点:败育时期在减数分裂后的雄配子形成期。由不育的细胞质基因和相对应的核基因共同决定,既可以有保持系使不育性得到保持,又可以找到相应的恢复系,能三系配套而使用。有孢子体不育和配子体不育两种类型。胞质不育基因的多样性与核育性基因的对应性。单基因不育性和多基因不育性。

第十一章(教材15-16章) 群体遗传和进化(10-12%) (一) 名词解释:

1.群体遗传学(population genetics):应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研究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以及影响这些频率的选择效应、突变作用,研究迁移和遗传漂变等与遗传结构的关系及进化机制。(研究一个群体内基因的传递情况,及基因频率改变的科学。) 2.基因库(gene pool):一个群体中全部个体所共有的全部基因。(指一个群体所包含的基因总数)。

3.孟德尔群体:个体间能互相交配,使孟德尔遗传因子代代相传的群体。最大孟德尔群体是一个物种。(各个体间有相互交配且留下建全后代的集合体或“在个体间有相互交配的可能性,并随世代进行基因交换的有性繁殖群体”或“具有共同的基因库并且是由有性交配的个体所组成的繁殖社会”。) 4.基因频率:在一群体内不同基因所占比例。(某一基因在群体的所有等位基因的总数中所占的频率或一群体内某特定基因座某一等位基因占该基因座等位基因总数的比率。)

5.基因型频率(genotypic frequency):在一个群体内不同基因型所占的比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