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七下历史复习题资料(整理后) - 图文 下载本文

第一课:开运河 创科举

1、隋朝建立:581年,杨坚废北周皇帝,建立以长安为都城的隋朝,年号为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南北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隋文帝统治期间,出现了“开皇之治”的局面。 2、大运河的开凿:

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今北京),南达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千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和促进南北交通。

大运河的作用: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科举制的创立

隋文帝时,改革选拔官吏的办法,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又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创立科举制的作用: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同时,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了中央,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拓宽了道路。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以后各朝都相继沿用。 3、列举隋朝在我国历史上的主要贡献。

①统一南北,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②开凿大运河。③创立科举制。 4、比较隋朝和秦朝,看看他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①都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的局面

②两个朝代存在时间都不长,都是二世而亡。 ③都修建了伟大的工程:长城和大运河。

④都制定了重要的制度,并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统一文字度量衡和创立科举制。 ⑤都因暴政,被农民起义推翻。 5、隋为什么能统一南北?

①在长期的分裂与动荡中,人民渴望统一;

②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使统一成为必然趋势; ③隋建立后经济和军事力量增强; ④南朝陈后主腐败无能,国力软。

图片:隋文帝 大运河图

第二课 贞观之治

1、唐朝建立: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不久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做了皇帝,李世民就是唐太宗,627-649唐太宗统治期间,改年号为“贞观”。

2、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轻徭薄赋,还大力提倡节俭,力戒奢侈浪费;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任用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为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和能征善战的大将李靖、李勣等。

3、唐朝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贞观年间,增加了宰相人数,针对当时民少吏多的情况,唐太宗合并州县,大力精简机构,街上财政开支,提高行政效率。 中书省(起草政令) 吏部 户部 皇帝 尚书省(行政实施) 礼部 兵部 门下省(负责审核) 刑部 工部 4、唐朝科举的常设科目是明经科和进士科。

5、什么是贞观之治?

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步强盛。史称为“贞观之治”。 6、贞观之治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唐太宗的主要政绩) ①轻徭薄赋,重视发展生产,大力提倡节俭。 ②知人善任,重视纳谏。

③加强中央权力,沿用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数,合并州县,精简机构。 ④完善科举制度,设立明经科和进士科。 ⑤大兴学校,发展教育。

⑥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

图片:唐太宗 魏征

第三课:“开元盛世

1、武则天的政绩: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本是唐高宗的皇后,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当政期间,重用有才能的人,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为唐朝进入全盛奠定了基础,史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3、“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期间,励精图治,政绩卓著。选拔德才兼备的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为相,大力发展生产。还整顿吏治,严格执法。唐玄宗前期年号为开元。开元年间,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4、唐朝农发展迅速,生产工具改进,出现了曲褤犁和筒车,全国耕地和人口大大超过前代。唐朝都城长安建筑宏伟,布局严整,商业繁荣。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

5、科举制度: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出现: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

正式诞生: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

科举完善:①唐太宗时常设科目为明经科和进士科。明经科考试儒家经典;进士科考试诗赋和政论。②武则天时期开始殿试和武举。创立自荐求官制度。③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科举制度的影响: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图片:武则天 无字碑 筒车 曲辕犁

第四课:唐朝的民族关系

1、唐朝的疆域空前广大,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北和库页岛,南及南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2、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各族的拥护,被尊称为:“天可汗“

3、吐蕃是藏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吐蕃的杰出首领松赞干布统一各部,建立了强大的政权。唐太宗派大臣护送文成公主入藏与他成亲。为促进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8世纪初,唐蕃再次和亲。唐中宗派金城公主入藏与吐蕃首领尺带珠丹成亲。

4、821年吐蕃与唐朝会盟,盟约里说:“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唐蕃会盟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前,成为汉藏两族团结友好的象征。 5、列举唐朝与吐蕃密切交往的两个事例。

①唐蕃和亲,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和亲,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和亲。 ②唐蕃会盟。

图片: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唐蕃会盟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