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语文高考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下载本文

2012年江苏语文高考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解答】A项 全部相同 jí guàn bīn

B项“帛(bó)”与“悖(bèi)”读音不同,其余相同,读 shān jià C项“昭(zhāo)”与“着(zhuó)”读音不同,其余相同,读shè dàn D项“忏(chàn)”与“阡(qiān)”读音不同,其余相同,读chǔ bì 故选A

2.【解答】1.【改名换姓】改换了原来的姓名.【移花接木】把一种花木的枝条或嫩芽嫁接在另一种花木上.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从句中“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可知,此处应选用“改名换姓”.

2.【大名鼎鼎】鼎鼎: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如雷贯耳】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重点突出名声响亮.根据句中前文“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此处宜选用“如雷贯耳”.

3.【弄巧成拙】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弄假成真】本来是假装的,结果却弄成了真的.从题目中“非但真假难辨”可知应选用“弄假成真”. 故选:C

3.【解答】答案示例:人们的活动要懂得自然生态规律,不能为了享受而破坏自然.

4.【解答】漫画内容:面对儿子哭闹着要去“非地”(儿子:“我要…”),爸爸只好答应着:“好好,爸听你的!”于是爸爸抱着儿子从“是地”踏向“非地”.漫画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家长为了满足孩子的欲望而越过了是非的底线.题目的要求是“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注意“提醒”,也就是告诉人们不能向漫画中人那样.因此,可以这样表达:家长在满足孩子的要求时,不能越过是非的底线. 参考答案:

家长在满足孩子的要求时,不能越过是非的底线.

2012语文

9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答案:(1)B(2)D(3)C

(4)①(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托付给他.②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③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就可以了.

参考译文:

伯父叫苏涣.最初取字公群,后来又取字文父.年少时很聪明.所结交的朋友都是当时的上了岁数的有德行的人.天圣元年,才参加乡试.第二年中举,被任命为凤翔府宝鸡县主簿.

不久,调任凤州司法.王蒙正担任凤州知州,因为与章献太后是亲家,就仗势欺人,骄傲蛮横.知道苏公贤能,屈心下意,以礼相待,把郡中事物托付给苏公.伯父虽然因为职务关系事奉他,但是鄙视他的为人.王蒙正曾经向朝廷举荐他,又给权要大官写信,说苏公可以被任用.苏公告诉郡中驻京办事机构的官吏,压下王蒙正的奏章并把王蒙正写给权要的私人信件藏起来.不久,王蒙正失势落马,当时的士人因此称赞苏公.

因为给太夫人服丧而离任.后来被起用为开封士曹.雍丘有个百姓死在了监狱里,县里的官吏害怕担罪,说是那人得病死的.州府派人审理这个案子,经过好几个人审理也没能查出真相.等到苏公一去,就给他伸了冤.西夏人进犯边境.府中赎买市民的马匹来扩充骑兵.府尹把此事交给苏公,需要的马匹全部征得并且没有扰乱百姓.虽然处理政务非常宽松,但是用法十分恰当,吏民敬畏他,但是又安于他的治理.阆中人鲜于冼,年少时喜欢学习,行为纯正踏实.苏公对待他非常关照,把他作为地方举荐的人选,他因此而得以进入仕途.他刚做官的时候,苏公又期望他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吏.后来鲜于冼做到谏议大夫,号称名臣.

被选任为祥符知县,乡里从事抄写工作的吏员张宗长久以来作奸犯科以权谋私.害怕苏公,借口有病,过了一百天就辞职了,又引荐他的儿子代替自己.苏公说:“按照法律,抄写人员应该任用三等人,你是第二等,不行.”张宗向来巴结了不少权贵,就向州府申诉,州府发函给祥符县,苏公把张宗打了一顿棍子.不

2012语文 10

久有地位比较高的宦官来到州府,传达皇帝的旨意,让张宗担任书手,苏公根据法律不接受诏命.又有一个宦官来到说:“即使不合法,也一定要给予他这个职位.”苏公对府尹李珣说:“一个平民百姓却能如此扰乱法律.府中也不能办成什么事了,你为什么不用县里不同意的原因来争辩呢.”李珣听了苏公的话很惭愧,第二天入朝上奏此事,皇上说很好,派内侍查究此事.因为张宗贿赂了温成等人求情,就不再深究这件事.打了假传诏命的宦官一顿棍子,将之贬斥.整个府中都很震动.孝肃公包拯见到苏公,赞叹道:“你凭借着一个县令的身份能够这样,比那些言事官强太多了!”升任利州路提点刑狱.苏公到任一年多,弹劾了一个擅自杀人的城固县令,整个利州路的人都震动害怕,因此而太平无事. 苏公死后27年,不危叙述记录了苏公过去的事情,并交给我苏辙说:“先君已经去世了,只有我们小辈人了,不及时加以记录,时间长了会更加散佚湮灭,那我们就太不孝了.”

我小时候在伯父跟前,听他说:“我小时候读书,稍大些后写文章,每天有一定的限量,不完成不罢休.到外面去的路上,言行都符合规矩,回到卧室,也没有怠惰的神情.所以在那个时候,没听说犯过什么错误.你们的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也学习我少犯错误的作法就可以了.我担心子侄辈每天懈怠,所以记录了我听说的这些,来警示他们.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6.(1)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2)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3)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7.(8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2)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 , 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2012语文 11

(3)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 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韩愈《师说》)

(5)使天下之人, 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杜牧《阿房宫赋》) (6)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8.参考答案:

(1)平靜,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

(2)看见学生给家长写的信,他就能大致猜测到内容,并体谅到家长的辛劳;邮差不免要送递坏消息,他为此感到遗憾,并衷心希望没有坏消息.这两句写出了他善良仁厚的性格.

(3)这句话借说天气,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写“这个小城”的天气好,说明是对生活通常状态的感受.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对于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 (4)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9.答案:

(1)笑可化解惊惧与恐怖从而与动物区别开;笑可体现人的才智和反映人们身上的瑕疵和怪癖(或本来面目);笑可帮助人类保持平衡感和现实感以及看事会成比例.

(2)首先提出就本来面目看人是嘲笑的前提;接着阐述妇女和儿童能看清人的本来面目的原因;最后阐述妇女和儿童的嘲笑具有令人惧怕的力量.

(3)人们通常认为悲伤是更可贵的情感,但作者对这一看法持否定态度.这段话反证了笑更难做到也更可贵.作用:具有反衬的作用,更加突出笑的可贵,同时升华主题.

2012语文

12